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54年07月12日:乔治·伊斯曼出生

1854年07月12日:乔治·伊斯曼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1 更新时间:2024/3/14 8:54:27

乔治·伊斯曼,中学辍学,按当时的学业标准评价,他被视为“没有特殊天份”的学生。他家境贫穷,在很小的时候起,就担负起照顾寡居的母亲两个妹妹的生活,其中一个妹妹还严重残疾。14岁便在保险公司做勤杂工,就此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来在当地一家银行谋得一职。他就是乔治·伊士曼先生,他具有克服财政困难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天份,他活跃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使其在25岁左右便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并带领他的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走在美国业界的最前沿。

个人资料

1854年7月12日伊士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沃特维尔(Waterville)村。是Maria Kilbourn 和George Washington Eastman 家三个小孩中最小的一个,该村庄位于纽约州北部尤蒂卡的西南部大约20 英里处。伊士曼老宅子是乔治父亲出生的地方,乔治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时光,他们一度搬到纽约曼福特的杰纳西乡村博物馆,罗彻斯特郊外。

成立背景

伊士曼的发明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的研究开始得到商人斯通的赞助。1880年4月,伊士曼先生租用罗彻斯特州街一座大楼的第三层,开始制造干版出售。他最先购买的设备之一是价值125美元的二手发动机。

“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马力”,他后来回忆道。“这是两个马力,但我想可能随着业务的发展,会需要两个马力的。这值得一试,因此我就把它买下了”。

公司的发展

随着新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至少有一次面临分崩离析,那就是在经销商手中的干版出现问题时。伊士曼先生将这些坏板全部召回,并用好产品替换。“赔偿那些版花掉了我们最后一美元,”他说。“但是留给我们的更加重要,那就是声誉。”

“这个想法是逐渐形成的”,他后来说:“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制作干版,而是使摄影变成平事物”,或者像他更简洁地描述一样,“使相机变得和铅笔一样方便”。

伊士曼先生的实验方是使用比玻璃更轻、更灵活的片基。他的第一个方法是将照相乳胶涂在相纸上,然后将相纸装入胶卷架。该胶卷架用于取景相机,代替玻璃片支架。

公司的成就

1885年第一个胶片广告词是“很快将推出一款新型感光胶片,相信将被证实为室外和工作室用玻璃干燥板的经济而方便实用的替代品”。

1886年,伊士曼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使用胶卷架的该摄影系统立即大获成功。然而,相纸作为乳剂的介质并非完全令人满意,因为相纸的颗粒有可能在照片中重显。

伊士曼先生的解决办法是在相纸上涂上一层单纯的可溶明胶,然后再涂上一层不可溶感光明胶。经过曝光和显影之后,涂在影像上的明胶从相纸剥落,转移到一透明明胶上,然后用火棉胶修饰——这是一种纤维素解决方案,可形成柔韧的胶片。

社会评价

伊士曼先生在完善透明胶卷和胶卷架的同时,改变了其工作的整个方向,并奠定了他在业摄影上取得成功的基础。

他后来说道:“当我们开始实施胶片摄影的计划时,我们期望使用玻璃片的每个人都能够改用胶片。但是我们发现这样做的人相对较少。为了扩大业务,我们须得到普通大众的支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8年08月0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

  • 1904年07月12日:巴勃罗·聂鲁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

  • 2004年07月12日:郭全宝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郭全宝(1920年11月30日-2004年7月12日),北京人,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人物生平8岁拜师王少云学习唱京剧丑角。11岁起在天桥平民茶园里与白全福等撂地演出化装滑稽二簧,期间拜于俊波为师学说相声,并与侯宝林、白全福等同台演出。14岁起辗转于京、津、济南

  • 1405年07月11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

  • 1979年07月11日:美国天空实验室烧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天空实验室,美国第一个环绕地球的航天站。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发射。轨道高度约435公里,运行周期93分钟,倾角50度。由轨道工作舱、过渡舱、多用途对接舱、太阳望远镜和“阿波罗”飞船5部分组成,全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重约80吨。航天员由“阿波罗”飞船接送。自1973年5月到1974年2月先后

  • 1989年0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89年,在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理事会在其第89/46号决定中建议国际社会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以便把重点放在紧迫性的人口总体发展计划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

  • 2005年07月11日:中国航海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2010年7月11日,为庆祝第六个中国航海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航海日》纪念邮票一枚。

  • 2018年07月11日:计春华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计春华(1961年7月20日-2018年7月11日),男,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武术演员。1982年,出演张鑫炎执导电影《少林寺》中秃鹰一角被观众所熟识。1993年,参与制作作品《少林豪侠传》。2001年5月,和恩师张鑫炎再度合作,出演刘家成执导的作品《少林武王》,饰昙非。2012年,在抗日电视剧《毒

  • 1690年07月10日:比奇角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1690年7月10日清晨,赫伯特打出旗语:战列线排列,转向西进。比奇角之战正式拉开了帷幕。战斗过程海面风向为东北,联合舰队占据上风。赫伯特的战列线航向西北,右舷迎风。联军方面虽在数量上占有明显劣势,但赫伯特将其主力集中于中卫与前卫,战列中前部基本实现了与法军的势均力敌。他计划以较薄弱的后卫实行远程牵

  • 1856年0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1856年7月10日,特斯拉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良。1895年,他替美国尼亚加拉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该发电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1897年,他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