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端平入洛是什么意思

端平入洛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39 更新时间:2024/1/7 23:48:05

端平入洛,是指发生在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在联合蒙古灭金国后,出兵收复位于河南的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三京的一次军事行动。由于粮草不济以及缺少骑兵等原因,最终被蒙古军大败而退回原来的防线。此次行动成为了蒙宋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初入中原

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宋理宗赵葵为收复“三京”的主帅,率宋军主力五万人,从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渡过淮河北上;授赵范为两淮制置使、节制军马兼沿江制置副使,由他率军屯驻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带,“以张声势”;由全子才率淮西兵万余人先期北上,直取开封;以杨恢知襄阳府、京西安抚副使,代替史嵩之行京湖制置司公事,负责运送军粮;以张嗣古权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巩固天堑,应接汴洛”。同时命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兴元府赵彦呐临边秦、巩,以牵制关内蒙军。

六月十二日,全子才从庐州(今安徽合肥)正式出发,十八日在寿州(今安徽寿县)渡过淮河进入敌境,二十一日至蒙城县(今属安徽)。全子才军于二十二日到城父(今安徽亳州谯城区附近)。城父本是大城,在北宋时号称小东京,此时只有十余处民居。二十四日,全子才军到达毫州,驻城的六百余名降蒙金兵转而降宋,并在他们的引导下,宋军经魏真(今河南鹿邑县东)、城邑(今河南洛邑县西)、太康(今属河南)三县,于七月初二抵达汴京郊外二十里扎营。

蒙古将领塔察儿早就闻报宋军北进,便率所部蒙古兵退到黄河以北,故意宋军示弱,以引诱宋军深入。撤退之前,蒙古人事先掘开黄河南岸的金朝河堤,造成两淮一带出现大片黄泛区。(当时黄河夺淮,由苏北入海。)从寿春到汴京一带,有些道路的水甚至能漫到颈部,宋军进军过程非常艰辛。宋军的后勤补给线被严重破坏,运粮队得绕过两淮黄泛区才能抵达河南境内。

汴京光复

七月初二,全子才军抵达汴京郊外二十里扎营,为蒙古防守开封城的原金朝降将伯渊杀死主帅崔立,以城来献。

七月初五,全子才率宋军进入汴京城,实现了岳飞等抗金将领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然而他们看到的,已不是《清明上河图》中那座繁华的都市了,曾经超过百万的人口只剩守军六百余人、居民一千多家,只有大相国寺和原北宋宫殿变化不大。

抵达开封后,由于沿途市井残毁,白骨蔽野,加上后勤补给线被洪泛所破坏,全子才军的粮食供给面临着巨大困难。因而多数士兵只得在原地等待粮食,而以偏师攻郑州、陈州(今河南淮阳)、蔡州(今河南汝阳)等地。宋军所到之地,为蒙古守城的金朝降将均望风归附。七月二十日,赵葵率宋军主力淮东兵五万赶到汴京与全子才会师。

无粮入洛

全子才虽然于七月初五就占领了汴京,却一直无法展开军事行动。蒙古人对中原的破坏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而两淮的运粮队陷入黄河泥潭,简直寸步难移。

赵葵到了汴京后,便指责全子才没有继续西进攻取洛阳。求功心切的赵葵一面派人去催军粮,一面把汴京的军粮先集中给部分兵力,让这部分兵力分到5天的粮食,而后进军洛阳。而其他留在汴京的部队,等军粮运到汴京后,再出发前往洛阳。于是,宋军前往洛阳的军队,便变成了分批投入,给了蒙古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由于赵葵对全子才没有进兵的不满,他改任他手下的徐敏子为前锋部队的监军,将全子才留在汴京。前锋部队共13000人。之后,由杨义指挥原全子才部的淮西兵以及其他部队作为第二梯队在得到军粮后前进去洛阳。部队拿到粮食之后,都纷纷叫嚷军粮太少,赵葵却仍然强行命令各军出发。

七月二十一日,即赵葵到达汴京次日,徐敏子不得已命令前锋所部的13000宋军,把5日军粮分作7日来食用,前往洛阳。

七月二十六日晚,徐敏子派宋军前锋和州宁淮军正将张迪率200宋军抵达洛阳,城内没有任何守军,洛阳居民上千人登上城墙欢迎宋军收复西京洛阳。

七月二十八日,宋军第一梯队13000人全部进入洛阳城,赵葵迅速将收复洛阳的捷报传到临安。

七月二十九日,宋军粮尽,而洛阳残破无法补给,只得采野草和面作饼而食。宋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听知宋朝北伐之后,蒙古人虽然放弃洛阳北渡黄河,但是在洛阳、孟津、潼关等大片地方却留下不少的蒙古骑兵哨骑侦察宋军动向。在宋军前锋离开汴京前往洛阳之后,塔察儿命令部将再次渡过黄河,到洛阳东边的龙门地区埋伏,并准备在放过宋军第一梯队进入洛阳城后,才突袭宋军第二梯队,把洛阳和汴京的宋军切断,然后再各个击破。

