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除岳家军外,南宋还有一支铁军吗?

除岳家军外,南宋还有一支铁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1/31 10:31:48

现在一提起抗金名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岳飞。他率领的岳家军屡战屡胜,打得金军闻风丧胆。以至金军将领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而除了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外,南宋当时还有一支劲旅,因为战斗力太强,一度成为金军的梦魇。这支不逊色于岳家军的军队便是由王彦领导的八字军。

王彦,字之才,上党人,因性格豪放不羁,从小喜欢读书打仗,所以他的父亲便派他到京师弓马子弟所学习。后来经过宋徽宗的亲自面试,王彦被授予了清河尉这样的低级军官。后来西夏在北宋边境不断骚扰,王彦便加入泾原军,随名将种师道讨伐西夏,并履立战功。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打汴京。王彦不忍国家遭受金军蹂躏,便抛家舍业远赴河北,讨贼报国。由于王彦年少成名,所以河北招抚使张所便破格提拔他为都统制,岳飞当时在王彦帐下效力。

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南宋,改元建炎。当时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提出“一雪前耻”、“收复失地”等政治主张,并要求张所、傅高等地方招抚使联络各地义军,为收复河东、河北做准备。张所命王彦率张翼、白安民、岳飞等7000将士渡黄河与金军作战,此仗王彦军大破金军。金军自打攻宋以来,一直没有碰到过什么强有力的军队,一时受挫,误以为宋军主力来袭,便调集数万兵马把王彦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王彦看寡不敌众,便打算突围而出。但岳飞却不同意,认为应该与金军血战到底。后来王彦出城,转移到了共城西山,岳飞也与他分道扬镳。当时中原百姓为了自保,抗金热情很高,尤其是太行山一带的义军最为活跃。王彦为了团结所有抗金义士,便派心腹与这些人暗中交往。因为金人开了很高的价格要王彦的脑袋,所以王彦夜不能寐,每晚都要换个睡觉的地方。部下为了表示忠心,便在脸上刻下“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这也是八字军的由来。

不久,两河义军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等人便率所部19寨10万余人来投靠王彦,王彦的八字军真正成为一支抗金劲旅。建炎二年,王彦本欲带八字军北攻太原,在太原建立抗金基地。但因为南宋朝廷正忙着和金朝和谈,所以不准他出兵。后来金朝答应归还南宋东京开封府,于是王彦只好带着精锐部队留守开封。

建炎三年,王彦率八字军入川配合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与金军作战,捷报频传。绍兴元年,在征讨南宋叛军与伪齐军的过程中,八字军又破桑仲、败李忠、擒郭振,收复秦州等地。绍兴三年二月,金军攻打饶凤关,王彦配合吴玠把守关隘。金军身穿重甲,强行登山,八字军依据天险,坚守了6个昼夜,大破金军。后来金军将领一听要与八字军作战,便吓得说:“八字军坚如磐石,战不过啊!”

后来因为王彦抗金态度坚决,得罪了南宋投降派,所以他们便给王彦安了个“军政不肃”的罪名,解除了王彦的兵权。王彦被调离抗金前线后,八字军又被名将刘锜接管。刘锜带着八字军取得了顺昌大捷和柘皋大捷两次大的胜利,真正让八字军名震中华大地。要知道,八字军硬刚的可是被金军视为最强战斗力的铁浮屠。而且乱军中他们还射瞎了金国汉人万夫长韩常的一只眼睛,更是让金兀术有如断了一臂。刘锜因为太能干了,所以也遭到了王彦同样的冷遇,被调为文官。八字军被打乱分配到各地,从此消失于世间。所以说,宋朝的灭亡完全是自己作的,大家觉得呢?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颖甫:清代名医,注重临床实践,著作有《伤寒发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颖甫,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曹颖甫(1866年—1938年)清代名医,注重临床实践,常借临床验案阐发病症变化机理,并以此进一步验证仲景经方的临床实用价值,著作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曹颖甫(1866年—1938年),名家达,字颖甫,一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清光

