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们吃的主食是什么

古代人们吃的主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80 更新时间:2024/1/26 2:48:52

老祖宗的锦衣玉食,足以让你大吃一惊!这些古代的主食,都曾经为中国人广泛食用。不过以今天人的眼光,未免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稻米

今天,大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主食。但在唐以前,稻米并不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米的崛起可以看作是中华明从西北的黄河地区东南的长江地区逐渐转移的过程。随着稻米在中国人主食中比重的上升,经济重心逐步从干旱的黄土高原向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相比起北方主要种植的粟、豆和黍等作物,稻米的单位亩产量更高更稳定,以稻田为核心的南方农业潜力更为发达。随着东晋、南宋等南方政权带来的大量北方人口对江南田野的开发,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天下赋税之源。《新唐书》就明确提出,关中号称沃野,所出不足以给京师.....转漕东南之粟。这里所说的粟,显然是指代东南出产的优质稻米。

大麦和小麦

野生的大麦和小麦是否是从中亚传入,目前没有明确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双麦的大规模种植和加工技术和中亚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大麦和小麦直到汉代才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种植。麦的优势在于它与粟和黍的生长周期不同,在粟和黍等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提供救命口粮。汉代生产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种麦必须的灌溉和磨粉难题,这就是的小麦的种植迅速铺开。不过在汉朝面食依旧只是豪门专享,普通人只能以脱壳后的大麦煮熟而成的麦饭为食。

大豆

在史前时代,大豆主要种植在我国东北地区。随着人类的不断选育培养,大豆里的油性成分不断增加。到了战国时代,被古人称之为“菽”的大豆开始取代黍,称为和粟并列的重要作物。在诸子百家的作品,只要谈到农业,几乎都会提到菽粟的存在。《墨子》中提到:耕稼树艺聚菽粟。《荀子》里提到:工商不耕田而聚菽粟。在战国时代,菽粟就是粮食的代名词。

粟是中国人第一种驯化成功的重要作物,其野生种即为中国地区广泛分布的狗尾草。今天有些史书里将粟和黍并列。其实两者并不完全相同。粟的种子带有一层硬壳,脱壳之后称作小米,而黍的种子煮熟后有粘性,在今天通称为黄米。因为粟有一层硬壳保护,所以能够长期储存,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始中国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元朝《农书》记载:五谷之中,唯粟耐陈。粟的硬壳可以防霉变虫蛀和腐败,有利于长年储藏。今天的考古发掘中经常会发现先秦乃至石器时代所储存的粟。

芋头

薯和芋等植物的块根,在今天只是作为蔬菜食用。但它们的确是中国最早的主食,没有之一。在中国先民成功驯化狗尾草为粟、成功驯化野生稻谷之前,就已经学会了种植块根类植物作为主食食用了。近代的台湾原住民,在没有接触汉人以前,就以种植芋头为生。大者有七八斤重,食用的时候将芋头埋入灰烬里煨熟,然后聚集全社分而食之。在中国各地还保持原始生活状态的部落里,依靠块根植物生活的例子屡见不鲜。块根类植物作为农作物好处很多,如种植简单,烹制方便,含有较多的淀粉可以提供能量等。缺点则是中国本土的块根植物含水较多,储存困难。

马铃薯、番薯和玉米

美洲粮食作物的引进,对于某些可耕地稀少的地区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这些适合盐碱地和山地的作物的确成为了首选。随着明清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侵蚀,大量良田被用于果树、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人们所需的口粮则改用高粱、玉米甚至马铃薯等杂粮提供。人们对于粮食产量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品质的追求。如福建的《霞浦县志》记载:在霞浦县食米十之二,食署十之七八。

