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说中昆仑地狱之门昆仑山深处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传说中昆仑地狱之门昆仑山深处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07 更新时间:2024/2/16 2:50:41

昆仑山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神山,最早《禹贡》就有关于昆仑的记载,而在《山海经》中则有“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下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之描述,自《山海经》以来,有关昆仑山的记载与传闻不计其数。

因此自古以来无论是武侠还是神话,又或者玄幻还是科幻,与昆仑山相关的情节涉及之深令人咋舌,而来自于它的很多传闻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昆仑山死亡谷:传说中的地狱之门究竟是怎么回事?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东到柴达木河上游谷地,全长2,500公里,宽130至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至6,000米,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的昆仑女神峰(7167米)。

比较罕见的是昆仑山还有罕见的高原火山群,其中有一座海拔达5808米的火山还是亚洲第一个高的火山,而且最近一次喷发还是1951年5月27日。

当然本不介绍火山,而是要来扒一扒传说中的地狱之门:昆仑山死亡谷,也就是那棱格勒峡谷,东起青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00-4000米。

虽然这里地处高原荒漠地带,但那棱格勒河穿过峡谷,因此这里春夏季节水草肥美,绝对是放牧的好地方,但事实上却没有人敢在这里放牧,因为关于这里的传闻那可是如雷贯耳!

最早有正式记录的死亡谷事件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马步芳试图从青海腹地进入新疆的新通道,当时有两条路,一条是走那棱格勒河谷,另一条则是千里戈壁,当然是水草肥美的那棱格勒河谷了,谁会去选择千里戈壁呢?

结果如你所愿,先头探路的部队神秘死伤数十人,跑回来的脸如土色,大部队只能放弃那棱格勒河谷,只能走茫茫戈壁滩。

另一个记录则是在1983年,有牧民为寻找丢失的马匹而误入那棱格勒河谷,几天后马自己回来了,而牧民却神秘失踪,后来发现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手握猎枪、怒目圆睁,身上却没有任伤痕。

2017年10月,周继来在昆仑山死亡谷的户外探险途中

至于传闻则更多,都是牧民进峡谷放牧而神秘失踪,而在峡谷中四处可见动物尸体。事情真的是这样吗?2017年10月,户外运动爱好者、独立探险家周继来带领5人团队,对那棱格勒河谷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察,总行程约230千米,死亡谷的传闻被证实:

1、河谷中不缺水,尽管季节是10月份,昆仑山地区已近深秋,但仍能看出,春夏季的水草面积覆盖不小。

2、河谷到处都是尸体有点夸张,但确实经能碰到,在穿越的12天里,每天都能遭遇不同死状的动物尸体,有被吃一半的,也有只剩下骸骨,还有连发带骨头,触目惊心。

3、河谷中经常可以遭遇野生动物,比如棕熊和野骆驼,当然也有好事,周继来一行就在死亡谷中遭遇了白骆驼,当然白骆驼在传统中是吉祥之兆,而考察确实也比较顺利。

4、定位系统没有被干扰,没有遭遇传说中的死亡谷恐怖事件。

周继来一行考察安全,死亡谷真的就不存在?

并不能如此下结论,死亡谷中随处可见的动物尸体,表示这里绝不寻常,而且为避免洪水暴发,周继来一行选择的是10月份,此时属于高原旱季,河水水位比较浅,适合徒步考察,如果是春夏季进入河谷,遭遇可能就不一样了!

深秋的植被都已经枯黄

1983年的7月,此时刚好是夏季,新疆某地质考察队就在河谷内遭遇了极其惊悚的事件,考察队遭遇了暴风雪和雷暴,其中一名队员被雷暴震昏过去,尽管差点送命,却为后续的科学解释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

死亡谷中的随处可见的动物尸体并不代表这里就是真正的死亡谷,因为这里地处动物迁徙路线上,因此老弱病残倒毙迁徙路上是比较常见的。

而那棱格勒河谷的地质状况也为一些神秘死亡案件增加了发生概率,因为蟠龙峰磁铁矿床就位于那棱格勒河谷的西段,夏季温湿气流容易被两侧的高山阻挡,而聚集在河谷内,并且这里海拔比较高,因此云层与地面比较接近,而地下的磁铁矿床则增加了放电概率,因此雷暴或者滚地雷很容易造成牧民或者动物死伤!

