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过期一天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过期一天的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4/2/28 7:02:31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过期食品会吃坏肚子,食物过期了就要扔掉。但这个保质期怎么会计算得到不偏不倚地落在未来的某一天呢?美国一位伙计十分怀疑,有些过期食品其实吃了也没问题。他决定吃足一整年的过期食品,亲身验证自己的猜想。

斯科特·纳什是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从三年前开始产生了这个另类实验的想法。一次,他在冰箱里发现了一瓶过了有效期半年的酸奶。但他毫不顾忌,直接拌着冰沙吃了下去,过后也没有出现健康问题。这次忐忑的尝试,就此开了斯科特为期一年的疯狂实验。

在此之后,与人小心翼翼地避免食品过期相反,斯科特想尽办法搜寻过期食品落入口中。对于食物的选择,斯科特只有两个准则,一是过期了,二是看起来不至于太糟糕。于是他吃了过期一年的墨西哥馅饼、过期九个月的酸奶、过期几个星期的肉……甚至一块在冰箱放了几个月后已经发霉的黄油,他刮去表面的霉菌后也用来做饭。而斯科特不仅自己参与这场实验,他还叫上家人一同吃起了这千奇百怪的过期食品。

在一年的过期食品挑战之后,斯科特家人身体并没有出现不良状况。这也证实了斯科特当初的猜想没错,过期了的食品未必会导致食用者患病。如果说斯科特的个例并不能代表什么,那么丹麦一家超市就是公然为过期食品站台。三年前,一家慈善机构在丹麦首都开设了一间专卖过期食品的超市。

丹麦的过期食品超市非常受欢迎

这家超市降低30%~50%的价格出售超出保质期的农产品。这是全球第一家售卖过期食品的超市,而现在已经越来越多这样的商店兴起。类似这样超市的兴办,不仅造福低收入者,更重要的是彻了拒绝浪费的理念。但许多人对此依然不甚理解,这要是在我国售卖过期食品,恐怕早被告得破产了吧。难道过期食品真的没问题吗?那么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不是外国人特别能抗病,而是食品保质期本身就是模糊的估值。食品保质,指的是一定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外观和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没有改变。在我国,只要其中任一项指标发生了改变,就认为食品变了质。而保质期衡量的就是在此日期之前,食品各方面指标都没有改变。

化学成分丰富的食品是一个多元的复杂体系,同时也是微生物优良的培养基。当食品被人类长久地遗落在某个角落,微生物潜入其中“大快朵颐”并快速繁殖。而食品变质腐败就是它们人类宣告胜利的标志。于是人们要为食品制定保质期,以确保它们还不至于被微生物侵染至腐败。

在食品生产后,通过食品实验确定保质时长就成了一项常规操作。但是食品厂家不会花费漫长的保质期时间完成测试。他们通常会调整实验环境为高温、高湿,以加速测试食品变质过程。例如保质期为一年的食品,大概只需通过三个月的试验就能确定保质期限。而在这过程中,科研人员只需每隔一段时间测定食品的变色、变味等感官指标,和水分活度、油脂酸败等理化指数。

在测试期间,任何一项指标超出规定变化范围,都将被视为变质。这时按停时间点,这种食品的保质期就此打住。然后用公式推算,就可以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来模拟出1年的保质时长。这样得出的时间还不是最终数值。为了保险起见,还要乘上0.7~0.8的系数才确定为食品的保质期。

也就是说真实的食品保质期其实比包装上的保质期更长。所以也不必在食品保质期到期的那一天惶惶不知所措,勇敢地吃下去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便已经过期了一段时间,只要兼具前面那位美国小哥的勇气和运气,也可能相安无事。过期的食品也许还是能吃的,但这时出问题的可能性也相应增高。而要是吃过期食品吃坏了身体,也要提前做好自食其果的准备,毕竟厂家是不会负责的。

虽然食品厂的实验结论终归各异,但对于一个类别的食品,更重要的还是遵守国家对于此类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针对同一类食品执行同一套标准,这看似客观的规定其实也存在缺陷。受到生产工艺、保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同种食品真正的变质期限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异。比如用巴氏消毒技术处理的牛奶,通常在藏条件下能保存两周;而用超高温灭菌处理的牛奶,常温放置三个月都不会变质。

所以当同一类食品整齐划一地打上同一个保质期时,也是一种不公。统一化的标准固然是省去了重复保质期测试的麻烦。但这也许就磨灭了一些生产商研究先进除菌技术和防腐措施的积极性。同时也可能导致不良厂家疏于管理,乱标保质期的情况出现,而这就需要严格监管的辅助了。

