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阖闾的墓里有宝剑数千,为何盗墓贼从未打开过?

阖闾的墓里有宝剑数千,为何盗墓贼从未打开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79 更新时间:2024/1/18 5:18:10

提到苏州,大家都知道它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最具魅力的江南古城之一。从先秦开始,苏州就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传奇故事。关于虎丘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距离城中心只有不到5公里。这座山丘海拔只有30多米,面积不足0.2平方公里,它既没有险峻的山势,也没有旖旎的风光,但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蜂拥而至,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据说虎丘埋葬着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

阖闾为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凭借着楚国旧臣伍子胥的经天纬地之才,称霸诸侯。后来,阖闾在一次和越国的战役中,不幸受伤,抱憾而终。

阖闾去世后,其子夫差征调全国10万民工,为他建造了宏伟的陵寝,“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经3年时间,才完成阖闾墓的修建。

夫差还为阖闾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不但随葬了大量的宝物,还将阖闾生前非常喜欢的各种名剑葬入墓中。据说,其中就包括“扁诸”“鱼肠”等多达3000把名剑。

而这把名叫“鱼肠”的名剑,就是当初专诸刺杀吴王僚时所使用的武器。专诸将此剑藏在烹饪好的鱼腹里,在献鱼的时候刺杀了吴王僚,帮助阖闾夺得了吴国的王位,因此得名“鱼肠”。

夫差将阖闾下葬后,又在墓顶上挖掘“广六十步,深一丈五尺”的水池,“剑池”由此得名。据说在阖闾下葬3日后,一只白虎曾光临陵寝,“徘徊踞其上”,因此这座山丘从此名叫虎丘。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说这座小山“丘如蹲虎”,故名虎丘。

正因为剑池下的阖闾墓中,埋藏着众多的宝物,其中的“鱼肠”等数千把名剑更是价值连城,后世之人总是对阖闾墓念念不忘,总想一探究竟。

但任凭这些人如何折腾,却总是铩羽而归,根本找不到阖闾墓的入口。

越王勾践就是第一个对阖闾墓有觊觎之心的大人物。当年勾践被夫差打败后,不得已臣服于吴国,被夫差囚禁于虎丘,替他喂马。

后夫差放勾践回国,勾践卧薪尝胆,国力日趋强盛,一举灭掉了吴国,逼死夫差,称霸诸侯。

当勾践来到当年被囚禁之地时,曾想掘开阖闾墓,将阖闾的遗骸曝尸荒野,以泄心头之愤。但他始终无法找到阖闾墓的入口,只好作罢。

后来秦始皇孙权也都曾慕名而来,放干了剑池里的水,掘地三尺,希望找到阖闾墓,但也一无所获。

明武宗时期,因苏州大旱,内阁首辅大臣王鏊曾下到干涸的池底,但也只是在崖壁留下了纪事文章,还是没有找到阖闾的陵墓。

阖闾墓历经2500多年的历史,光临过它的盗墓贼不在少数,为何它却至今完好无损呢?

一、陵墓入口非常隐秘。

传说中,阖闾墓的入口就在剑池的底部,剑池的水深有5到6米,水量巨大。而剑池上宽下窄,底部有一条险峻逼仄的沟谷。这条沟谷长约20米,由于常年积水,沟谷中淤泥很厚,一经搅动就会让池水浑浊不堪,视线模糊,根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剑池里的水温很低,特别是在池底部分,据说寒冷刺骨。即便是在盛夏,穿上特制保温潜水服,也无法长久地呆在池子底部。

1955年,当地政府曾动用大型抽水设备,在经过3天连续不断的排水后,终于见到了池底。考古人员下到沟谷,沿着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狭长通道探索,在沟谷的尽头发现有三块巨大的石板拦住了去路。

每块石板厚达20厘米,高约6米。考古专家仔细查看了这些巨型石块,发现他们都不是产自本地,而且是人为堆砌的。

为了保护虎丘山上已经倾斜的虎丘塔,专家们放弃了打开巨石的想法。只是将一根数米长的竹竿深入石块缝隙中。竹竿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取回竹竿后,发现竹竿上全是了淤泥。

二、当年知道陵墓入口的人全部被斩杀了。

剑池旁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台,上面可容千人环坐,呈紫绛色,和虎丘山上的其他石块颜色迥异。据说当年夫差为了避免阖闾墓的秘密泄露,就在这块巨石上杀了所有参与修建陵墓的民工。民工们的鲜血渗入石头,由此改变了石头原本的颜色。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古代封建君王修建陵墓,确实有杀害工匠的现象,但也只是将知道陵墓入口的工匠灭口,很少有全部斩杀的,工匠的血更不可能改变石头的颜色。

