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碧蹄馆之战明军为什么会失败?平壤大捷李如松太过冒进!

碧蹄馆之战明军为什么会失败?平壤大捷李如松太过冒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58 更新时间:2023/12/22 8:14:35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碧蹄馆之战明军为什么会失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593年,岁次癸巳。

于去年腊月二十五日渡过鸭绿江的明朝大军,于正月初六至初八日发动了光复平壤的战役。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据《宣祖实录》记载“上曰:相持几时乎?德馨曰:辰时接战,巳初陷城矣。”早上八点开战,九点多就攻壳城池了。明朝的军事能力得到了实证。大伤元气的小西行长撤出平壤,逃往南部。

平壤大捷,极大鼓舞了朝鲜君臣。

自从去年四月倭酋丰臣秀吉命令15万8千7百人西征朝鲜以来,朝鲜陆军几乎一触即溃。短短两月,“三都守失,八方瓦解。”朝鲜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了,如松率领的明朝大军收复平壤令朝鲜君臣对明廷感激涕零。李如松这位刚刚在宁夏平乱的大功臣更是春风得意,倭寇在他的心里已经是强弩之末。

此时,朝鲜传来情报,京汉城(今韩国首尔)空虚,李如松认为王京唾手可得。“癸巳朝鲜之役,平壤大捷,李如松以平殄在迩,不欲他兵分其功,潜率家丁二千人夜至碧蹄馆。”(《万历野获编》)

此时李如松的老病又犯了,自幼追随父亲李成梁的他,深得父亲“深入捣穴”的精华。加上刚刚大破倭奴“气益骄”,又不想让南兵抢夺功劳,于是提督李便率几千骑兵前往王京。在前锋查大受在砺石岭斩获几百日军后,发现该部被围攻,于是查大受率军撤到了碧蹄馆。

李如松得知后,便领军前往救援。李如松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王京已经空无一人,对方全部倾巢而出,围攻明军。面对数倍的倭寇,名将如松并没有退缩,奋力杀敌。对手由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小西行长等日本战国名将组成,征韩伟略中记载了这场战斗:“奇兵宗茂、秀包等见机而下山,直冲如松中军,隆景亦纵横奋击。而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至午。”

由于处于包围之中,李如松决定尽快脱离此处,他与骁将数十人亲自冲锋,在马上用弓箭射杀倭寇,但终还是“势不能支”,无法对抗兵力众多的倭寇。李如松见状,便指挥明军撤退,他亲自殿后。

此时一个意外出现了,《明史》这么记载了这段历史:“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据说被射杀的是西国无双立花宗茂的老臣-十时连久。主帅被围,倭势益炽。

幸亏这时驻守马山馆的副将杨元率一千余人来救援。奋力冲杀后,李提督在诸将的保护下总算安全撤退。碧蹄馆之战完结。

战后,日本方面大书特书,“死伤一万有余”“明兵死者逾万”这样的记载屡见不鲜。其实明、日双方死伤相当,只是此战对明军伤害最大。

首先士气受到沉重打击,之前平壤大捷的喜悦之情荡然无存,明军产生避战的情绪。

其次李家父子通过两代恩义和利益构造的家丁集团死伤殆尽。据史料记载,家将李有声为保护李如松而被日军乱刀砍死后,这位铁血将帅“痛哭彻夜”并且还说“好男儿为我死矣”。

第三对于李如松,此战破坏了他的战略部署。本想南下收复王京和歼灭日军的企图就此破灭。自此李如松“不敢有所为矣”随后他退至坡州,继而倾和谈。这其中缘由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明军士气受损再加上战马多得疫病而大幅度减员。

碧蹄馆之战是万历朝鲜战争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此战对于日军来说遏制了明军的进一步军事行动,鼓舞了日军的士气。对于明军则是由攻到守的战略方针改变。后世分析碧蹄馆之战失利的原因时,大多学者都认为是如松轻敌冒进,这个缺点也是导致李如松最后死于蒙古部落埋伏的重要原因之一。

浮华散尽,留下的不仅仅是英雄气概,还有那戮力杀敌的史诗。

“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正谓此耳!

