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54年11月13日:奥古斯丁出生

354年11月13日:奥古斯丁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35 更新时间:2024/1/5 1:27:05

奥古斯丁全名圣·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

圣·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公元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人物简介

奥古斯丁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

奥古斯丁在相信基督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痛悔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思想体系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

这个观点明显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主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

奥古斯丁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造型艺术用于装饰教堂,诗和音乐应赞美上帝;人欣赏艺术作品实际上是欣赏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上帝的理念。他认为世俗艺术是不真实的,它挑动人的邪恶欲望、使人远离绝对美的上帝。

奥古斯丁在归信基督之前可能就已经阅读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大师--普罗提诺(Plotinus)的著作,所以他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是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色彩。他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官的奴役得解放以达于灵魂的净化。

奥古斯丁的宗教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世俗艺术的攻击涉及到虚构、想像、构思、象征和形象等文艺理论问题,对后来的许多文艺流派都有影响。

著作概述

奥古斯丁生平的著作超逾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章,他的学识跃然见于纸上。而当他每与一异端争辩时,他的神学奇才更是显露无遗,惹起神学界的注目。其实早在他受洗之时,他就立论攻击摩尼教;及后,又与当时盛行的几派异端邪说争辩,维护真道,力主教会合一,且帮助正流派澄清原罪和恩典的观念。

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杰出者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前者乃奥氏的自传,他以亲身经验来见证神在人身上奇妙的作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125年11月13日:陆游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

  • 1906年11月13日:郭布罗·婉容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早年经历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旗籍满洲正白旗,1906年11月13日

  • 1587年11月13日:海瑞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 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2015年11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此后,法国本土和科西嘉岛进入紧急状态,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恐怖袭击,向法国和法国人民表示支持和慰问。巴黎共发生5次爆炸,5次枪击;其中,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3次爆炸。恐怖袭击者已全部击毙。遇难人数上升至132人,300多

  • 2008年11月13日:马克坚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马克坚在中国足球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是新中国第二代国脚,曾在守门员岗位上效力10年;退役后转入国家体委工作,后来又到中国足协任职,前后近50年。作为球员他曾经把守国家队城池长达十年;作为官员,他见证了中国足球的最近八次冲击世界杯,被人亲切的称之为“中国足球的活化石”。个人经历出生于云南的马克坚16

  • 1840年11月14日:克劳德·莫奈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

  • 1891年11月14日:弗雷德里克·班廷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班廷(Banting,Sir Frederick Grant),加拿大生理学家、外科医师。与C.H.贝斯特等一同从动物胰腺中提得可供临床应用的胰岛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作出贡献,因此获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1年11月14日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利斯顿。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后即

  • 976年11月14日:宋太祖赵匡胤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赵匡胤在后汉

  • 565年11月14日:查士丁尼一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查士丁尼一世(又译优士丁尼一世,拉丁文:Iustinianus I;希腊文: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约482年-565年11月14日),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史称查士丁尼大帝(英文:Justinian the Great)。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辅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治国,后作为其养

  •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大地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发生了8.1级的强烈地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发生地点人迹罕至,这次强烈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内部震级第二大地震,仅次于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8.6级地震。青海、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有震感。至11月15日上午11时,震区还连续发生多次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