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楚的内乱比齐晋两国少很多,原因是什么?

秦楚的内乱比齐晋两国少很多,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9 更新时间:2024/2/13 2:30:53

春秋四强分别为齐国、晋国、秦国和楚国,按照当时的实力排序的话,晋国和齐国是绝对全面凌驾在楚国和秦国之上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和齐国非但没有继续强盛下去,反倒陷入了持续不断衰落之中,以至于到了最后,直接被自己的封臣给夺了国,究其原因,长时间、大规模和高频率的内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蛮夷自居的楚国和被诸侯视为蛮夷的秦国,内乱反倒非常之少,族始终掌握着国家的政权。

周王分封天下之时,秉持的原则是亲疏远近,故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都分封给了姬姓贵族(例如晋候是成王的弟弟,桐叶封弟就是这么来的),次之的地方给是宠信的重臣和部落首领(齐国分给太公望),那些偏远的蛮荒之地,则给了职位低微、影响力弱的,诸如秦国和楚国的先祖。

按照常理来推测,占据了好的地理位置,又跟王族关系比较近,那么接受到的周朝礼乐制度的感染自然更多,潜移默化的教化之下,相互之间应该能和谐相处才是。而那些生活在蛮荒之中的诸侯国民,整日与蛮夷戎狄和猛兽虫豸为伍,人性难免堕落,做些出格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现实却与上面的常理截然相反,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答案可以用孟子的一句话来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大白话说,齐、晋两国的统治阶级群体,都生活的太舒适了,故而相互之间没有合作必要,却有争权夺利的欲望;而秦楚两国,在漫长的立国阶段,时时刻刻面对着周围蛮夷的威胁和中原诸侯的逼视、嘲弄,可谓艰难至极,自然更容易抱团取暖,合作御敌。

齐国和晋国的内乱,首先都是由国君之位的继承开始的,而之所以会造成严重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国君们的子嗣实在是太多了!子嗣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女人太多,换句话说,国君沉湎美色,满足了自己的肉欲的同时,给国家带来巨大的隐患,除了长幼嫡庶的自然纷争之外,公卿贵族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不得不在候选人当中来选边站队。久而久之,不但国君家族的威严荡然无存,而且让大权在握的公卿滋长了野心。

秦楚两国地处边陲,几乎算是在那么尚未开化的野蛮部落的包围之中,虽然有开疆拓土的广阔空间,但危险和威胁同样的多,个中艰辛,自然不是齐晋这种国家能体会到的。

筚路蓝缕这个成语就说的楚国先祖创业艰难的故事,《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秦国的始封地在甘肃天水,秦人在暴霜露、斩荆棘,开疆拓土的同时,还无时无刻不在面对他们和周王室的共同敌人,西戎。秦庄公的父亲秦仲被西戎杀死,他的大儿子世父,为了给祖父报仇,直接把继承人让给弟弟(当然,彼时的秦君估计也没什么享受),带兵去跟西戎死磕,最终兵败被俘,秦人为征服西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秦楚两国第一次尝试争霸诸侯之时,两国的先祖已经在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中锤炼了数百年,而条件优越的齐晋两国却陷入“与人斗,其乐无穷”之中而不能自拔,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标签: 春秋三杰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青釭剑是谁的佩剑?青釭剑是否真实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青釭剑是曹操的佩剑,毕竟虽然说曹操的名声不是特别好,但是他的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曹操这样的人,可以不喜欢他,但是不可以否认他。不过,历史上曹操真的有青釭剑这把佩剑吗?小说里面这是谁送给曹操的佩剑,真实的曹操也是真的有这样一把剑吗?会不会其实是后世人虚构出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厉害的

  • 唐朝八年时间,为何发生了五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705年到713年为止,唐朝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竟然发生了五次宫廷政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神龙政变。705年正月,女皇武则天患病,长期不接见朝臣,引发政局的动荡。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趁机发动政变,他们先杀死了张易之、张宗昌兄弟,然后带着太子李显进入宫

