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为何会带女子

郑和下西洋为何会带女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3/14 8:48:08

明永乐、宣德年间,曾七下西洋,先后历经28年,最远到达过东非和红海。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图,在历史上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说法众多。有的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有人说是为了跟各国贸易往来,但最合理的一个说法就是郑和是受朱棣的命令去寻找失踪的朱允炆

不管目的为,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趣事,是被传得神乎其神。郑和的船队规模极大,遮天蔽日,仅士兵就有上万人。郑和出发前会准备大量的物资,有中国的瓷器、香料、丝绸、种子等等东西,但郑和出发前必备的还有一样“物资”,大龄妇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不带更养眼的年轻女子?

首先,大龄妇女各方面经验丰富。

那是个男耕女织的时代,男人出力、打仗是好手,但若说让男人缝缝补补,怕是太难为人了。郑和船队人数众多,这些人代表着大明朝的光辉形象,因此衣服鞋袜必须要干净整洁。他们的衣服缝缝补补与洗涤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有人专门去做,如果不带大龄妇女,士兵就得自己缝补,效果可想而知。

赶制新衣、缝补袜子、衣服等,这种活在大龄妇女干起来可以说是又快又好。而且带着她们还可以传授沿途落后国家的一些女红手工。中国古代的刺绣手工,不仅在当时精美无比,就是放到现代那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郑和带着她们去传授女红,也是为了表达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这些大龄妇女有一部分还是接生婆,郑和在前面航行时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常束手无策,曾眼睁睁看见过沿途落后地方的女子因生育而死,这对郑和刺激很大,因此带上了稳婆。当然,这个稳婆是多功能的,除了能接生,也能干些杂事。

大妈们操持了一辈子的锅碗瓢盆,灶头上的经验,大多数都要远强于男人。本来就是枯燥的远行,如果能吃上可口的饭菜,那岂不是更好?除了吃和穿,海员得病也是经常会碰到的。当然,大船是有专业郎中的,但郎中只看病,可不管照顾人,这时候大妈们细致的照顾就成了得病士兵们快速康复的好办法了。

其次,大龄妇女不容易滋生事端。

郑和的团队大多数是血气方刚的男子,出航一次就需要很长时间,也许会好几年。航海路途又艰难、寂寥,若有合眼的女子陪同怎能不生情?而人一旦生情就容易分心,而且船上女子数量有限,很有可能出现一女多求的情况。如此一来,士兵之间就会产生间隙,无法团结,对船队大为不利。

当然,明代平均寿命不高,十几岁就结婚生子。虽然女人50多岁在现代还很年轻,但是在明代算是高龄了,出海强度那么大,带高龄女人出海不大现实!带的应该是三四十岁的女人吧!她们比年轻女子心思更加沉稳,更加善于从全局观方面考虑问题,即便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妇人也会在关键时刻识大体,这一点,年轻女子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为何没得坏血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水手在海上航行时,最怕的不是巨浪风暴,而是坏血病。一旦得上这种病,就会牙龈肿胀,关节肌肉疼痛无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会不治身亡,而同样是在海上航行,为什么很少听说郑和下西洋时得坏血病呢?很多人一说中国古代航海,就要讲讲中国水手为啥得坏血病的比欧洲水手少?然后论述中华养生美食茶

  • 郑和下西洋遭遇的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可谓是我国封建时期尤为传奇的一代王朝。虽然最后被清军覆灭,但明朝却是一个相当有骨气的国家,即使是在穷途末路之际,也没有让外国侵略者趁势进入。昔日的明朝更是国力昌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战争从来不怂,且从未令自家的公主远去和亲,去维系所谓的政治和平。今天要向大家讲述的主人公,便是曾七次下西洋的郑和

  • 郑和下西洋或见过美人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美人鱼,对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幻想,童话里美丽的美人鱼,小时候总想去动物园里见一见,但是如今也没能实现,直到现在还有人茶余饭后会探讨一下到底有没有这种生物,但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对这种生物确有记载。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在中西方都有,中国古书《述异记》当中就有记载,宋代有个叫查道的人,曾见过美人

  • 1892年12月6日:维尔纳·冯·西门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892年12月6日,西门子在夏洛滕堡去世,终年76岁。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国发明家、企业家、物理学家、电气工程师,铺设、改进海底、地底电缆、电线,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

  • 1889年12月6日:杰弗逊·戴维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杰弗逊·汉密尔顿·戴维斯(Jefferson Hamilton Davis),1808年6月3日—1889年12月6日),美国军人、政治家,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于美国内战期间担任美利坚联盟国首任,也是唯一一任总统。戴维斯毕业于西点军校,内战前曾任职于密西西比议会,合众国众议院及参议院

  • 1950年12月6日:音乐人久石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久石让,1950年12月6日出生于日本中野市,日本音乐人、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早年经历 4岁时久石让在铃木镇一的音乐教室里开始学习小提琴,之后在中学里的演奏部社团里担任吹奏小号的位置,并在此时期兴起从事作曲家的念头。后续1969年久石让进入国立音乐大学就读作曲科,并在校内教授岛冈

  • 2010年12月6日:陈镜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陈镜开(1935年12月1日—2010年12月6日),生于广东东莞石龙,中国举重名将,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6年6月7日,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运动生涯 陈镜开(1935~2010),举重男运动员,1935年12月1日出生于广

  • 1967年12月6日:著名歌手李克勤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广东新会崖西,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主持人。1985年,李克勤以演唱谭咏麟的《雾之恋》获得第二届全港十九区业余歌唱比赛冠军(第一届冠军为张学友)。其后与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成为旗下歌手。1986年推出首张EP唱片《李克勤》。198

  • 1959年12月6日:岩田聪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岩田聪(Satoru Iwata),1959年12月6日出生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加入HAL研究所,1993年升任HAL研究所社长。2000年,岩田聪被招入任天堂任经营企画部部长。两年后,岩田聪成为任天堂第四任社长,也是首位非山内家族成员的社长。2015年

  • 1902年12月7日:托马斯·纳斯特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纳斯特(Thomas Nast;1840年9月27日—1902年12月7日),生于德国的小镇——兰岛,父亲是音乐家,在军乐队里吹大号,他有着激进的政治观点,由于巴伐利亚政府的反动,决定移居美国。纳斯特在纽约长大,最初他很难适应那里的生活,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使他讨厌学校,差点被开除。一个做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