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48 更新时间:2024/3/7 16:20:20

我国伟大的航海家,从明朝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曾七次下西洋,到达西南太平洋、南亚、印度洋、东非等地,历经3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据《明史》记载,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率领大小船舶200余艘,官兵27800余人,其中大型宝船62艘,最大者长44丈,宽18丈,设有九桅十二帆,最远航线达6000海里以上,绘制了最早有航路的航海图。郑和船队,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组织之严密,是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

关于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各家着述记载不一,出入较大,兹将诸书所载,有关郑和历次出使的人数,综合排比如下:第一次是永乐三年(1405年),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是27800余人。《明史。职官志。宦官》记载是2万人。而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是永乐四年(应为三年),37000人。

第二次是永乐五年(1407年),各书均未记载。

第三次是永乐七年(1409年),根据曾随郑和同下西洋的费信《星槎胜览》和陆容《菽园杂记》的记载,是27000余人。根据郑晓《皇明四夷考》(此收在《吾学编》中)的记载是3万人。

第四次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根据曾随郑和同下西洋的马欢《瀛涯胜览》的记载,是27670人。

第五次是永乐十五年(1417年),人数未详。

第六次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人数未详。

第七次是宣德六年(1431年),根据祝允明《前闻记》的记载,是27550人。此外,没有载明年代,却记载郑和下西洋人数的,有《郑和家谱》,它的记载是27411人。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记载是38600余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对郑和下西洋时,使团的具体人员的编制、组织情况记载最详。

据此书记载,郑和某次下西洋时,使团人员的组织是:总兵官一员,挂征西大元帅之印;副总兵官一员,挂征西副元帅之印;左先锋一员,挂征西左先锋大将军之印;右先锋一员,挂征西右先锋副将军之印;五营大都督:中都、左都、右都、坐都、行都,各挂征西大都督之印;四哨副都督:参将、游击、都事、把总,各挂征西副都督之印。

指挥官100员,千户官150员,百户官500员,管粮草户部官一员,观星斗阴阳官10员,通译番书教谕官10员,通事的舍人10名,打干的余丁10名,管医药的医官医士132名,三百六十行匠人,每行20名,雄兵勇士3万名有零,神乐观道士250名,朝天宫道士250名。郑和船队组织得如此严密完备,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航海经验的丰富。

郑和船队,据《三室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所述:第一种是宝船,有36艘,长44.4丈,宽18丈,九桅,为正使太监郑和等坐船。第二种是战船,有180艘,长18丈,宽6.8丈,五桅,是船队中的战舰。

第三种是坐船,有300艘,长24丈,宽9.4丈,六桅,作载运兵员用。第四种是马船,有700艘,长37丈,宽15丈,八桅,为运输用船。第五种是粮船,有240艘,长28丈,宽12丈,七桅。共计1456艘。这些数字不免有夸大之处,但也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宏大。

我们再同欧洲的几位着名航海家作一比较:1497年至1499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100个水手,分乘四艘帆船,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只有三艘帆船,人数约90人。1519年至1522年,葡萄牙海员麦哲伦率领五艘帆船,265名水手,作环球航行,最后回到西班牙只有一艘,剩下10人,麦哲伦本人也死在菲律宾。

郑和船队,7次远涉重洋,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他同世界上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几位着名的航海家相比,时间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不仅是我国早期最有成就的航海家,他的业绩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

根据现在可看到的各种郑和下西洋的史料,有关使团人员的记载,分歧较大,有2万人、27411人、27550人、27670人、27800余人、2.7万余人、3万人、3.7万人、38600余人,而其中以2.7万余人的着述较多。而各家着述的作者多系明朝人,而且有的是跟随郑和同下西洋的人,他们的记述当有所本,因而难以断定孰是孰非。

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原来藏于明朝中央机构的兵部,可惜在成化年间(1465至1487年)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焚毁,使今天难于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因而郑和下西洋时,规模究竟有多大?使团人员究竟有多少人?四五百年始终无法弄清,这个谜可能永远无法解开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郑和下西洋为何会带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曾七下西洋,先后历经28年,最远到达过东非和红海。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图,在历史上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说法众多。有的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有人说是为了跟各国贸易往来,但最合理的一个说法就是郑和是受朱棣的命令去寻找失踪的朱允炆。不管目的为何,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趣事,是被

  • 郑和下西洋为何没得坏血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水手在海上航行时,最怕的不是巨浪风暴,而是坏血病。一旦得上这种病,就会牙龈肿胀,关节肌肉疼痛无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会不治身亡,而同样是在海上航行,为什么很少听说郑和下西洋时得坏血病呢?很多人一说中国古代航海,就要讲讲中国水手为啥得坏血病的比欧洲水手少?然后论述中华养生美食茶

  • 郑和下西洋遭遇的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明朝,可谓是我国封建时期尤为传奇的一代王朝。虽然最后被清军覆灭,但明朝却是一个相当有骨气的国家,即使是在穷途末路之际,也没有让外国侵略者趁势进入。昔日的明朝更是国力昌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战争从来不怂,且从未令自家的公主远去和亲,去维系所谓的政治和平。今天要向大家讲述的主人公,便是曾七次下西洋的郑和

  • 郑和下西洋或见过美人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美人鱼,对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段幻想,童话里美丽的美人鱼,小时候总想去动物园里见一见,但是如今也没能实现,直到现在还有人茶余饭后会探讨一下到底有没有这种生物,但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对这种生物确有记载。关于美人鱼的传说,在中西方都有,中国古书《述异记》当中就有记载,宋代有个叫查道的人,曾见过美人

  • 1892年12月6日:维尔纳·冯·西门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892年12月6日,西门子在夏洛滕堡去世,终年76岁。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国发明家、企业家、物理学家、电气工程师,铺设、改进海底、地底电缆、电线,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

  • 1889年12月6日:杰弗逊·戴维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杰弗逊·汉密尔顿·戴维斯(Jefferson Hamilton Davis),1808年6月3日—1889年12月6日),美国军人、政治家,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于美国内战期间担任美利坚联盟国首任,也是唯一一任总统。戴维斯毕业于西点军校,内战前曾任职于密西西比议会,合众国众议院及参议院

  • 1950年12月6日:音乐人久石让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久石让,1950年12月6日出生于日本中野市,日本音乐人、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早年经历 4岁时久石让在铃木镇一的音乐教室里开始学习小提琴,之后在中学里的演奏部社团里担任吹奏小号的位置,并在此时期兴起从事作曲家的念头。后续1969年久石让进入国立音乐大学就读作曲科,并在校内教授岛冈

  • 2010年12月6日:陈镜开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陈镜开(1935年12月1日—2010年12月6日),生于广东东莞石龙,中国举重名将,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6年6月7日,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运动生涯 陈镜开(1935~2010),举重男运动员,1935年12月1日出生于广

  • 1967年12月6日:著名歌手李克勤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李克勤(Hacken Lee),1967年12月6日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广东新会崖西,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主持人。1985年,李克勤以演唱谭咏麟的《雾之恋》获得第二届全港十九区业余歌唱比赛冠军(第一届冠军为张学友)。其后与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成为旗下歌手。1986年推出首张EP唱片《李克勤》。198

  • 1959年12月6日:岩田聪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岩田聪(Satoru Iwata),1959年12月6日出生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加入HAL研究所,1993年升任HAL研究所社长。2000年,岩田聪被招入任天堂任经营企画部部长。两年后,岩田聪成为任天堂第四任社长,也是首位非山内家族成员的社长。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