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4年09月03日:江浙战争爆发

1924年09月03日:江浙战争爆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83 更新时间:2024/2/8 16:56:12

江浙战争(1924年9月3日-10月13日),又称齐卢战争、甲子兵灾,是1924年中华民国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经过

1924年9月3日上午10时,江浙战争在江苏宜兴打响了第一枪。苏军首先挑起了战火。苏军原想一鼓作气攻占浙江长兴,不料却遭到浙军的顽强抵抗,进攻受阻。浙军及其大炮埋伏在长兴附近的山里,距宜兴不过三十里,炮火能直接轰击驻扎在宜兴平原地区的苏军;而苏军的大炮轰击浙军时,因浙军驻于山中效果不大,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同日上午11时,江浙双方又在沪宁铁路方交战。上午10时,驻江苏黄渡的苏军首先向浙军开枪挑衅,但浙军伏于工事内一枪未发。苏军以为浙军怯战,遂于11时发起攻击。浙军使用机枪、大炮予以还击,击毙苏军四五百人。苏军大惧,各部纷纷向后溃退,浙军乘势向安亭方面追击。下午5时,占领安亭。

鉴于苏齐首先挑起江浙战争,9月3日,浙卢发表“出师电”,指责苏齐“意欲破坏治安,环境陈兵,意图一逞”,表示“所有浙沪地方以及地方人民,自不能不力筹捍卫,以竭尽军人应有之天职,以维持地方永久之治安”。由于苏齐是在曹锟的支持下发动江浙战争的,9月3日,浙卢又发表“声讨曹锟通电”。

在通电中将曹形容为“神奸巨蠹”,指责曹“既逐东海于前,复驱黄陂于后”;“临城一案,举国引为奇耻,四邻屡有责言……交涉结果,媚外求荣”;“竟敢作公然贿选之举,丑声四播,国民蒙羞。”通电最后表示“永祥等分属军人,责在卫国……歼彼元恶,罔治胁从,为国除奸,何与致幸,为民前驱,宁计成败”。

由于浙卢将矛头直指曹锟,9月4日,曹下达“对浙讨伐令”,声称:“本大总统为戢暴安民起见,实万难听其诪幻,徒苦吾民。卢永祥、何奉林均著褫夺官勋,并免去本兼各职,由齐燮元督率部队,相机剿办。”

江浙战争爆发后,双方主要在宜兴、沪宁线、嘉定、浏河、青浦五个方向展开激战。宜兴方向:战争爆发后,苏军进攻受阻,延至5日,浙军反击,攻至距宜兴仅十余里处,苏军大溃,并有三营兵力哗变。7日,浙军进占蜀山。苏齐急调安徽第五混成旅增援,终于挡住了浙军。之后,双方相持于蜀山与宜兴之间。沪宁线:沉寂两天后,至6日晚,两军在安亭激战,双方飞机亦赶来助战,但终因势均力敌,两军遂处于胶着状态。

嘉定方向:9月3日晚,苏军进攻嘉定西门,守军抵挡不住,形势岌岌可危。4日,浙军杨化昭部6个营奉命增援。5日,双方发生激战。6日,苏军继续猛攻,但杨部为能征惯战之师,沉着迎战,终将苏军击退,两军于是在嘉定附近对峙。浏河方向:9月4日下午,苏军发动攻击,浙军开炮予以抵御。下午5时,浙军抵敌不住苏军的猛攻,退守罗店,浏河落入苏军手中。是日晚8时,苏军乘胜进攻,浙军急调杨化昭部主力增援才稳住了阵脚。5日凌晨3时,苏军派300名敢死队冲锋,不料陷入重围,全军覆没。

苏军见状急忙收缩,浙军趁机追击,并进占浏河。此后苏军援兵赶到并反攻数次,均被浙军击退。6日晨,浙军发布总攻击令,迫使苏军撤至原防地。青浦方向:9月5日,苏军由安亭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距离安亭6里的泗港口,另一路进攻泗港口西南的白鹤镇。至6日下午3时,双方激战于青浦北十余里的孔宅。由于浙军的拼死抵抗,苏军未取得任何重大进展,之后,两军保持对峙态势。总之,战争初期,双方虽倾尽全力,“而两军始终各保防线,战事初无进步焉”。