除了少数富人之外,明清的人口激增带来的是中国饮食史上最大的衰退时期。用杂粮取代主食的趋势,直到改革开放后引入西方农业技术和化肥生产设施才得以彻底扭转。

大麻子

没错!今天的违禁品,在古代却大有用处。其实大麻属下的大麻一共有四个变种,其中两个变种毒性很高,而另两个变种毒性较低。中国人所广泛种植和利用的是后两个变种。大麻也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人们用它的纤维纺麻织布,所纺而成的麻布是古代普通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而将大麻子作为粮食食用,则是中国人独有的创造之一。在《齐民要术》中甚至专门编有《种麻》,明确区分了种植用麻和食用麻。可见中国人已经实现了大麻品种的专用化培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三星堆黄金面具诉说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此次出土的黄金面具残片。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最引人瞩目的,当数三星堆遗址五号坑出土的那面残缺的黄金面具。它是该遗址目前所出同类器物(黄金面具)中之最。三星堆文物修复专家已经对这件文物进行初步的测量和恢复。通过图片辨识可知,这件黄金面具的风格与1986年三星堆一、二号坑所出其他黄金面具差异不大,都属于

  •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爱拍婚纱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绝大多数中国年轻夫妇家里,都有一本厚厚的「婚纱影集」。其中的几十、上百张照片,不但是伟大婚姻的纪念,更是两口子汗水的沉淀:他们需要在一天之内,像职业模特一般,被摄影师及其团队指挥着奔波好几个地方,或在室内,或在室外,更换多套服装,摆出上百种姿势,被拍下几百张照片。之后,这些照片还要经过影楼工作人员的

  • 三星堆文明为何如此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四川广汉有一个地方,一经出世便引起世界瞩目,这就是古蜀文明的标志——三星堆。从20世纪20年代末三星堆遗址开始被世人知晓以来,三星堆已历经近100年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最近,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坑正在开展前期考古发掘,考古人员预判,这次出土的文物将媲美30多年前的1、2号坑,还将有此前不曾出现过的器物。

  • 三峡大坝为什么不惧怕核武器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2018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创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新纪录,三峡电力主要输往华中、华东、华南电网,供应湘、鄂、渝、沪、苏、粤等11个省(市、区)。很多人担心,三峡大坝遭到核武器攻击之后,393亿蓄水量将对下游城市造成毁灭灾难,但其实三峡大坝并不惧怕核武器的攻

  • 新疆棉花质量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作为世界最大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我国2020/2021年度棉花产量约595万吨,总需求量约780万吨,年度缺口约185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新疆长绒棉,世界顶级,做衣被,暖和、透气、舒适,长年供不应求。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

  • 棉花怎么采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棉花从吐絮到采收结束,一般需要60―70天,故必须分多次采收,适时收花的时间一般以棉铃开裂后7天为好,收花一般有以下要求:1、收花技术:主要是采取“三净”“五分”收花法。“三净”是指收花时株净、壳净、地净,“五分”是指分摘、分晒、分存、分轧、分售,采摘棉花时,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分开晒

  • 新疆长绒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巴音郭楞、喀什等到地,为我国长绒棉叭一产区。又称海岛棉,原产南美,后传入北美洲的东南沿海岛屿。形态特征主要品种有;军海1号,属早熟长绒棉花品种,纤维长度为38-39.7毫米,细度7510米/克,强度4.4克,断裂长度33.2千米,衣

  • 新疆棉花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其他地方土壤、气候不同,最多可达到18个小时以上的光照。简介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质呈碱性,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生长时间长,导致新疆种植的棉花表现出更突出的特点。特点普通毛巾以纤维长度27mm以下的级数棉纱制成,新疆129棉纱纤维长度达29

  • 郁金香夜来香和绿萝哪种适合养在室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下列哪种植物适合养在室内?是绿萝有些花卉植物并不适合养在室内,比如说含有毒碱的郁金香,耗氧性花卉夜来香,易引起过敏的天竺葵,以及含有毒物质的水仙等。而绿萝四季常绿,还能净化环境,利大于弊,更适合养在室内。什么是绿萝?绿萝是常绿藤本植物,原生长在热带地区。生命力顽强,遇水即活,也被称作“生命之花”。可

  • BCI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于2009年注册,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家非盈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伦敦设有代表处。我们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名会员组织单位,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单位,棉纺织企业和零售品牌。基本信息良好棉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