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恐损害人类DNA

日本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恐损害人类DNA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1/25 5:06:06

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污水。4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平组织通过邮件回复封面新闻采访,对于日本政府内阁即将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23万吨核辐射废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决定,表示强烈谴责。

福岛核电站泄漏:每天产生140吨核废水

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核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造成灾难性核泄漏。持续却堆芯的作业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水,并在不断增加。报道称,东京电力公司现在每天新增140吨“处理水”,估计到2022年9月将达到储存罐上限137万吨。

虽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浓度符合国际标准,且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说法,这些水不应称之为“核污水”,而应该叫做“处理水”,因为已经经过了处理,降低了放射性水平,但其相关数据仍存疑。这些“核污水”储量巨大,一旦全部排向大海,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的可能影响仍然引发担忧。

绿色和平:日本政府“不公义、令人愤慨”

4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通过邮件接受封面新闻采访,并发送一封声明,对于日本政府内阁作出要将目前储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23万吨核辐射废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决定,表示强烈谴责。

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铃木一枝(Kazue Suzuki)认为,日本政府无视生态环境的决定,完全是不公义的,“不仅再次让福岛居民失望,也让生活在周边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居民暴露在核辐射的风险中。”铃木一枝谈到,尽管日本有技术、有条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点以及周边无人区建设更多长期储存罐,一定程度上将核辐射扩散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而,政府内阁却选择了最节省成本的方式——把核污水倾入太平洋。”

绿色和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脆弱的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已经面临着多重挑战,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一意孤行的决定“令人愤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如果把核污水倾入太平洋海域的行为,将违反日本作为缔约国的责任”,绿色和平在声明中指出。

十年调查:当地仍然存在放射性污染

2011年3月14日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的核辐射调查团队是最早到达福岛的环境组织之一,并在过去10年间绿色和平持续进行32次调查。2021年3月4日,绿色和平最新发布的《福岛2011—2020十年核辐射调查》报告中,详细记载了福岛境内的饭馆村与浪江町的辐射值,资料显示当地清除辐射工作的效果非有限,且近85%面积的官方设定“特别去污地区”仍然存在放射性污染。

4月9日,日本政府已经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以两年后开始排放为目标。消息一出,遭到日本民众、环保组织及国际社会的抗议和谴责。

去污技术有限,放射性物质将损害人类DNA

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资深核电专家肖恩·伯尼(Shaun Burnie)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日本决定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福岛当地的渔业首当其冲会受到最大影响。与此同时,放射性物质将通过洋流扩散。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福岛海域辐射超标的鱼类一再被捕获,对此,肖恩·伯尼表示,“情况令人担忧”。而作为日本邻国,中国海域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肖恩·伯尼分析称,尽管与日本沿海相比,未来中国东海上来自福岛的放射性物质水平不会很显著,“但没有理由让其污染任海洋环境。”

尽管按照东京电力公司的说法,这些即将排入大海的“水”应该叫做“处理水”,经过了处理,降低了放射性水平。但肖恩·伯尼告诉封面新闻,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多核素去除设施水处理技术(ALPA)不能去除放射性氚(超重水)或碳14(C-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Sr-90)、碘129(I-129)和钴16(Co-16),而这些都有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DNA造成损害。“接受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摄入受到污染的海洋食品”,肖恩·伯尼解释道,“这些物质会在海洋食物链中长期积累,时间甚至超过千年以上,并且有可能已经通过食物链回到陆地上的人类社区,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肖恩·伯尼进一步指出,当人群暴露在核辐射中,集体辐射剂量能够产生相应的健康影响,而碳14(C-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会成为人类集体辐射剂量的主要元素。“它会融入到蛋白质,核酸,特别是DNA等细胞组成当中,由此造成的DNA损伤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潜在的遗传突变”。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放射性氚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为了宣传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中所含有的放射性氚的安全性,日本复兴厅于13日制作并发布了一份传单。在这份传单中,“放射性氚”被拟化成了“吉祥物”的可爱角色。传单中解释称,放射性氚也存在于雨水、海水、自来水和人类的身体中。传单还称,由于放射性氚不会在人体内蓄积,会同水一起被排出人体,以及在排向海

  • 4万年前古人吃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贵州省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下至8米深的考古探方,目之所及,皆是清晰、连续的文化层。23个地层,相继出土了不同时期的文物。遗址年代序列完整,被考古学家称为“一本倒叙的历史书”。历时5年发掘,贵州招果洞发现大量古人类活动遗物遗迹2016年,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

  • 放射性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氢有三种同位素。它们是氕、氘,氚。通常所说的氢是指原子结构最简单的氕。为了区别,人们俗称它们为氢、重氢、超重氢。今天我们来深度了解一下氚,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氢元索中,氕几乎占了全部(9.9852%);氘只占极少一点(0.0148%),而氚则没有了它的位置。因为氚的半衰期太短,宇宙演化中形成的氚,

  • 日本百万吨核污水入海扩散毁掉太平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经处理及稀释后,将排入大海。多方质疑,这些处理水仍带有放射性物质。目前多达百万吨的福岛核污水从何而来?核污水究竟有何危害,海鲜还能吃吗?核污水排放入海,会影响哪些地区?对此,国际社会又作何反应?日本政府已要求经营福岛第一核电厂的东京电力公司,以2年后排放核污水为目标,进行相关准

  • 母系线粒体溯源嗑找寻三万年前的远古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到之前天海祐希的溯源之旅纪录片。她根据母系线粒体溯源,找到了与她相同碱基排列的藏族姑娘和俄罗斯姑娘,天海与她们拥有同一个来自至少三万年前的远古母亲。十分难得的8型吻合,只有代代生女才延续到今天。细胞质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女性。卵细胞为胚胎提供的线粒体非常稳定,能保持数万年的稳定性。每个人类新生命都是从

  • 世界上最大的兔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近日,世界最大的兔子从位于英国伍斯特郡的家中被偷走,其主人爱德华兹为找回它已悬赏1000英镑。这只11岁的兔子名为大流士,长约1.3米,体重35磅,它是“世界最大兔子”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者。其主人爱德华兹称,就大流士的年龄来说,它是一只非常健壮的兔子,几年前还在全英各地亮相。爱德华兹女士还提到:“

  • 长赐号船东拒付苏伊士运河60亿赔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苏伊士运河的世纪大堵船风波还在继续。埃及方面不允许长赐号离开,理由是日本船东拒付苏伊士运河60亿赔偿。埃及扣押长赐号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称,埃及的海上贸易法律允许“预防性扣押”那些有未偿还债务的船只。埃及表示,这一数额相当于因苏伊士运河被封锁6天而欠下的全部赔偿,包括收入损失,关键航道受损的成本,以及在

  • 靖难之役开端建文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藩屏皇室。诸王之中,以北方诸王势力较强,又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背景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明太祖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1

  • 靖难之役导火索建文即位藩王势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建文即位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

  •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燕王起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时间,建文元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