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10年10月0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2010年10月0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4/1/16 21:01:44

嫦娥二号卫,是中国二颗探月卫星、第一颗人造阳系行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的备份星,沿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造价6亿元人民币。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拓展试验展开,完成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进行深空探测等试验。此后嫦娥二号越小行星4179(图塔蒂斯)成功进行再拓展试验,嫦娥二号工程随之收

任务及要求

嫦娥二号卫星既定任务的飞行轨道包括直地月转移轨道,近月捕获轨道,100km100km×15 km使命轨道。扩展任务段包括月球逃逸轨道(调轨道)、转移轨道、日-地L2点环绕轨道和小行星交会轨道等。

嫦娥二号卫星除完成具有时间窗口唯一性的月球制动,还需要完成工程其他既定任务,包括后续陆任务中动力下降前的所有轨道机动试验;扩展任务包括环绕L2点飞行和4179小行星交会控制等。环月探测中两次机动降轨试验必须安在不可测控弧段,从100km圆轨道降至100km*15 km椭圆轨道。

任务特点

卫星整个飞行任务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7个阶段:射前准备阶段、动段、调相轨道阶段、地月转移阶段、月球捕获阶段、环月工作状态建立阶段和环月运行阶段。

1)飞行过程控制复杂。嫦娥一号需要经过380000km飞行过程实现月球捕获,嫦娥二号卫星则还需要经过100km×100km和100km×15km试验环月轨道。需要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对卫星轨道控制要求高。

2)空间环境复杂。突出表现在月食问题,嫦娥一号卫星在寿命期内,需经历两次月食,每次月食的有效阴影时间在3h左右。在此期间,卫星无法获得照能源,卫星温度会迅速降低,因此,对卫星能源、温度、整星工作模式要求高。

3)三体组合控制模式复杂,卫星环月期间,星体要对月定,太阳翼要对日定向,定向天线要对地定向,因此对卫星本体、太阳翼、天线的姿态控制要求高。

4)新研和改进的设备多,嫦娥二号卫星除包含嫦娥一号卫星中的6种有效载荷,还增加了技术试验分系统,包括X频段应答机、降落相机等工程载荷,因此卫星系统智能终端类型复杂,对卫星的信息收集、存储、压缩、编码等处理模式有特殊要求。

发射轶事

《新闻联播》调整报道形式

《新闻联播》打破规,在国庆节当天采用“画中画”模式在节目开始直播“嫦娥二号”卫星发射。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直播嫦娥二号发射实况过程中,当指员宣布“点火”并按下点火按钮两、三秒后。按原定时间表播放报时信号及《新闻联播》,但却采用“画中画”(屏幕右下)模式在节目开始直播嫦娥二号卫星发射,为开播以来第一次以此方式现场直播,至《新闻联播》片头结束后始恢复正常。其后在19时25分05秒至27分11秒,《新闻联播》再次现场直播了“嫦娥二号”星箭分离的实况。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20年09月07日:陈定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陈定昌(1937年1月-2020年9月7日),男,生于上海,籍贯江苏镇江。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研究员。从事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2020年9月7日,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人物生平1937年1月,陈定昌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

  • 2020年09月07日:高文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高文彬(1922年-2020年9月7日),上海人,是原“东京审判”检察官秘书兼翻译、上海海事大学退休教授。1941年,高文彬进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1945年,高文彬从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毕业,进入上海市黄浦区政府任户政股主任,后来又到上海地方法院刑事法庭当书记员。经老师举荐,高文彬成为了中国代

  • 2020年08月11日:萨姆勒·雷石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传媒传奇——萨默·雷石东:他是全球最大传媒娱乐公司总裁,从维亚康母、派拉蒙、CBS到MTV;从《阿甘正传》、《勇敢的心》到《泰坦尼克号》;从二战英雄到传媒骄子,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与战斗的气息。他掌管着全球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他是当今世界传媒业最富有、最成功的创业者,有“传媒帝王”之称。美国时间20

  • 2020年07月21日:李吉均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李吉均,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地理与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1952年李吉均考入四川大学地理系,一年后随专业调整至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本科毕

  • 1874年08月10日: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曾给自己取中文名“胡华”,后大多将其姓译作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生于爱荷华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为一名采矿工程师。1897年,胡佛与罗·亨利结婚。亨利受过良好的教育,

  • 265年09月06日:司马昭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

  • 1847年07月20日:徐家汇教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847年7月20日,上海发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教案——徐家汇教案。1846年,清政府解除1723年(雍正元年)颁布的禁教令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主教罗类斯(Besi,Louisde)确定以上海徐家汇(今属上海市)为在华活动总部,强占大片土地,修建教堂,当地人民群起反对。7

  • 1913年08月10日:巴尔干战争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12年至1913年,围绕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属地问题接连爆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尔其的战争。1911年意大利与土尔其之间战争的爆发促成了巴尔干各国反土力量的联合。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建立反土同盟,随后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也相继加入,巴尔干同盟形成。1912年1

  • 1954年07月20日:印度支那停战协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印度支那停战协定(Agreements on The Cessation of Hostilities in Indo-China),为1954年7月20日法国在日内瓦与北越、南越、老挝、柬埔寨签订的协定。参与者还包括中国、苏联与美国。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简介1954年7月20日在日内瓦会议上签署的关于

  • 1522年09月06日: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522年9月6日麦哲伦环球航行结束麦哲伦是葡萄牙富有航海经验的探险家。在他青少年时代,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道。麦哲伦在进行环球航行前,已经到过印度、非洲和东南亚。他了解到,香料群岛(印度尼西亚东部的马鲁古群岛)以东还是一片大海,他猜测,这片大海的东面一定是新发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