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现在的动物都长不到恐龙那么大了

为什么现在的动物都长不到恐龙那么大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37 更新时间:2024/1/17 16:25:28

这是一个非有意思的问题,不过在此之前我必须要纠正一个不严谨的地方:有史以来地球存在过的有明确证据的最大动物就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它的名字叫蓝鲸。

话可能还活

蓝鲸最大体重可达180吨,而最大的陆生恐龙都没有完整的骨骼石,在我的时候恐龙科普书中最大的恐龙根廷龙,只有1987年在南美洲发现的一些2米,宽1.5米,重达1吨的脊椎骨,据此估算阿根廷龙体长在30~40米之间,最大体重大约有80吨。

另一个有力竞争者是普尔塔龙,它与阿根廷龙一样,只发掘出巨大的脊椎骨,估计体长大约在30~40米,体重估计有80~90吨。

神秘的易碎双腔龙

当然,如果这样恐龙早就完败了,还它们有一个特别神秘的强大选手——易碎双腔龙。易碎双腔龙是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所聘请的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于187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卡农城北方的花园园发现的。正如它的名字所显示的一样,它的化石十分易碎,就算只有脊椎骨,也损坏的十分严重。

但就算是仅存的碎片,也显得大了,竟然有1.5米高,根据比例复原,易碎双腔龙的脊椎骨可能有2.7米高!如果是这样,那它的大腿骨可能就高达3.7,前腿长5.75米,后腿长7.5米,臀部高度为9.7米,体长58米。

那么按这样的比例来估算,这只龙大概有多重呢?可能平均180吨,最大220吨,这样就足以击败蓝鲸成为有史以来最重的动物了。

但是!我必须要提这种估算的数值其实水分非常大,而且因为双腔易碎龙的化石因为太过脆弱,在绘制记录之后没多久就全部损毁了,现在全球连一块真正的化石都没有。这样估算严重失实的事件在古生物界并不罕见,当初腕龙就被误估到80吨,后来给出可信度比较高的估值大概是20~30吨。

不久前就有论指出之前的数据记录很可能存在严重问题,重新估算的结果易碎双腔龙体长约为40.62m,重80-100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会直退居二,把第一体重让给了普尔塔龙。

巨物三宝

为什么我认为恐龙不太可能超越蓝鲸呢?非常简单,蓝鲸已经占尽了成长为巨物的三大条件——水生、滤食、吃肉。

首先说水生

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因为重力的束缚,陆生生物的骨骼不能无限制地承受重量,如果恐龙不想在移动的时候将肚一直在地面上拖的话,它的脊椎就必须要能拉得起所有内脏,这对于生物体结构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负担。

骨骼与肌肉的强度是有限的,体型越大的动物越难负担自己的体重,大象就完全做不出跳的动作,对于巨物来说只是摔一跤就足以致命。

而且重力对心脏与输血的负担也非同小可,长颈鹿的心脏到头顶有2.5米,血压高达4.3倍的大气压,当与10层楼那么深的水下压力,而恐龙则有动辄20米长的脖子,血管所需的强度可想而知。

而水生则完全没有这样的困难,水的浮力让身体结构完全不需要刚性支持,而流线形的身体也让输血变得轻松,不会给心脏太多负担。

滤食意如其名,是用过滤的方式进食

我们人类因为可以吃到高能量低纤维的加工食物,所以一天只需三餐,快的时候总共只需消耗十分钟。但是野生动物就没这么好运了,大猩猩每天要花6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不断地咀嚼叶子,而大象每天甚至要花18个小时一直进食植物。

那恐龙这样的巨型植食性动物岂不是每天24小时一直吃也不够?不,它们发展出了一种非常高效的进食方式,植食性恐龙的牙齿像梳子一样又长又稀,它们将整棵树的叶子不加咀嚼,全部刮下来囫囵吞到肚中,然后这些植物就在胃室内发酵消化,它们因此可以突破极限继续长大。

而蓝鲸也是如此,它们属于须鲸类,牙齿已经完全进化成了须状,进食时先大口将海水吞进口中,然后再将水过滤出来,把美味的甲壳类留存口中吞下。所以从技术上来说,它们都是最高效的滤食者。

