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孟子和司马迁为什么要“说谎”?

揭秘:孟子和司马迁为什么要“说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34 更新时间:2023/12/14 6:28:51

当下的80后,90后,00后都会深深地记得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出自《孟子》。从古至今,这篇文章不知激发了多少人,身处逆境却坚韧不拔地抗争的热血与豪情。尤其是这篇文章开篇就这样写道: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是孟子在引出自己论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等“的一个铺垫和论据。然而,当我们深入这些历史之后,发现其实根本不想孟夫子说得那么回事儿!

别的不说,就说管夷吾举于士,翻译过来就是管仲在牢狱中被齐桓公用。似乎管仲在被齐桓公重用前,做了多少年牢,受了多少年苦一样。其实是这样吗?

我们都知道,齐桓公姜小白同志当年与哥哥姜纠争夺齐国国君之位,当时齐国的国君,也就是姜小白和姜纠的哥哥齐襄公,齐襄公后来被手下大臣公孙无知杀害,齐国内乱。姜小白在师父鲍叔牙的陪同下跑到莒国,而姜纠在师父管仲陪同下跑到鲁国。

注意,管仲辅佐的是姜纠!后来公孙无知又被雍凛杀害,姜小白和姜纠此时见有机会回国继承哥哥国君之位,鲍叔牙保护着姜小白,管仲保护着姜纠就开始回国。为了保证姜纠先到齐国继承王位,管仲当年带人半路截杀姜小白,还射了姜小白一箭,这就是历史上的一箭之仇。

后来姜小白继承了齐国国君之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此时,管仲又逃回了鲁国,鲁庄公和齐桓公都知道管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辅佐谁谁就能称霸诸侯。鲍叔牙举荐管仲为相,齐桓公假借报”一箭之仇“的名义向鲁国索要管仲,说是要杀管仲报仇。

鲁庄公也不傻,想留管仲为己所用。为了争夺管仲,齐军还大兵压境鲁国,鲁国不得已放回了管仲。管仲回到齐国之后,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特地选择吉利的日子,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还亲自斋戒三日,拜管仲为相,称管仲为“仲父”。从此,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所以,管仲的被启用于他曾经有没有做过牢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使管仲不回齐国,在鲁国也照样会被启用!所以,孟子的“管夷吾举于士”就是孟子老人家为了自己的理论在断章取义罢了。正如我们写作文想引用一段典故的一个侧面来强加说明自己的论点是一个道理的!

孟子

我们再说太史公司马迁,当年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后来自己忍辱负重坚持写完史记,自己度过了一生中最不被人理解,最痛苦的时光,他曾在“报任安书”这样写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我们说左丘明作《国语》与失明有直接关系吗?人家写完《左传》后累的眼睛出了问题,后来失明了,但坚持不懈继续完成了历史著作《国语》,这跟失明没有直接的关系吧?难不成,他不失明就不会写《国语》了吗?

还有句中的“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句话说得更是让人糊涂,据司马迁自己的写的《史记》仲记载:秦庄襄王元年,拜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侯。后来秦王嬴政继位,称吕不韦为“仲父”,可以说当时吕不韦早已是权倾天下。

后来吕不韦自己门下养了三千多人,让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见闻写下来,综合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多万字,认为可以总揽天地万物古今的事情,便称作《吕氏春秋》,亦称《吕览》。

书成之后,吕不韦为自己主持完成的《吕氏春秋》很得意,曾便刊布在咸阳城门上,请各诸侯国的宾客,辩士观看,写明谁能增减一个字的赏他千金。 秦王十年十月,吕不韦被免去丞相职务,流放到蜀地。吕不韦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便服毒自尽了。所以,从历史顺序看,吕览完成后,吕不韦才被秦王流放蜀地的。这两者没什么关系啊!

那么,看了以上的内容,我们不禁要问:孟子和司马迁比我们更熟知当时的历史,他们在自己的文中为什么又要这样引用呢?

在此,我们再引用一则心理测试:我记得美国有过这样一次特别的心理测试,测试的内容是,一个心理学家来到一个班级,在不知道这个班级任何一个人学生真实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开始问卷测试,测试后,心理学家也并没有评判试卷,而是随机抽出几份试卷,记住了这几个学生名字,然后就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将来一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老师记住了心理学家的话,以后有意无意地总会特殊提点这几个学生,后来,这几个学生果然都成为行业精英。

人无论活着还是奋斗,其实都要找到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的定位。司马迁受了腐刑之后,可以说整个人身心遭遇了巨大的痛苦,自己曾回忆说:“肠一日而九回,汉亦发背粘衣”。

在遭遇身体和精神尊严多重打击后,司马迁为了完成祖上几代人的愿望,还要继续写《史记》,但他对未来也是迷茫的,他需要找到自己奋斗的价值和存在的依据。所以,在《报任安书》仲强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实际就是在强烈鼓励自己完成任务,并暗示自己一定能成功!