回到那家引人瞩目的过期食品超市,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售卖超出保质期的食品,当然是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那么,公然售卖超出保质期食品的超市,岂不是破坏了食品规范秩序?其实他们并没有这个担忧,因为一些发达国家有着一套不同于我国的保质期标准。他们对于保质期的划分相对更灵活一些。

通常根据食物的种类,他们将保质期分为两种,一种是赏味期(Best before),另一种是有效期(Use by)。赏味期表示食品质量最佳的日期,过了赏味期的食品只是可能口味、外观不如原本好,但并不意味着食品变得不安全。有效期适用于像牛奶、鸡蛋之类容易腐烂的食品,这些食品要是过了列出的日期再食用,就很可能出现健康问题。甚至对于例如肥皂等清洁用品,在澳洲是没有规定必须标注保质期的。

过期食品超市售卖的,则是超出了赏味期的食品。这些食物本身对人体还是安全的。此举也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据统计,美国平均每年就要扔掉大约603亿千克食物。当中就包括没有开封的过期食物、品质尚好的蔬果和吃剩的食物等。由此造成的食物浪费堆积成一个严峻的金融问题和环境问题。

以保护食物的观点出发,大部分过期食物确实是遭到了不必要的浪费。但以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又确实不应该以身试险,接受没有保障的挑战。这样看来,划分出两种保质期和精确细分出确切的保质期,其实是更明智的折中办法。而要在食物浪费与食品安全之间找到平衡,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人类位居食物链顶端,可挑选的食物以及衍生出的烹饪方法实在太多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人类祖先可能是地球的入侵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人类起源于地球之上,由古猿进化到今天,大约历经了近千万年,发展出智慧文明。地球上存在的数百万多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人类在进化之路上发展演化出聪明的大脑,学会制作工具和使用工具,让自己从小可怜“转眼间”跃到食物链顶端。而像猫科动物靠着自己超好的捕猎技巧和尖牙利爪,也站稳了脚跟,属于自然界中的顶级

  • 数学上最大的数到底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在数学上,不存在所谓的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因为数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无限变大和变小。我们很容易通过反证法来证明没有最大数,假如p是最大的数,那么,必然存在p+1p,所以最大的数不存在。同理,也没有最小的数。但如果要说有意义的最大数,数学家使用过一些超乎想象的大数,它们大到不可以思议的程度,大到都

  • 小米芯片的研发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3月29日的新品发布会,小米此前预告的产品包括小米MIX、小米11 Pro。小米是想自己“造芯”的手机厂商之一,2017年2月份,小米宣布进入芯片领域,首批芯片采用八核架构,命名为“澎湃S1”,已经顺利量产并搭载于同时发布的小米新款旗舰拍照手机小米5c。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当时表态,“处理器芯片是手

  • 吃狗肉是伦理问题还是权利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由于个别地方举办“狗肉节”,反对吃狗肉的人(简称“反方”)与支持吃狗肉的人(简称“正方”),这个时候总是免不了展开口水仗。舆论场中,也一如既往地分裂成针锋相对的正反两派,相互诘难、攻击、嘲笑。大致而言,正方习惯于将是否食用狗肉简化为一个“权利问题”,认为吃不吃狗肉都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他人无权干涉。基

  • 三星堆可能与哪些区域文明之间存在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文明,如今我们所了解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而也就是这么一角就出现了大量的谜团,极其神秘。若是稍微深度的了解一下三星堆文明,那么肯定会刷新你对三星堆的认知。三星堆遗址绝对不会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的秘密和真相,可能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全球古代史的认知。那么接下来小编从三星堆遗址出土

  • 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武则天的一些事情,其实在历史上都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说武则天为什么作为皇帝,不以皇帝的身份下葬而是以皇后的身份呢?还有就是关于武则天墓前的61个无头石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是非常的好奇啊,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武则天,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了,毕竟她

  • 鸡娃是什么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鸡娃,网络名词,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简介近几年北上广深家长们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不停的让孩子去学习,去拼搏。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被父母

  • 为什么说三星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之所以会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其主要原因简单来说还是它本身存在着太多太多让人难以理解和解释的现象了,其神秘程度堪比中美的玛雅文明。直到现在,我们所了解的三星堆文明仅仅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也就仅仅这一角,就已经能让全世界的科学家,考古学者如此的痴迷。世界上的很多文明,大多数都是有迹可循的,

  • 开口跪是好听还是难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开口跪,网络词语,用于说话人听到他人开始发言或唱歌时,表达说话人被震惊、出乎意料的感受,等同于“听到他开口我就跪了”。常见于音乐视频的弹幕、评论区。引申含义听到他开口我就跪了。发展经过常见于音乐视频的弹幕、评论区。“开口跪”可以表达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见下),其对象可以是真实人物,也可以是虚拟人物。

  • 历史上黄河发生几次改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改道历史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据黄河水利委员会)。通常认为,《尚书·禹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