就在江浙双方呈现胶着状态时,1924年9月8日形势发生了突变。这一天,闽赣联军由于张国威贡献了布防图,轻易占领了仙霞岭并于16日攻下江山、18日进占衢州。原来,江浙战争爆发后,闽孙故意没有采取统一步骤发动进攻,而是静观时局的变化,试图等到江浙双方两败俱伤时再动手,以收渔人之利。当他看到江浙双方杀得难解难分,浙军的主力被苏军牵制住时,突然出兵,从侧后杀入浙江。

闽孙的出现,使浙卢与沪何极为恐慌,他们知道浙沪联军无法抵挡苏齐与闽孙的两面夹击。面对此情此景,浙卢认识到浙江是保不住了,因此决定放弃浙江退保上海。他认为只要保住了上海,凭借上海的物力与财力,今后还能东山再起。为此,9月18日,浙卢携带大批细软逃入上海。浙军群龙无首,苏军趁势进攻,相继占领嘉兴、长兴等地。同时,苏方海军也密切配合陆军,从长江炮轰驻守浏河的浙军,致使浙军向浏河以南败退。苏方空军亦派出四架轰炸机连日轰炸浙军,使浙军锐气大减。面对苏方陆海空立体式进攻,浙军大败,纷纷逃向上海。至9月底,浙江战火熄灭。

北京政府在浙卢离杭赴沪后,任命孙传芳为闽浙巡阅使兼浙江督办,夏超为浙江省长,齐燮元兼淞沪护军使。苏齐、闽孙均达到各自的目的。

占领浙江后,苏、闽两支大军齐向上海杀来,并分别于1924年10月4日、8日、10日和13日相继占领金山卫、松江、青浦、龙华,逼近上海。浙卢、沪何见大势已去,遂于10月13日发表通电,自解兵权。当日上午,卢永祥、何奉林、臧致平、杨化昭等人逃入上海租界。浙军余部推皖系徐树铮为总司令,欲继续作战。10月15日,徐树铮被上海租界工部局软禁,至此,江浙战争以苏胜浙败而告终。

战争结果

直皖战争后,控制着北京中央政权的直系军阀控实行贿选与"武力统一",遭到全国各方面的反对。皖系浙江督办卢永祥首先发出不承认曹锟为总统的通电,并和奉天的张作霖、广东的孙中山结成反直三角同盟。吴佩孚为了击破反直三角同盟,除在北方以重兵严防奉军入关以外,在南方则利用孙传芳进入福建,与陈炯明勾结起来压制孙中山,以直系的江苏督军齐燮元夺取浙江,消灭卢永祥。1924年9月初,齐军向卢军发动进攻,江浙战争爆发。至10月12日,卢永祥在孙传芳和齐燮元的南北夹击下,通电下野,逃往日本。江浙战争遂告结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66年09月03日:傅雷夫妇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朱梅馥,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文学家傅雷之妻,曾与丈夫整理并出版了《傅雷家书》。1966年9月3日晨,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人物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

  • 1399年08月06日:靖难之役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8月6日)到建文四年(1402年7月13日)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

  • 2020年09月03日:钱浩梁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钱浩梁(1934年-2020年9月3日),京剧老生、武生。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其父钱麟童,是上海新华京剧团麒派主演。1943年进入上海戏曲学校,取名钱正伦,钱浩梁在红灯记种扮演李玉和后受到重用,曾任中国京剧院革委会领导成员,又任院党委副书记。“四人帮”被粉碎后,钱浩梁被认作“爪牙”投入监狱接受审

  • 1936年07月17日:西班牙内战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西班牙内战(西班牙语: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的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

  • 1911年08月06日:季羡林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

  • 1666年09月02日:伦敦大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发生于1666年9月2日~5日,是英国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烧掉了许多建筑物,包括圣保罗大教堂,但切断了自1665年以来伦敦的鼠疫问题。2016年是伦敦大火发生350周年。事件经过1666年9月2日星期日凌晨1点左右,伦敦布丁巷(Puddi

  • 1932年08月06日: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8月6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

  • 1945年08月06日:广岛原子弹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广岛原子弹事件,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国总

  • 1837年09月02日:张之洞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

  • 1772年08月05日:第一次瓜分波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瓜分波兰(或称为第一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发生在1772年,造成波兰立陶宛联邦灭亡的三次瓜分波兰之中的第一次。这次瓜分背后的主要目的是扩展俄罗斯帝国势力,以威慑普鲁士王国及奥地利帝国。日渐衰弱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土,包括其中已被俄罗斯统治的部分,遭到比较强盛的邻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的瓜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