标签: 明朝李如松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阖闾的墓里有宝剑数千,为何盗墓贼从未打开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阖闾,历史解密

    提到苏州,大家都知道它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最具魅力的江南古城之一。从先秦开始,苏州就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兴衰更替,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传奇故事。关于虎丘的传说,就是其中之一。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距离城中心只有不到5公里。这座山丘海拔只有30多米,面积不足0.2平方公里,它既没有险峻的山势

  • 宋代公主的贞洁观异常另类,宋代公主在恪守妇道上有哪些行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野史秘闻

    宋代公主的贞洁观异常另类,宋代公主在恪守妇道上有哪些行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女人所谓的恪守妇道,多指贞节、孝敬、卑顺、节俭而言。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驸马娶公主不叫娶而叫“尚”,一个“尚”字便说明了公主在家庭中地位高于驸马,不仅高于驸马,也高于公婆。因此,让公主恪守这些妇道恐怕是很

  • 张苞是谁?他死了诸葛亮为什么会吐血昏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苞,三国,风云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一段大乱世,在这样的乱世中,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魏蜀吴三国不断的征战,为的就是能够一统天下。不过最终的魏蜀吴都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反倒是曹魏的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不过这都是后话了。魏蜀吴三国建立的过程中,肯定是刘备最为不易的。曹操和孙权都是在当时有背景的,曹操属于官二代

  • 脉冲星作为现代天文的发现之一,其脉冲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脉冲星发射射电脉冲这个结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虽然早在30年代,中子星就作为假说而被提了出来,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人们也不曾观测到中子星的存在。而且因为理论预言的中子星密度大得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当时,人们还普遍对这个假说抱怀疑的态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直到脉冲星被发

  • 太平天国运动是如何成功发起的?最后又因何失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说起洪秀全,大家都知道他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人,不得不说洪秀全有着超出常人的胆识和睿智,就是这样的一位有魄力的才学之人,也是在多次考试失败后走上了推翻清王朝的运动,在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所有的人都有着同等的地位,并且一起在田间劳动,对于过着水深火热生活的人,这样的生活让广西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都很

  • 范蠡二儿子犯了死罪,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范蠡,春秋,历史解密

    范蠡主动离开勾践后下海从商,赚得巨富,隐居陶朱,世称“陶朱公”。“陶朱公”一词此后也成了富人的代名词。某年,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事,论律当斩。范蠡原本准备派小儿子带上钱去楚国运作,不想这个决定引起了大儿子的不满,觉得自己身为长子却被如此轻视,于是主动请缨,被拒,后竟以死相逼,再加之其他人相劝,范蠡无

  • 皇帝从御膳中吃出一根头发,御厨是怎么保住性命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朱元璋是一位历史形象非常复杂的皇帝,他结束了元朝腐朽的统治,白手起家创立明朝,也正是在明朝具备了现在中国的版图规模,朱元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廉洁勤政,但是作为一个风里雨里走过来的皇帝,他也兼备残忍多疑嗜杀的本性。不少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屠戮,即便是明朝开国宰相宋濂在洪武十三年(13

  • 项羽摆了鸿门宴,那他为什么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秦朝,风云人物

    在《鸿门宴》中,司马迁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范增和项羽是如何摆了一出鸿门宴,刘邦又是如何部署周密、淡定从容地前去赴宴,鸿门宴并不是一出普通的宴席,而是楚汉双方剑拔弩张时的一次短兵相接,若非张良、项伯、樊哙等人从中周旋,或许刘邦就死在项庄的剑下,之后也就未必有绵延四百年的汉家天下了。从司马迁对鸿门宴的描写上

  • 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朝廷对爵禄有怎样的规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藩王是介于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相当于古代欧洲的贵族阶级。他们可能是宗室成员、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天子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该统治者将土地献上,然后天子再将土地册封给他)。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一般为地名或地域名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蒙金战争:金国30万大军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蒙金战争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210年,成吉思汗宣布断绝金国的岁贡。1211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与金军决战。蒙古10万铁骑浩浩荡荡杀来,金国得到消息后仓促应对,一面调集大军向北防御,一面求和以延缓时间。金国国主卫绍王以平掌政事独吉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