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1年08月30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1951年08月30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4/1/19 4:12:03

《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是1951年8月30日美国与菲律宾在华盛顿签订的条约,于1952年8月27日正式生效,有效期无限。条约共8条,其精神为美国与菲律宾的集体防御制度,在太平洋海域对任一方领土与对其在太平洋的军队、船舶或飞机的武装攻击,两国将依约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

2019年3月5日,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提议,菲美两国应重新审查双方68年前签订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原因是菲律宾不想在南海卷入战争。

发展历程

1951年8月30日,美国与菲律宾在华盛顿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2年8月27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生效,有效期无限。

2018年年12月28日,洛伦扎纳表示,已经指示国防部律师审查菲美两国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如果“该条约与菲律宾的国家利益不再相关”,就有可能废除该条约。对此,美方当天紧急回应称,仍然相信美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同盟关系。

2019年3月5日,菲律宾国防部长洛伦扎纳提议,菲美两国应重新审查双方68年前签订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原因是菲律宾不想在南海卷入战争。

条约正

英文原文

The Parties of this Treaty

Reaffirming their faith in the purposesand principles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ir desire to live inpeace with all peoples and all governments,and desiring to strengthen thefabric of peace in the Pacific area。

Recalling with mutual pride the historicrelationship which brought their two peoples together in a common bond ofsympathy and mutual ideals to fight side-by-side against imperialist aggressionduring the last war。

Desiring to declare publicly andformally their sense of unity and their common determination to defendthemselves against external armed attack,so that no potential aggressor couldbe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either of them stands alone in the Pacific area。

Desiring further to strengthen theirpresent efforts for collective defens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peace andsecurity pe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regionalsecurity in the Pacific area。

Agreeing that nothing in this presentinstrument shall be considered or interpreted as in any way or sense alteringor diminishing any existing agreements or 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Republic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ave agreed as follows:

ARTICLEI。The Parties undertake,as set forth in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to settle any international disputes inwhich they may be involved by peaceful means in such a manner that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justice are not endangered and to refraini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in any mannerin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RTICLEII。In order more effectively to achievethe objective of this Treaty,the Parties separately and jointly by self-helpand mutual aid will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ir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capacity to resist armed attack。

ARTICLEIII。The Parties,through their ForeignMinisters or their deputies,will consult together from time to time regarding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reaty and whenever in the opinion of either of them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political independence or security of either of theParties is threatened by external armed attack in the Pacific。

ARTICLEIV。Each Party recognizes that an armedattack in the Pacific Area on either of the Parties would be dangerous to itsown peace and safety and declares that it would act to meet the common dangersin accordance with its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Any such armed attack and all measurestaken as a esult thereof shall be immediately reported to the Security Councilof the United Nations。Such measures shall be terminated when the SecurityCouncil has taken the measures necessary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internationalpeace and security。

ARTICLEV。For the purpose of Article IV,an armedattack on either of the Parties is deemed to include an armed attack on themetropolitan territory of either of the Parties,or on the island territoriesunder its jurisdiction in the Pacific or on its armed forces,public vessels oraircraft in the Pacific。

ARTICLEVI。This Treaty does not affect and shallnot be interpreted as affecting in any wa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Parties under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o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United Nation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RTICLEVII。This Treaty shall be ratified by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in accordance withtheir respective constitutional processes and will come into force wheninstruments of ratification thereof have been exchanged by them at Manila。

ARTICLEVIII。This Treaty shall remain in forceindefinitely。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it one year after notice has beengiven to the other Party。

IN WITNESS WHEREOF the undersignedPlenipotentiaries have signed this Treaty。

DONE in duplicate at Washington thisthirtieth day of August 1951。

中文翻译

本条约之缔约各方——

确认各方对《联合国宪章》的目的原则抱有信心;愿同所有人民和政府生活在和平之中;愿在太平洋区域加强和平体系的建构。

带着共同骄傲回顾了历史关系。在上一场战争中,这一关系带给两国人民共同的同情纽带,以及肩并肩的战斗反对侵略者的共同理念。

愿意公开并且正式宣布双方的团结感,以及保卫彼此反对外来武装攻击的共同决心;从而不让任潜在的侵略者存有幻想地认为,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太平洋地区是孤独无援的。

愿意进一步加强双方在集体防卫方面的当前努力;目的是,在太平洋地区日趋复杂的区域性安全体系发展进程中,保卫和平和安全。

同意本项法律文件的内容不被以任何方式或感觉理解或解释为,变更或减弱菲律宾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现有的任何正式或非正式协议。

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双方承诺依据上述《联合国宪章》解决双方以无害于和平、安全、公正的方式可能和平卷入的国际争端,并使双方的国际关系免遭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的、违背联合国宗旨的行为。

[第二条]为了更有效达成本条约的目标,双方将以自助和互助的方式,单独或联合地保持和发展双方各自或集体的抵御武装攻击的能力。

[第三条]双方将通过外交部长或其代表,不定期地共同磋商本条约的落实事宜,并且,可在任何时候——当某一方认为其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某一方受到发生于太平洋的、来自双方以外的武装攻击威胁时——进行这种磋商。

[第四条]双方认为,任何一方在太平洋地区遭到的武装攻击,都可能危害本方的和平与安全,并可宣布依据本国宪法程序采取行动,应对共同的危险。

任何上述武装攻击以及由此引起的所有应对措施,应立即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凡此措施的最终决定,有待安理会已采取了必要措施重建或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五条]就第四条之目的而言,对任何一方的武装攻击被认为是,攻击任何一方的宗主领土或领地、管辖岛屿的领土或领地,以及在太平洋的武装力量、公共性质的航海器或飞行器。

[第六条]本条约不影响也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影响双方按照《联合国宪章》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或者作为联合国成员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第七条]本条约须由美利坚合众国和菲律宾共和国遵循本国宪法程序以批准,并将在马尼拉互换批准后随即生效。

[第八条]本条约将无限期保持有效。任何一方可在向另一方呈送知会的一年后终止本条约。

特命全权代表见证本条约业已签字

条约副本已在华盛顿完,1951年8月30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5年08月30日:傅彪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傅彪(1963年9月27日-2005年8月30日),出生于河北省临西县,内地影视演员,毕业于中华社会大学电影艺术系表演专业。1982年考入铁路文工团的话剧团。1984年参演《北国红岛》开始正式出道。1994年参演《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巧遇张艺谋后就读“张艺谋学校”。1997年出演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

  • 2016年08月30日:马克·吕布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马克·吕布(Marc Riboud),男,1923年6月24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留下很多经典照片。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

  • 1920年09月30日:张爱玲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

  • 214年08月29日:庞统中箭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庞统(179年2月19日-214年8月29日),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 1938年09月30日:唐绍仪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字少川,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校长,还是复旦大学的创办人。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光

  • 1842年0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 1941年09月30日: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под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 um Moskau,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

  • 1955年08月29日:洪深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洪深(1894年12月31日—1955年8月29日),字浅哉,号伯骏,曾用笔名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民国时期导演、剧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人。清朝文学家洪亮吉之后,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16年考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1919年考入哈佛大学戏剧训练班,1922

  • 1949年0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人民英雄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

  • 1958年09月30日:汤飞凡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曾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被推荐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1929年回国,先后担作上海中央大学副教授、上海医学院教;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