  • 古代读书的时候都喜欢摇头晃脑 其中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科举,历史解密

    每个时代都不缺乏读书人,尤其是中国这样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大国。文化的传承是靠着一代一代的教育传承下来的,但是每个时代的文化传承方式又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的封建社会,读书人接受教育最好的地方就是私塾。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剧还有古籍中看到,古代人读书的时候喜欢摇头晃脑。记得小时候笔者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读了读

  • 康熙皇帝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今天】1654年5月4日清朝康熙皇帝在景仁宫中诞生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称康熙皇帝。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

  • 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刘休仁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休仁,南北朝,历史解密

    刘休仁(443年-471年),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弟 。母杨修仪。刘休仁初封建安王,在孝武帝、前废帝二朝历任秘书监、南兖州刺史、侍中、湘州刺史、护军将军、领军将军等职,后被前废帝囚禁于宫中,险遭杀害。他在前废帝遇弑后拥立明帝,被授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

  • 古代人们一天只吃两餐的 那么一日三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大臣,历史解密

    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或者说只吃两顿正餐。有没有很惊喜?对吃货们来说,一天两顿饭有没有挑战自我的感觉?在古代,没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这种习惯的形成和古时候的作息和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古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就是天亮起来干活,天黑就睡觉了。不仅是需要辛勤劳作的普通大众

  • 马超不顾亲人安危是无心之举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马超,三国,历史解密

    历史上描写的人物往往总是带有两面性,一面说他骁勇善战,不畏艰难,另一面又说这人六亲不认,残暴无良。但是相隔了上千年的事情,又如何能在现在的一言一语当中说清呢?即使是将事情说得透彻,我们也无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从他当时的环境和心灵进行分析。所谓后世的记载,人物的传记,小编认为不过是从作者的眼中去看待问题

  • 汉末最强的三大诸侯,都因干过同一件事,所以下场很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末,历史解密

    袁家是四世三公,按理来说应该心存汉室,然而袁绍、袁术兄弟都野心很大,意图夺取天下,董卓作乱之时,袁绍不思解救汉献帝,反而准备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当然,刘虞为人以仁义闻名,对待百姓很好,如果在太平盛世,刘虞如果登基,不失为一个好皇帝,但是问题是此时天下大乱,以刘虞的性格根本无力压制天下群雄,袁绍并非不

  • 古代人被株连九族,家属们为何不选择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株连九族,历史解密

    诛灭九族,按照通俗的叫法,就是“斩草除根”!牵连家族的刑罚,从几千年前还是奴隶制原始社会的商朝就有了,直到春秋时期,秦国正式将“灭族”这一刑罚加入刑法。族刑是古代历史上,最具威慑力的刑罚。现代社会网络发达,刑罚制度也逐渐完善,最主要是实名制开始普遍。人们只要一犯法,被抓到后立马上报公安系统。那么古代

  • 唐玄宗传位之谜,一代明君李隆基最后为何甘愿将皇位拱手相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明皇是多情的皇帝,宠爱贵妃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看后宫三千粉黛无颜色,对杨玉环百依百顺,当时杨玉环家族在朝庭很有势力,引起很多大臣及太子对杨家的不满,在大唐天宝十四年,杨玉环干儿子安禄山策划,发动了安史之乱,企图夺取大唐江山。李亨——作为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自幼聪慧过人,三岁封王。唐玄宗废

  • 明朝最贤明的皇帝,清朝都不忍抹黑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佑樘,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皇帝,各个以凶狠著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凶残出名。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也是以凶残闻名天下。就连朱棣的皇位也是在自己侄子手里夺过来的,不仅为人凶残,而且天下得的不正当。明朝皇帝,不管什么作为,在历史上名声不太好,唯独一位除外,就连清朝也不忍抹黑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