孟子亦是如此,尽管孟子被称为儒家亚圣,与孔子并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可是当时在战国他也不得烟抽啊,没有一个国家拜他为相,没有国家愿意采用他的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他也是在强烈暗示自己,鼓励自己啊。

其实,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对于一个人意义是很大的,在我国历史上,多少人的成功得益于这种心理暗示。老子的母亲怀老子几十年而得老子,某某出生时,天降祥瑞,要么彩虹横空,要么佛光普照,要么星辰降落等等。

多少孩子在小的时候,只因为父母编造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或者认为奇怪的偶然现象与孩子出生联系起来,从小告诉孩子与众不同,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

所以,从孟子和司马迁的文章,还有这次特别的心理测试来看,人生要想成功,首先是要自己相信自己,首先就要看得起自己,首先就要自命不凡,首先就要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己强烈地暗示自己。这也许就是成功者的秘诀吧!

标签: 孟子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诗人如此有才华,为何大多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那些诗人,以我们现在来看,他们就足够有才了。他们就算不去参加科举,凭借才华也应该能够走向富贵。可古代诗人如此有才,不是应该富贵吗,为何反而却大多都生活窘迫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比如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他穷得只能住茅屋;比如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刘禅为什么要重用诸葛瞻?仅仅是因为他是诸葛亮之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禅,诸葛瞻,历史解密

    诸葛亮去世以后,蜀汉国先后经历了蒋琬、费祎两位执政大臣,共计十九年。此后,蜀汉国进入了姜维成为第一行政大臣的时代。然而,姜维由于常年在外,宦官黄皓开始弄权,姜维曾一度避祸沓中,所以他这个大将军和前两位相比其权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过,和前面的政权能够顺利有序交接一样,姜维的继任者也已经露出了水面,他

  • 冷兵器时代打仗时什么样?在最前面会最容易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冷兵器时代,上古,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冷兵器时代两支大军混战的时候,冲在前面的不可能有人活着。所以,人数多的一方肯定获胜,原因是,人数少的一方全部阵亡(或个别重伤昏死),人数多的一方自然会剩下一部分人,所以胜利。 双方冲在前面交战的都是八面受敌,一个士兵杀死一个敌人之后的瞬间,敌人的几名士兵恰好兵器也对准他正要下手,他根本来不

  • 盘点西夏的四个太后,做的事一个比一个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藏氏,西夏,历史解密

    西夏这个国家也算是我国历代的一个重要割据势力,虽说那个年代谁都不可能说清楚谁是中原的正统,但不可否认这些政权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部分,其中这西夏在一定程度上算一个阴盛阳衰的政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政权当中的几位太后,西夏这四个太后,办的事儿一个比一个奇葩!这第一位太后就是没藏太后她也算是一个比较中规中矩

  • 她是乾隆最疼爱的女儿,一辈子平安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皇帝中,乾隆算是最多情的一位,他的后宫汇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绝色女子,这些女子个个都将延绵子嗣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所以这位皇帝的皇嗣数量也很多,一共有17位皇子、10位公主。而在这么多公主中,唯有一位称得上是皇帝最心爱的女儿,皇帝不仅将她养在皇宫61年,还在她生辰之日亲赐5249件护身符。下面

  • 欧洲女皇伊琳娜,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伊琳娜女皇,拜占庭帝国,历史解密

    伊琳娜,希腊雅典人,自幼父母双亡,利奥四世之妻,君士坦丁六世之母,野心勃勃的女人。伊琳娜幼年时长得相当不错,貌若天人,名字“伊琳娜”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和平女神。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君士坦丁五世莅临雅典,发现这个小姑娘不但名字美,人长得更美,就把她带到君士坦丁堡的深宫大内。君士坦丁五世生性残忍,却并不好

  • 收刘封做义子,刘备为何要这么做?因为自己没有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历史解密

    你们知道刘备为什么要收刘封做义子,只因为刘备没有子嗣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公元220年,坐镇上庸三郡的刘封与蜀汉将领孟达不和,当时刘封夺取了孟达演奏鼓乐的乐队,孟达一方面害怕刘备治罪,另一方面又对刘封十分愤恨,于是修书一封给刘备,然后率领部曲,就此转投了曹魏。在此之后,曹丕让夏侯尚、徐晃帮助孟达一同

  • 民族英雄:于谦是怎么机智化解明朝午门血案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谦,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午门血案,是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庚午(1449年8月23日)北直隶京师午门的一起血案。此案为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此血案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化解了这次事件,参与此事的官员都没有受到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典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挥泪斩马谡,历史解密

    挥泪斩马谡,一说是《三国演义》中,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

  • 鲁桓公最小的儿子:季友有多少封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季友,春秋,历史解密

    季友,姬姓,名友,春秋时期鲁国政治家,鲁桓公最小儿子,鲁庄公之弟。因手掌中生成一"友"字,故称季友。鲁庄公死后,先后拥立公子般、鲁闵公和鲁僖公为国君,除掉了危害国家的庆父和叔牙,成为国相,封邑为费。鲁僖公十六年,卒,谥号为成,世称为成季。在费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上冶镇南,浚河西岸,有一座古城遗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