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大地震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大地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49 更新时间:2024/2/12 2:49:37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发生了8.1级的强烈地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发生地点人迹罕至,这次强烈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内部震级第二大地震,仅次于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8.6级地震。青海、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有震感。至11月15日上午11时,震区还连续发生多次震,致使青海主要震区部分房屋倒塌,青藏公路(国道109线)多处断裂,昆仑山出现一条大裂缝带。

主要数值

发震时刻

2001年11月14日17点26分

经纬度

北纬36.2度,东经90.9度

震中位置

中国青海省昆仑山口西

震级

里氏8.1级

伤亡情况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震前异象

发生于青海与新疆交界的昆仑山地区的8.1级地震之前,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就观察到野生动物的异反应。

地震发生时,由沱沱河帐房保护站负责人木玛扎西带领的巡山队正在可可西里腹地西部西金乌兰湖一带开展反盗猎行动,据称:地震前最先看到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狐等各种野生动物四处狂奔,似乎大难临头,然后听到一阵猛烈震耳的轰鸣声由远而近,西金乌兰湖涌起层层巨浪,浪高达2米左右,浪花拍湖岸,溅起团团白雾。另据反映,地震发生时刻盐湖等中小湖泊像开水一样沸腾,惊心动魄。

地震发生前,野生动物有种种异常表现:109国道沿线的电线杆上,平日傍晚蹲满了红隼、褐背拟地鸦等禽类,而在地震之前的几天里一只鸟也见不到;野牦牛往年初冬分布于保护区的种群数量不超过400头,而地震前的一星期里,库赛湖以南、五道梁西北地区野牦牛大量密集,最大的群体上千头;藏原羚一反过去的温驯,发了疯似地四处乱窜。

据楚玛尔河保护站负责人周太等介绍,11月12日前往五道梁途中看到了这样的场面:成群结队的藏羚、藏野驴、藏原羚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都争先恐后地沿青藏公路向东(远离震中方向)迁徙。这些现象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了依据。

地震起因

昆仑山8.1级地震破裂主要由北西西向左旋走滑主地震破裂,北东东向扭性分支地震破裂,地震鼓包,张扭性裂陷规律性组合而成。地震鼓包长5-30m,宽1-15m,高0.2-2m。地震裂陷宽30-50m,长25-40m,深0.5-6m。

在青藏公路西侧,河流高河漫滩,河床,山麓斜坡上的小型冲沟被地震断裂左旋错动2.6-4.8m,人工水坝被断层左旋错动3.2m。在青藏公路东侧,光缆铁路施工便道被地震断裂左旋错动3.5m,河流阶地和河漫滩各左旋错动4.3m和3m.地震破裂的空间产状,破坏方式,工程危害与地表地质状况,岩土结构组成,工程设施力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

地震影响

地震发生后的5分钟,也就是17时31分,“兰-西-拉”光缆“纳赤台-五道梁”段中断。“兰-西-拉”光缆是西藏与内地通讯联系的重要途径。

发生在昆仑山一带的地震,对青藏铁路南山口到沱沱河400公里的建设工地及生活设施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多施工单位房屋出现裂缝,有此驻地的房屋和围墙倒塌,设备被砸。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受到破坏。

由于地震发生时,大部分施工人员都在野外作业,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出于安全考虑,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决定暂时停止隧道施工和高空作业,其他施工也作了相应调整。被中断的施工通信进行了全力抢修

遗址研究

昆仑山地震所形成的各种地表破裂现象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址,同时也是研究地震构造背景、成因、青藏高原内部运动学、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珍贵资料。

作为全球进入21世纪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遗址,昆仑山大地震遗址也备受中外科学界关注。地震发生后,已有超过40个国家的科学家向中国地震局提出了科学考察的请求,而来自法国、日本两国的地震学家也已多次前往地震遗址与中国地震专家一同进行考察。

这次地震形成的破裂带所蕴含的丰富的地震形变及组合特征、位移性质和位移量等等信息,不仅是研究地震构造背景、成因,而且也是研究区域地壳运动特征、青藏高原内部运动学、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珍贵资料。同时,地震遗迹的科学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新鲜程度和完整程度,现象越新鲜、越完整,研究价值就越高。昆仑山大地震发生不久,因此更具研究价值。

近两年来中外科学家的多次科学考察活动,不仅弥补了青藏高原北部缺少地震地表破裂带运动学参数的空白,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现今地壳变动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将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建设如避让和防范具有发震能力的活断层、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在我国曾发生过许多大地震,但对于地震遗迹而言,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引起重视并且加以保护,经过多年的风雨,致使许多地震遗迹大多失去了当初的本来面目,为此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昆仑山大地震发生不久,其现象还很新鲜,不失时机地对地震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使其免遭破坏,为将来的科学研究留下一笔宝贵的实体资料,为游客留下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纪念碑

纪念碑高3.9米,宽4.4米,重48.5吨,由一块天然的花岗岩加工而成,外形像一座小山矗立在公路旁。碑上介绍了此次地震和各国科学家对地震遗迹进行的历次科考的情况。

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昆仑山口西的8.1级强烈地震,是近50年来中国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所形成的地表破裂等现象,是迄今为止世界罕见且保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新的地震遗迹,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地震遗迹已被国际地质学界公认为研究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强地震机理的天然“课堂”。

此纪念碑由中国地震局出资设立,对地震遗迹的保护和研究,以及地震知识的普及具有现实意义。

青海格尔木市地震局目前已出台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遗迹保护和开发”规划,以保护地震地表破裂地段和地震遗迹,并将申请建立国家级地震公园。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1年11月14日:水手9号进入火星轨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水手9号(Mariner 9),是NASA的太空探测卫星,用于探索火星,也是水手计划的一部份。经过半年多的飞行,于1972年1月3日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其近火点为1390千米,远火点为17920千米,运行周期为12小时34分钟。这是人类派往火星考察的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水手9号于1971年5月30日

  • 1891年11月15日:埃尔温·隆美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出生于符腾堡邦海登海姆市,纳粹德国陆军元帅,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1

  • 1630年11月15日:开普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生于符腾堡的威尔德斯达特镇,卒于雷根斯堡。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1630年11月15日,约翰尼斯·开普勒在神圣罗马帝国巴伐利亚公国雷根斯堡病故,享年58岁。开普勒就读于图宾根大学,15

  •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

  • 1970年11月15日:铁人王进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祖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焦家村),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王进喜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因用自己身体制伏井喷而家喻户晓,人称“铁人”。1970年4月,王进喜被确

  • 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推出微处理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民用微处理器4004。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主要以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50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Intel 4004是一种4位微处理器,可进行4

  • 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发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 250公里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三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点12公里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科学家们认为,这次完全靠地面控制中

  •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

  • 1952年11月16日:宫本茂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宫本茂,男,1952年11月16日生于日本京都,著名电子游戏监制,世界著名游戏商任天堂的情报开发本部(Entertainme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总监兼总经理,任天堂游戏文化的缔造者。被称为“马里奥(Mario)之父”,是任天堂的灵魂人物。1975年毕业于金泽市立美

  • 1632年11月16日:古斯塔夫二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 II Adolf;1594年12月9日-1632年11月6日),瑞典国王,军事家,军事改革家,杰出的军事统帅。为谋求瑞典在波罗的海霸权,1611—1629年间先后同丹麦、俄罗斯和波兰进行战争,并取得胜利。三十年战争中,于1630年率瑞典军队在波美拉尼亚登陆。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