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嚼槟榔的起源

嚼槟榔的起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86 更新时间:2024/3/2 3:23:02

嚼槟榔是一种在我国台湾、海南、广西等槟榔原产地都有的习俗,据统计,台湾约10%的人口有嚼槟榔习惯,而海南人嚼槟榔的比例达到38.42%,其中30至40岁人群更高达50.36%。地方的广泛食用,使嚼槟榔早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化。

汉代时期,嚼槟榔是黎、壮等族妇女嗜好。嚼食时,用放有少量灰浆的“扶留叶”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至口中生津、口唇变红。

专家提醒,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的一级致癌物。吃槟榔对健康不利,人们应戒除吃槟榔。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如出现口腔内溃疡久治不愈、口腔黏膜有白色及暗斑等征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

槟榔危害

嚼槟榔对牙齿、口腔危害很大,经嚼槟榔,会严重磨损牙齿,牙齿表面磨耗,牙釉质缺失,保护层破坏,牙齿变红变黑,严重影响美观,甚至提前脱落。另外长期咀嚼会加大颞下颌关节负重,引起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关节盘穿孔。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3年就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国家食药监总局2017年发布的致癌物完整清单,槟榔果亦被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嚼食将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造成口腔不可逆转的损害,继续下去将有导致口腔癌的可能。长期嚼食槟榔者,会出现口腔黏膜发白、发硬,继而发展成口腔黏膜纤维化,导致口受限,舌头伸不出来,口腔出水泡、溃疡、白斑、扁平苔藓,最终可能发生癌变。口腔黏膜纤维化是一种癌前疾病,有百分之五的癌变概率,颊癌、舌癌、牙龈癌等都由此种疾病转变而来。这个过程有长有短,短者数月,长者可达十几年;另外,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白斑等黏膜病,也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如出现口腔溃疡久治不愈、口腔黏膜有白色及暗斑等征兆,应该及时到医院排除口腔癌的可能性。经常嚼食槟榔会造成口腔溃疡、牙龈退变、黏膜下纤维化,目前医学研究发现咀嚼槟榔会令口腔癌的风险上升8.4-9.9倍,槟榔果中的槟榔素和槟榔碱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槟榔的花、藤都含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槟榔特异性亚硝胺和活性氧等。美国和日本用槟榔提取物进行实验,发现会导致鼠类癌变。

2011年《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发表研究称,在流行嚼槟榔流行的国家和地区中,口腔癌的发病率名列前茅。世界上槟榔消耗最大的国家是印度,该国的口腔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该国接近60%的居民咀嚼槟榔。中国台湾地区也是咀嚼槟榔成风,每10万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医学界已发现槟榔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有明显相关。央视亦有报导多例因咀嚼槟榔导致口腔癌的案例,很多都令人触目惊心。“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事实。2018年4月14日,湖南湘雅医院官网发文称,在口腔颌面外科46病室,现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故有嚼槟榔习惯的人,应该尽快戒除,以免危害健康,后悔终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五口通商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五口通商是《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后,与英签订《南京条约》,开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为通商口岸,称为五口通商。是为外国人在中国租地通商之始。产生背景《

  • 毁神星刚刚掠过地球将于2029年撞击地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毁神星,是太阳系最有可能撞击到地球的小行星之一。这颗小行星将在3月6日周六,掠过地球,此次毁神星经过地球,会以相对安全的距离经过,距离地球大约是地月距离的44倍,不会撞击到地球,也不会影响地球轨道上的卫星。但是毁神星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2029年的回归。2029年,毁神星回归地球?根据毁神星目前的轨

  • 逃兵会受到什么处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逃兵,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áo bīng,一般新兵在部队训练,指未经上级批准而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泛指因怕困难、危险等而擅离工作岗位的人。认定标准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别的关键在于逃离部队的行为情节是否严重。对于情节不严重的逃离部队的行为,应当按违反军纪处理。军人逃离部队又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定罪对军人

  • 施琅故居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施琅故居即靖海侯府位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坐北朝南,占地2500余平方米,系施琅受朝廷封赏,返乡大兴土木重建的祠堂,并建造家庙、侯府、都衙、东衙、西衙等8座相毗连的庞大官邸。靖海侯府始建于清朝初年,成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原为三落(现存二落)双护厝大型建筑,墙体大多采

  • 植树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为了确保植树成活——植树的要诀——“一垫二提三埋四踩”:一垫是在挖好的树坑内再垫一些松土,树木栽种的时候要提一提树干,起到梳理树根的作用,而埋树的土要分三次埋下,每埋一次要踩实土壤,其间至少要踩四次。在华北地区,约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种树的最佳时段,最好选在阴天和降雨前进行。种植时,在确定好树坑位置

  • 施琅墓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施琅陵园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惠安县黄塘镇虎窟村,墓地坐东北朝西南,占地6800平方米。施琅逝世之后,据说为了防止被破坏曾同时在七个地方下葬造疑冢,最终疑冢都被破坏,只剩真实的墓葬,地点在惠安黄塘虎窟村附近的鹤顶山。施琅的整座墓园是依山而建的,共有七段台阶,从空中俯瞰整座墓园呈“风”字形。走进墓

  • 黑粉的行为犯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黑粉,网络流行语,粉丝类型,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粉丝,而是基于利益对特定明星实施抹黑作业的群体。其中,有一类职业黑粉,只是按照雇主的要求为偶像吸引粉丝,同时还收集传播对家明星的黑料。词语来源黑粉,恶意挑拨选手或选手粉丝之间关系的人,也指反对某明星、恶意抹黑某明星的人,出自《快乐男声》等选秀类节目。黑

  • 醪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醪糟。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

  • 米酒的功效与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米酒,古称醪糟,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这在其他营养酒类中较为罕见,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人工酿酒是陶器的制造。否则,便无从酿起。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 近视有哪些症状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myopia)。此时检查验光则会提示近视度数,例如通常称近视50度,记录为“-0.50D”。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外界的平行光进入眼内,其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则形成清晰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