夏季的雷暴解决了部分问题,那么为什么春季也会出现失踪事件呢?也是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导致的气象现象,两侧高山导致水汽集中在峡谷内,加之昼夜温差较大,因而常出现天空阴沉、迷雾缭绕的景象。而牧民在浓雾中根本就分不清方,在这种地方迷失方向,后果可想而知。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土拨鼠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土拨鼠,大家一定会想到土拨鼠尖叫的表情包,伴随着声音拉长的尖叫声。你听过土拨鼠真正的叫声吗?实际上,土拨鼠和老鼠的叫声都是一样的,“吱吱吱”尖细的声音。野生的土拨鼠不亲近人,叫声小,所以我们在野外很难听见土拨鼠的尖叫声。土拨鼠的简单介绍土拨鼠是啮齿目、旱獭属的一种,又名土属拨鼠草地獭,又叫哈拉、

  • 古人为什么喜欢焚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香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人雅士的重要推动,历代文人诗词、画作、和香学著作都记录了大量文人与香的密切关联。文人雅士不仅品香,很多还亲自编撰香谱、製作香料、设计香具、制定香席仪规等,并将其内化为一种生活美学和哲思。用香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象徵,它与茶文化、插花文化并称为中国的三大文

  • 树袋熊是熊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这世界上有很多动物“名不副实”,虽然叫了某种名字,却不一定是某种动物。比如熊猫带了个“猫”字就导致许多人误以为它是猫科动物,但熊猫实际上却是熊科动物。而树袋熊虽然带了个熊字,但是却不是熊科动物。那么树袋熊又属于什么目呢?答案是有袋目。有袋目的定义是幼仔出生时发育不全,雌兽有袋囊供幼仔继续发育,而不是

  • 北部白犀牛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灭绝?纳金和法图是地球上仅存的两只北方雌性白犀牛。去年8月,由国际科学家和兽医组成的团队,从它们身上获取了卵子。该团队将尝试用雄性白犀牛的冷冻精子人工授精,然后再植入南方白犀牛的体内。尽管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造成了延迟,但三个胚胎还是成功培育

  • 河马会游泳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大象是陆地上体积最大的哺乳动物,白犀牛紧随其后,那么排名第三的是谁呢?原来是它——河马!河马总待在水里,那么河马会游泳吗?河马可以长到5米长、1.6米高,而雄性河马的体重能达到4吨半,它看起来又粗又圆,不愧是排名第三的大家伙。除了体型大,河马还有一个特征:总是待在水里,不过你知道吗?河马其实根本不会

  • 河马为什么喜欢待在水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河马是有蹄动物中唯一一种水陆两栖的。那么河马为什么无法长时间离开水呢?生理上的原因:高度依赖水首先,河马必须大量喝水。河马消化道与其他偶蹄类的一个显著区别是结肠很短,而且没有盲肠,这一段是负责吸收水分的。这就导致河马对水分的吸收效率特别低下,粪便含水量达90%以上,它必须大量喝水才能满足身体对水的需

  • 河马为什么要打哈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河马是陆地上体型巨大的哺乳动物。河马经常会张大嘴巴,看起来像在打哈欠一样,河马为什么要“打哈欠”呢?河马的体长足有3.5—4.5米,体重更是达到了3000—3500千克!不过,河马长得比较矮,四肢特别短,肩高只有1.40一1.65米,勉强有大象的一半高。在它的前后肢上各有大小几乎相等的4个脚趾,趾尖

  • 勺嘴鹬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勺嘴鹬是鹬科勺嘴鹬属鸟类,小型涉禽,体长14-16厘米。嘴黑色,嘴基平扁,先端扩大呈铲形。夏季上体黑色,具棕红色羽缘。头、颈、胸棕红色,胸具黑色斑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背面灰褐色,具黑褐色羽轴纹。额和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褐色。下体白色,胸侧具黄褐色纵纹。飞行时翅上有一窄的白色翼带,腰和尾上覆羽两侧白色

  • 为防止饺子粘皮煮饺子时可以加少量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为防止饺子粘皮,煮饺子时可以加少量?食盐饺子是汉族传统美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在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在华夏祖先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一带,它已传承了数千年。煮饺子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食盐,好处可是很多的,不光是能起到让饺子不粘锅、不连皮,还能够减

  • 双星伴月是什么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双星伴月,是指两个星体和月亮,如金星、木星和月球,或者土星、木星和月球等,同时在夜空中被观测到的天文现象。月球大约每月围绕地球运转一周, 这个过程中,月亮会依次经过一些明亮的行星,形成所谓的‘行星合月’。 虽然“合月”天象每月都会发生,并不稀奇,但每次“合月”时行星和月亮的相对位置会有所不同,距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