后来专家考证,这块千人石是火山喷发而成,因蕴含多种金属和矿物成分,因而呈现出类似鲜血的颜色。

所以,阖闾墓是否真在剑池底部,那让人魂牵梦萦的3000把名剑,是否就尘封在他的墓中,至今仍是个谜。

标签: 阖闾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代公主的贞洁观异常另类,宋代公主在恪守妇道上有哪些行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野史秘闻

    宋代公主的贞洁观异常另类,宋代公主在恪守妇道上有哪些行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女人所谓的恪守妇道,多指贞节、孝敬、卑顺、节俭而言。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驸马娶公主不叫娶而叫“尚”,一个“尚”字便说明了公主在家庭中地位高于驸马,不仅高于驸马,也高于公婆。因此,让公主恪守这些妇道恐怕是很

  • 张苞是谁?他死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吐血昏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苞,三国,风云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段大乱世,在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魏蜀吴三国不断的征战,为的就是能够一统天下。不过最终的魏蜀吴都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反倒是曹魏的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魏蜀吴三国建立的过程中,肯定是刘备最为不易的。曹操和孙权都是在当时有背景的,曹操属于官二代

  • 脉冲星作为现代天文的发现之一,其脉冲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脉冲星发射射电脉冲这个结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虽然早在30年代,中子星就作为假说而被提了出来,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人们也不曾观测到中子星的存在。而且因为理论预言的中子星密度大得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当时,人们还普遍对这个假说抱怀疑的态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直到脉冲星被发

  • 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成功发起的?最后又因何失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说起洪秀全,大家都知道他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人,不得不说洪秀全有着超出常人的胆识和睿智,就是这样的一位有魄力的才学之人,也是在多次考试失败后走上了推翻清王朝的运动,在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所有的人都有着同等的地位,并且一起在田间劳动,对于过着水深火热生活的人,这样的生活让广西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都很

  • 范蠡二儿子犯了死罪,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范蠡,春秋,历史解密

    范蠡主动离开勾践后下海从商,赚得巨富,隐居陶朱,世称“陶朱公”。“陶朱公”一词此后也成了富人的代名词。某年,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事,论律当斩。范蠡原本准备派小儿子带上钱去楚国运作,不想这个决定引起了大儿子的不满,觉得自己身为长子却被如此轻视,于是主动请缨,被拒,后竟以死相逼,再加之其他人相劝,范蠡无

  • 皇帝从御膳中吃出一根头发,御厨是怎么保住性命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朱元璋是一位历史形象非常复杂的皇帝,他结束了元朝腐朽的统治,白手起家创立明朝,也正是在明朝具备了现在中国的版图规模,朱元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廉洁勤政,但是作为一个风里雨里走过来的皇帝,他也兼备残忍多疑嗜杀的本性。不少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屠戮,即便是明朝开国宰相宋濂在洪武十三年(13

  • 项羽摆了鸿门宴,那他为什么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秦朝,风云人物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范增和项羽是如何摆了一出鸿门宴,刘邦又是如何部署周密、淡定从容地前去赴宴,鸿门宴并不是一出普通的宴席,而是楚汉双方剑拔弩张时的一次短兵相接,若非张良、项伯、樊哙等人从中周旋,或许刘邦就死在项庄的剑下,之后也就未必有绵延四百年的汉家天下了。从司马迁对鸿门宴的描写上

  • 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朝廷对爵禄有怎样的规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藩王是介于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相当于古代欧洲的贵族阶级。他们可能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天子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该统治者将土地献上,然后天子再将土地册封给他)。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一般为地名或地域名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蒙金战争:金国30万大军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蒙金战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宣布断绝金国的岁贡。1211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与金军决战。蒙古10万铁骑浩浩荡荡杀来,金国得到消息后仓促应对,一面调集大军向北防御,一面求和以延缓时间。金国国主卫绍王以平掌政事独吉思忠(

  • 五代十国的傀儡皇帝,杨隆演不愿生在帝王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隆演,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南吴高祖杨隆演(公元897年-公元920年),祖籍庐州(今安徽合肥长丰县)。字鸿源,原名杨瀛,又名杨渭。是武帝杨行密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第三位君主。公元908年(天祐五年,此时唐已亡,南吴不承认后梁,遂沿用唐哀帝天祐年号)五月,弘农王杨渥为张颢、徐温所杀,杨隆演因之继立。徐温寻杀张颢,因此专权。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