  • 他参与平定太平军,最后沦为袁世凯发达的垫脚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长庆,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大力支持地方发展团练,在这期间,清军涌现出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更有一些人清朝末年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有大家所熟知的李鸿章、左宗棠、鲍超、刘铭传、冯子材,也有少有人知的吴长庆等。今天小佛就给大家说说吴长庆。李鸿章、左宗棠、鲍超、刘铭传、冯子材等人都是自己起步,而

  • 秦汉至唐宋的铁甲,到了明清为什么被替换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在各种影视剧中,都能看到明清时期盔甲的形象。与唐宋时期传统的甲胄形象相比,明清时期的甲胄似乎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在材质,因为唐宋时期的甲胄以铁甲和皮甲为主,到了明清时期,则是出现了大量的棉甲,传统铁甲的数量已经非常少见了。那么,到了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了传统的铁甲,棉甲的防御能力又怎么样呢?今天,

  • 蒙古好不容易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为什么却仍对中国心存戒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虽然北洋政府曾一度恢复外蒙主权(苏俄与白俄内战时期),但这种恢复主权终究短暂。二战后,蒙古早苏联这个超级强国的强势支持下在法理上获得独立——民国政府签订条约放弃蒙古的所有权。不过蒙古的独立只存在于表面,其实质是苏联的附庸——在政治上受苏联的控制,且严重敌视中国。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力大幅下降,其对

  • 晚清收复胡雪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最后会叮嘱后代不再经商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晚清,胡雪岩,历史解密

    胡雪岩是安徽徽州人,他家移居杭州的时候,他只有十三岁,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说他是官,他是个二品官,被皇帝赏赐了黄马甲,手里掌握着不少实权。说他是商,是因为他算是当时安徽商界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在世界各地多次买进军火,在全国开设了各种钱庄和药店,说他是官人可以,商人也可以。

  • 冯道经历了4个朝代,曾侍奉过10个皇帝却被后人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冯道,唐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有一位这样宰相,他经历了4个朝代,侍奉了10个皇帝,久经官场爱民如子,但是这样一位忠臣在皇帝和后人来看这位宰相却被骂的狗血淋头。其实在古代作为朝廷大臣,他们就认为皇帝就是上天派来的真龙,所以皇帝做什么事下臣都得服从,更重要的是忠诚。不过后来他也被后人骂不知廉耻,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都提倡精神较忠于

  • 曹琴默的角色评价如何 她在历史上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甄嬛传,曹琴默,历史解密

    曹琴默是在中国大陆古装电视连续剧《甄嬛传》中前期重要人物之一,由青年演员陈思斯扮演。为温宜公主的生母,属于华妃一党,颇有心机,曾为华妃出谋划策。角色评价曹琴默最为人诟病的是她事主不忠,可她也有她的无可奈何。曹琴默没什么特别之处,皇上都不怎么宠爱她,她身无所长,这点比陵容还要惨。华妃虽然嚣张跋扈,起码

  • 范蠡为何知道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是古代励志人物的杰出代表。他以超常的意志忍受了常人所无法忍耐的屈辱,创造了著名典故“卧薪尝胆”。天不负有志者,越王勾践终于在二十四年(前473年)攻灭了吴国,将昔日侮辱自己的吴王夫差逼得自尽。此后,越国又会盟诸侯,奠定了东南霸主的地位。《荀子•王霸》中将他列为“春秋五霸”的最后一位,后世也都

  • 明朝用了一辈子都没有解决蒙古问题 皇太极是怎么用三年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极,蒙古,历史解密

    皇太极是怎么用三年解决蒙古问题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1368年的时候,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他就赶紧派兵继续北伐战争,最后他成功的占据了北京,元朝就这样灭亡了,但是当时元朝还是有很多的残余势力,并没有被完全的消除干净,所以在之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