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5年08月05日:米高扬出生

1905年08月05日:米高扬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4/2/29 4:16:29

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俄语:Микоян,АртёмИванович,英语:Artem Ivanovich Mikoyan)

1905年8月5日生于亚美尼亚的萨那茵,亚美尼亚裔,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航空器设计师,苏联现代航空业导师,米格设计局奠基人,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勋章获得者、红旗勋章获得者、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红星勋章获得者、列宁奖获得者、斯大林奖获得者。

亦为米格-1、米格-3、米格-15,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的直接设计者。

米高扬生平

阿尔乔姆·米高扬1905年8月5日生于亚美尼亚的萨那茵。在完成基础教育后,1923年他在罗斯托夫成为了一名机床工人,1925年又到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后加入苏联红军,1931年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在学院学习时,米高扬和三位同学共同设计了一种小型体育运动飞机——“少年先锋号”。它的重量只有250千克,最大时速为130千米。“少年先锋号”采用了襟翼、前缘缝翼、减速板等,用来改善起飞着陆性能。这在30年代初都算是新技术。“少年先锋号”获准投产并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声誉,这位未来的著名设计师开始初露锋芒。

1937年毕业后,米高扬被分配到一家航空制造企业当驻厂军代表,该厂设计室是当时苏联唯一的歼击机研制中心,负责人是著名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不久,米高扬调到这里工作,正式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

1939年以后,米高扬离开该厂设计室并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局。还是在老单位的设计室工作期间,来了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名叫古列维奇。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一见如故。后来,这两位志同道合的设计师合作了几十年。他们的性格迥然不同:米高扬血气方刚,精力充沛;格列维奇老成持重,沉着稳健。这是一对理想的伙伴。两人姓氏的头一个字母合起来便是“МиГ”,他们设计的飞机就是世界闻名的“米格”飞机。

有了自己的设计局后,米高扬和古列维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日以继夜的干起来。他们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高空高速歼击机伊-200的设计。投产前,伊-200定名为米格-1。米格-1设计方案看上去难度较大,然而它是现实的。米高扬和格列维奇充分考虑到了工厂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他们非重视熟悉工厂情况的工艺员们的意见,因而生产进行得很顺利。生产米格-1时,工厂第一次采用模线样板法。

1940年4月5日,米格-1试飞。在试飞阶段,米格-1在7000米高度飞行速度达到652千米/时,刷新了苏联当时的飞行速度纪录。但米格-1也表现出了极其明鲜的两重性:它既是苏联飞得最快的飞机,又是问题最多的飞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米高扬索性住在车间里,昼夜围着飞机转,忙碌了117个昼夜之后,问题基本解决。飞机通过了国家试验,正式投产。不久,设计师们又陆续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工厂已经生产出一批带有“先天不足”的米格-1。

在米格-1生产过程中,设计师们对它继续进行修改。克服了主要缺陷。经过改进之后的飞机称为米格-3。米格-3可谓米高扬的第一件成功之作。但它的外形与米格-1基本相同,主要性能也没有多大差别,只有航程算是有了长足的提高。

1941年2月8日,由于出色地完成了飞机研制任务,米高扬荣获红旗勋章。但是,由于采用了不成熟的试验型发动机,米格-3仍然未能获得投产。尽管如此,仍有部分米格-3参加了卫国战争。后来制造的双发型米格-5由于竞争对手波-2先其投产,未能定型。米格-7和米格-8也仅仅制造了原型机。二战结束后,米格的成功才终于到来:米格-13飞机创造了苏联活塞式飞机的最快纪录,当然也是苏联最后一种活塞式战斗机。

二战末期,米高扬敏锐地捕捉到未来航空器发展的新趋势,喷气式飞机已逐渐成为主流。二战一结束,米高扬和古列维奇就开始研究从纳粹德国获得的BMW003发动机。很快,一架装着BMW003发动机的飞机研制成功了,这就是米格-9。正是米格-9开辟了苏联战斗机的喷气时代,同时也奠定了米格设计局在苏联战斗机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后期,米高扬还主导设计了米格-15、米格-17、米格-21这些举世闻名的战斗机。米高扬主持设计的飞机,创下55项世界纪录。同时,他还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专门成立了飞机学校培养了大批飞机设计师。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52年08月05日:《重庆日报》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8月5日,《重庆日报》创刊,由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亲题报头并题词祝贺。2001年10月18日,经中宣部批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1998年以来,重庆日报社又先后划转接收了5张报纸,形成了以《重庆日报》为龙头,《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经济报》、《消费导报》、《健康人

  • 1945年09月02日:三八线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

  • 1962年08月05日:玛丽莲·梦露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1962年8月5日,梦露在洛杉矶布莱登木寓所的卧室内被发现已经去世,终年36岁,死因是过量服用安眠药。联想到之后的肯尼迪总统被刺事件,一些舆论认为梦露之死乃由于她卷入了肯尼迪家族与政治圈的黑幕。在她死亡40多年后,大多数关于她的官方调查文件仍被列为高级机密。直到2006年,根据美国《自由信息法》,F

  • 1449年09月01日:土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并且被俘的事变。直接原因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 1864年09月01日:明石元二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明石元二郎(日文名:あかしもとじろう‎,1864年9月1日—1919年10月26日),日本陆军大将,天才的特工王者,台湾日据时期的第七任总督,日俄战争期间资助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被称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同时他也是台湾日据时期十九位台湾总督中唯一葬在台湾的一位。对俄谍

  • 1963年08月0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英语:Partial Test Ban Treaty,PTBT),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是一个限制核武器试验的国际条约,英文简称PTBT。该条约禁止了除在地下外的一切核武器试验。其目标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

  • 2002年08月06日:《午夜新闻》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午夜新闻》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于2002年8月6日开播的一档综合性的新闻节目,前身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原来每天0:00播出的《整点新闻》。节目主要报道国内和国际时政、民生、文体等方面的新闻,节目结束后是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节目于2002年8月6日起每周一至周六0:00在中央电视台

  • 1983年09月01日: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大韩航空007号班机遭击落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1983年9月1日清晨(UTC时间为8月31日傍晚),大韩航空007号班机进入苏联领空,遭苏联空军Su-15拦截机攻击,坠落于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班机资料007号班机,波音747-200型飞机,机号HL7442,机长千炳寅、副机长孙东辉、飞航工程师金义东

  • 1996年09月01日:京九铁路开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京九铁路(Beijing-Kowloon Railway),简称京九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铁Ⅰ级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一号工程,是中国当时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也是中国国内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的最长双线铁

  • 2004年09月0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别斯兰人质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