龙门之战

七月二十九日,宋将杨义率领的第二梯队15000人,经过五六天的长途行军后,抵达洛阳城郊的龙门镇。杨义命令全军就地休憩。宋军官兵刚散坐进食,附近的山顶上却顷刻立起了两把红、黄大伞。蒙古骑兵顿时从四处疾驰而来,在其主将刘亨安的带领下,击杀宋军。宋兵以弓弩手为主,在这猝不及防的攻击中根本来不及列阵,刘亨安又横槊冲突于宋军中,致使宋军全军大溃。大部分人被拥入洛水溺死,只有主将杨义和少部分斥候逃入到洛阳城中。龙门之战,是一场典型的蒙古骑兵伏击战。宋军第二梯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洛阳城里的第一梯队遭到孤立。

洛东之战

龙门之战后,蒙古趁机逼近,前锋到洛阳城下扎寨。宋军无援无粮,而洛阳城大人少,守城也是不可能的。于是监军徐敏子决定趁着蒙军主力未到,突围回师。洛阳的宋军一面袭击蒙军前锋掩护宋军主力的行动,一面于八月初一渡过洛河,背水列阵。

八月初一,蒙古军率先发起攻势,多次冲击宋军阵营。宋军作战顽强,屡次击退蒙古军。双方胜负相当。

八月初二,蒙古军以步兵执盾牌前进,把宋军的阵势切断成三部分,再以骑兵冲击。宋军则以步兵大阵为依托,战至中午,杀敌400余,夺得盾牌300多面,再次击退蒙军的攻势。

尽管宋军在正面战斗中不落下风,但这个时候已经断粮四天了,形势非常不妙。徐敏子认为东面蒙军是主力,于是率宋军向南方突围。蒙军知道宋军突围后,以骑射手在后面追杀。宋军的绝大多数是步兵,纷纷被杀死在逃跑的路上,宋军战将几乎全部战死。

八月十一日,徐敏子带同300残部,狼狈逃回了南宋光州境内。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端平入洛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端平入洛,是南宋王朝晚期历史中一次争议极大的事件。金国灭亡后,南宋挥师北上试图收复三京(洛阳、开封、商丘),却以损失惨重、功亏一篑告终。很多人对于名帅孟珙未能指挥这场战役非常惋惜。但实际上,孟珙是反对入洛计划的,他和老上司史嵩之都认为,双方国力差距太大,即便入洛侥幸成功,等到严冬来临,休养得神完气足

  • 什么是碳中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

  • 如果没有端平入洛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南宋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金国被宋蒙联军灭亡。金国最后一个皇帝金哀宗的遗骨被带回临安,送到太庙,以告慰被金国欺侮过的先人。南宋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沉浸在来之不易的喜悦中。金国灭亡后,中原地区也就是河南的领导权进入了权力真空,本来属于宋朝的地区却成了悬而未决的地方。蒙古军队向北方撤退后,南宋宰相

  •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相信大家对于三国中草船借箭的故事都非常熟悉吧?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中算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了,而且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但是话说回来了,既然诸葛亮在船上放的是草人,为什么曹操不换成火箭呢?这样不就直接将其点燃?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一桥段想必大家都很熟

  • 水俣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被称为世界八

  • 古代的鞋子为什么翘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喜欢看古装历史剧的同学就会发现,宽袍大袖的古人,脚下总会蹬一双鞋尖上翘的鞋子,鞋翘即翘头鞋上翘的部分,鞋翘是中国古鞋的代表性特征。你知道其中隐藏的秘密吗?一、古代鞋头为何高高翘起古人在鞋上绣鸳鸯一类飞禽图案做装饰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汉唐以后,妇女常用鸳鸯图案装饰鞋履,成为潮流。唐代诗人令狐楚在《杂

  • 古代比武招亲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比武招亲,第一印象就是在某部电视剧中见过,摆着擂台,台上站一女子,旁边人敲着锣打着鼓,一些没有成家的男子如果想抱得美人归,要先和台上的女子打斗一番,能够取胜的男子就可以和女子成亲了。但这毕竟是电视或者武侠小说的场景,在古代社会中真有比武招亲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在作者看来,现实中比武招亲这种事是不可

  • 古人的衣服为什么拖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在影视剧里,很多江湖中的女豪杰或者皇宫中的后妃、公主,穿着的衣服都很长,长到有很大一部分拖到地上了。这时候,女子的走路姿态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古人穿这种衣服,难道不担心会弄脏衣服吗?其实,这一切源自很多人对古代社会认知的不彻底。衣服自由提到“衣服自由”,很多人首

  • 御前侍卫怎么不刺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都知道,越是有权力的人的命就越是值钱。在古代的时候,最值钱的命当然要数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因为很多人都想当皇帝。因此皇帝身边一般都有很多御前侍卫保护自己的安全。然而,那些刺客也可能混入侍卫当中。那么,皇帝是怎么保证自己能够顾不被侍卫刺杀呢?其实能够在皇帝身边负责保卫工作的侍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 有些巧克力上写着代可可脂巧克力说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有些巧克力上写着“代可可脂巧克力”,说明它是什么有些巧克力上写着“代可可脂巧克力”,说明它不是纯正的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是指以白砂糖或甜味料、代可可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可可制品、乳制品及食品添加剂,具有巧克力风味及性状的食品。而油脂含量大于5%的巧克力都要统称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有代可可脂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