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伊士运河货船其实不能叫搁浅

苏伊士运河货船其实不能叫搁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92 更新时间:2024/2/28 7:01:35

Greeley说,这次的事故其实不适合叫“搁浅”,而关键责任可能也不是,而是怪船本身的设计。

苏伊士运河搁浅的事情并不是没发生过。运河的大部分区域底下是沙,正情况下如果船漂移出了正中心,栽进沙子里,靠拖船就可以解决。去年3月有艘差不多大的船在河道里发生了机械故障,搁浅了,几个小时之后就拽了出来。

但这次荣的船不一样。这艘船是北船队的一员,刚刚进入运河南端。这里的河道不是沙子,而是用石头堆起来的防波堤。防波堤的任务是保护河岸减少波的侵蚀,现在这艘船一头撞了进去,球状船首塞在了里面,更类似于车撞穿了墙。

(大型船的前端会有一个“球状船首”,是位于水面之下的凸出物,任务是减少阻力。起初的照片不易看到,但新的照片里河岸被挖开了一部分,就很明显了。)

所以这就不是单靠拖船能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侧滑埋在沙里,而是插进了石墙里。

这个撞法还挺奇的。现在方的解释是被风吹了。当时的风确实不小,但也没到史无前例的地步。前后也有别的船都没事。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问题不是来自风而是来自水,而水的根本麻烦是长荣的这艘船实在是太大了。

船在行驶的时候,要把水挤开。在大洋上,这不是问题。但苏伊士运河仅仅是一条24米深的沟,一艘大船进入的时候,水没有什么去的地方,很多水只能被强行挤到船底与河底之间。由于水流的加速带来的伯努利效应,最后的综合效果是船尾会被拉下去,而船头会翘起来。过去有船因此搁浅的先例。

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船侧与河岸之间,形成所谓的堤岸效应。基于类似的原理,船尾会被拉向岸边,但是(尤其在在浅水时)船头会被推离岸边。原本直线前进的船突然开始旋转了。

船的水量越大,这个效应就越明显。船体岸边、和河底越近,效应也会越明显。这意味,超大型船一旦进入运河,会遭遇双倍的不利。

绝大部分大型船只关的研究,针对的都是大洋之上的稳定性。而过去几十年里,大船变大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浅水动力学本来就已欠缺的研究完全跟不上。2007年,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能装8000箱。今天,最大的船已经能近25000箱。这次搁浅的船装了20000箱。

集装箱船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工程上的原因,它不能无限加长,要增加容量只能加宽加高。(巴拿运河由于船闸的缘故,对宽度有上限要求,所以最大的集装箱船都放弃了巴拿马。)

之所以不能加长,是大洋航行的要求。在恶劣天气里,船的最大麻烦来自于船头到船尾的这条线会被掰弯。船越长,这个应力就越危险,被浪打到错误的地方就越容易折断。综合考虑钢材的强度和成本之后,现在的集装箱船,长度基本上已经到了极限。(油船也有问题,但油船要装油,是有盖子的,集装箱船没有。有盖子的长方体比没有盖子的要更结实。)

结果就是,最新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很适合大洋航行,却非常不适合浅水运河。船虽然越变越大,地球上别的东西并没有跟着变大。这样的悲剧,恐怕是早的事情。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送别有哪些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不管是交通还是通讯都没有我们现在方便,人们把离别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对待,因为这次分别后,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何时。古时的送别有三种习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折杨柳”——汉代已形成的送别风俗】《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折柳送别”风俗的形

  • 古代著名送别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千年前,有人用一句话道尽离别之伤:“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交通不方便的时代,离别二字就显得十分沉重,也因此,有些地点就印上的离别的标签,成了离别的象征,本期的学而时习,我们一起来看看离别之地吧。灞桥灞桥是进出长安的东大门,相传是秦穆公称霸西戎时所修。对于灞桥离别的记载,较早的记录见于《三辅黄图

  • 人类如果进入四维空间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把纸片人从纸上撕下来,由于增加了一个维度,必定会在这个维度上暴露其内部组织,这个想法在我们的三维空间也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不幸被拉近四维空间,那多出来的一个维度由于我们原先就没有,因此会露出一些东西来!所以我们不要梦想着进入高维空间。为了了解四维空间对人体影响的具体细节,让我们从我们已知的三维空间开始

  • 破音怎么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破音”是大家在说话和歌唱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根据每个人声带的情况不同所以破音的音位也不一样。总体上可以认为是声带过度紧张或者发声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声带所能承受的极限而出现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概念形象比喻下,大家可以这么想:在一片宁静的森林里,一只美丽的百灵鸟正在纵情歌唱。突然,它发出了一声公

  • 古代大臣上朝是如何从站着到跪着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臣子上朝,从坐着、站着到跪着上朝,是皇权的集中还是文化的退步?在古代,大臣上朝是坐着的,到了清朝满朝文武都要跪着,这是怎么了?封建帝制在我国流行了多年,君臣之间总是有着各种礼仪的约束,在历史的发展期间也发生过很多的变化。如今,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总有那么一两个频道正在播放着古代的电视剧。如果你很细心你

  • 手机放床头对人体会有辐射伤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其实任何一个产品上线之前,都会受到严格地审查。当然,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来说的话,那些投机取巧的不在讨论范围以内,山寨手机也是如此。我们平时比较担心的微波炉其实就有非常严格的安全规范。手机其实也是如此,也有非常严格的安全规范。这里特指的是“辐射”相关方面的安全规范。因此,只要手机通过了安

  • 刘娥为什么不让宋仁宗立王氏为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宋仁宗一天天长大,到了应该迎娶皇后的年龄了。皇帝的婚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于是朝廷专门在四川挑选了嘉州王蒙正的女儿王氏,送到京城。宋仁宗很喜欢王氏,欲立为后,可却遭到了太后刘娥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呢?赵祯生于1010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1022年,当宋真宗病逝后,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宋仁宗当

  • 一颗星球要孕育出高级智慧生命有多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目前人类在广袤的宇宙中是非常孤独的,丝毫没有其他高级生命存在的迹象;而天文观测表明,类地行星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但是根据人类的进化历史来看,一颗星球要孕育出智慧生命实在太难了。在时间尺度上,我们宇宙有138亿年的历史,太阳系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在30亿年前出现了首批原核生物,人类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5

  • 古代排兵布阵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有阵形吗?答案显而易见:不仅中国有,欧洲也有。战阵、阵法或阵形是一种战争的技术手段,它被运用于战争之中显然有着必然性与必要性。那为什么古代打仗一定要有阵形呢?与现代不同,古代的信息通讯技术极为落后,战场的信息、命令是很难迅速层层传递的。尽管在古代的指挥系统中,指挥员需要依照不同颜色、样式的旗

  • 蒙古骑兵为什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骑兵,纵横千里驰骋沙场,是冷兵器时代的高机动先进兵种,很多对冷兵器战争情有独钟的刀友应该都感觉的到骑兵的独特魅力,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且影响力最大的可能就要数蒙古铁骑了,可以说他们达到了冷兵器时代骑兵的最高成就。这里简单介绍下的蒙古骑兵的优势。战术思想中国古代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整体作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