吃肉是最好理解的

蓝鲸的要食物是磷虾,能量大约是400千焦/百克。而植物的能量大约是100千焦/百克,不仅如此吸收更是差距巨大,肉大约是80%,植物只有40%。

好,现在我们可以发现,恐龙吃素,鲸吃肉;大家都是玩滤食的,而且鲸还有海水支持,恐龙几乎不太可能长得比它还重(更长倒是完全有可能)。

时代造英雄

那现在你可能想这么问——为什么陆地上没有了恐龙这么大的动物了?其实答案就在上面三点之中,因为地质气体的变迁与植物的进化,现在的地球已经没有足以支持“陆地滤食”的植物了,能吃到最高植物的动物就只有长颈鹿了,长颈鹿的体型也不小,但是与恐龙比还是差远了。

所以,恐龙的生命奇迹实际上是“时代造英雄”,没有了合适食物,最大也就只能到大象这么大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过期一天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过期食品会吃坏肚子,食物过期了就要扔掉。但这个保质期怎么会计算得到不偏不倚地落在未来的某一天呢?美国一位伙计十分怀疑,有些过期食品其实吃了也没问题。他决定吃足一整年的过期食品,亲身验证自己的猜想。斯科特·纳什是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从三年前开始产生了这个另类实验的想法。一次,他在

  • 人类祖先可能是地球的入侵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人类起源于地球之上,由古猿进化到今天,大约历经了近千万年,发展出智慧文明。地球上存在的数百万多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人类在进化之路上发展演化出聪明的大脑,学会制作工具和使用工具,让自己从小可怜“转眼间”跃到食物链顶端。而像猫科动物靠着自己超好的捕猎技巧和尖牙利爪,也站稳了脚跟,属于自然界中的顶级

  • 数学上最大的数到底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在数学上,不存在所谓的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因为数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无限变大和变小。我们很容易通过反证法来证明没有最大数,假如p是最大的数,那么,必然存在p+1p,所以最大的数不存在。同理,也没有最小的数。但如果要说有意义的最大数,数学家使用过一些超乎想象的大数,它们大到不可以思议的程度,大到都

  • 小米芯片的研发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3月29日的新品发布会,小米此前预告的产品包括小米MIX、小米11 Pro。小米是想自己“造芯”的手机厂商之一,2017年2月份,小米宣布进入芯片领域,首批芯片采用八核架构,命名为“澎湃S1”,已经顺利量产并搭载于同时发布的小米新款旗舰拍照手机小米5c。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当时表态,“处理器芯片是手

  • 吃狗肉是伦理问题还是权利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由于个别地方举办“狗肉节”,反对吃狗肉的人(简称“反方”)与支持吃狗肉的人(简称“正方”),这个时候总是免不了展开口水仗。舆论场中,也一如既往地分裂成针锋相对的正反两派,相互诘难、攻击、嘲笑。大致而言,正方习惯于将是否食用狗肉简化为一个“权利问题”,认为吃不吃狗肉都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他人无权干涉。基

  • 三星堆可能与哪些区域文明之间存在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文明,如今我们所了解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而也就是这么一角就出现了大量的谜团,极其神秘。若是稍微深度的了解一下三星堆文明,那么肯定会刷新你对三星堆的认知。三星堆遗址绝对不会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的秘密和真相,可能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全球古代史的认知。那么接下来小编从三星堆遗址出土

  • 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武则天的一些事情,其实在历史上都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说武则天为什么作为皇帝,不以皇帝的身份下葬而是以皇后的身份呢?还有就是关于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是非常的好奇啊,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武则天,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了,毕竟她

  • 鸡娃是什么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鸡娃,网络名词,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简介近几年北上广深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的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被父母

  • 为什么说三星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之所以会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其主要原因简单来说还是它本身存在着太多太多让人难以理解和解释的现象了,其神秘程度堪比中美的玛雅文明。直到现在,我们所了解的三星堆文明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也就仅仅这一角,就已经能让全世界的科学家,考古学者如此的痴迷。世界上的很多文明,大多数都是有迹可循的,

  • 开口跪是好听还是难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开口跪,网络词语,用于说话人听到他人开始发言或唱歌时,表达说话人被震惊、出乎意料的感受,等同于“听到他开口我就跪了”。常见于音乐视频的弹幕、评论区。引申含义听到他开口我就跪了。发展经过常见于音乐视频的弹幕、评论区。“开口跪”可以表达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见下),其对象可以是真实人物,也可以是虚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