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历史上唐宋名臣多贬于海南?

为何历史上唐宋名臣多贬于海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0 更新时间:2024/1/14 12:54:04

中国历史上,凡是犯作乱叛国必杀之罪的官员都会贬于海南。贬于海南的名人也不在少数,如苏东坡。那么,在古代历史上为什么犯罪大臣要贬于海南呢? 在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有一座五公祠,被海南人亲切称之为“海南第一楼”,楼里供奉并祭祀着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五位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除了李德裕之外,其余四人均为南宋高宗时期反对奸相秦桧议和,主张抗金的仁人志士,他们共同之点就是被主和派迫害而遭受贬谪。其中客死海南岛而魂归故里的只有李德裕和赵鼎两人。李德裕,唐朝中期的着名政治家、诗人,在文宗和武宗期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裁抑藩镇,巩固中央集权,缓解了唐朝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为大唐王朝中期一度中兴的回光返照立下汗马功劳。李德裕在军事上也有所建树,辅助武宗讨伐起兵兴乱的节度使刘缜,计将安出并连克五州,深受武宗宠信。在任期间,内平河北藩镇,强藩觫手;外破边境回纥,威震土蕃、南诏。 在历史上,李德裕与其父李吉甫为首的李党,与李宗闵及牛僧儒为首的“牛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前后延续40余年,后人称为“牛李党争”。后世史家认为,李党执政务实,功勋卓着,威震天下。而牛党碌碌无为,国势日弱。这就好比现代社会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残酷争斗,一方势起,一方必被削弱。待到宣宗继位,李党功高震主,牛党卷土重来,李德裕政治生涯终于走到了尽头,先是被贬荆南,次贬潮州,再贬崖州,即今海南省琼山区。公元850年,在被贬崖州两年后,在忧愤之中,李德裕终死贬所,享年63岁。李德裕在琼期间,着书立说,奖善嫉恶,深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李德裕还是唐朝中期一位着名诗人,其在贬所所作《登崖州城作》一诗,“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诗文清新自然,情调悲怆沉郁,流露出其眷恋故国的深厚情思。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期抗金名臣,诗人。熟知岳飞抗金历史的人们一定不会忘了这位一生主张北上抗金,恢复宋室江山的贤臣。早在靖康年间,李纲就在汴京组织军民击退金兵,后被投降派排斥,高宗即位后,曾被任命为宰相,力图改革弊政,可惜只有七十五天即再遭贬斥,一生数次旋起旋贬,最后被流放海南岛,直到建炎三年即1129年才获自由。李纲一生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主战政见,反对屈辱投降,是岳飞事业上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可惜其政治主张与以代表投降派的高宗政见不和,终被弃用,一生郁郁不得志。赵鼎,南宋政治家,词人。他力荐抗战派的岳飞、韩世忠等人,曾事钦宗和高宗两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极力主张抵御金兵,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迫害,被贬到海南岛的吉阳军中,赵鼎在海南仍不忘主战的政治主张,曾上书宋高宗“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让投降派的秦桧胆寒,加紧了对赵鼎的迫害,赵鼎以死抗争,绝食而死。死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大义凛然,彪炳春秋,为世人所钦仰。 胡铨,南宋贤臣,江西人,在枢密院编修任上,上书弹劾秦桧弄权误国,遭贬谪,一生中多半流放岭海,好在秦桧死于其前,后被诏为工部侍郎,胡铨对经史百家之学均有所得,而且通晓绘画艺术。一生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传道。其文章卓然有正气,曾上书高宗,文中有“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此三人之头,以及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其慷慨陈辞,气节高义,志士振奋,奸佞失色,千百年读其文仍让人为之动容。胡铨与赵鼎友善,惺惺相惜,有悼念赵鼎时所作的《哭赵鼎》一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寄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胡铨78岁卒于故里。 李光,南宋越州人,进士出身,官居县令、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极力反对秦桧而被贬海南,一生事徽、钦、高宗三代,李光也是在秦桧死后复得朝庭起用,李光不只反对秦桧,也是保守派代表,对于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反对尽逐元老。在金兵大举南侵时,曾义释溃兵。有意思的是李光一生反对秦桧,竟然被后来任相的吕颐浩、朱胜指责为桧党遭免,李光被贬琼州,是与秦桧奸党重要人物万俟罗阴怀怨望相关的(此人也是阴谋陷害岳飞的罪魁祸首),在海南八年间,李光论文考史,怡然自得,后又被奸党告发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年八十,卒于故里。 说起历史上被贬海南的最大牌人物,当属苏东坡无疑,苏氏一生中被贬无数次,都与其豪放旷达,仗义执言有关,其生平第一大祸事当属“乌台诗案”,北宋年间最有名的文字狱,新党人士借其诗句指责苏东坡讥谤新法,毁誉君父,告密者中有一人竟然是他的好友即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科学家沈括,人性的恶之花实在让人讶异。但导致其被贬海南的真正原因却在于政治上的不合时宜,新党在位时,其指责所变之法不能惠民便民,而保守势力上台后,其却认为不过是“一丘之貉”,并多次向皇帝谏议,惹得新党和旧党都对其都不能容忍,而一贬再贬,苏东坡为他的放浪形骸付出了代价,终被贬儋州,即今海南。宋朝时,流放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次重量级刑罚。 不过,苏东坡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不管到什么境地,其苦中作乐的本事纵观古今,当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其无论是被贬何处,都能泽惠地方,所以苏东坡的旧闻逸事层出不穷,据传苏东坡在海南羁留了三年之久,当他得知当地人饮水困难时,开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至今泉水甘甜清冽,泉上有苏东坡读书遗址,被后人改名为“东坡书院”。院内修祠,供东坡画像,又名苏东祠。苏东祠与五公祠相邻甚近,亭台楼阁连成一片,素有“琼台胜景”之称。历史上对于犯事大臣多有唐宋贬谪海南,明清流放宁古塔的说法,唐宋名臣何以多贬海南呢?其实并不奇怪,在唐宋时,海南无论是叫儋州还是崖州,都是边远偏僻,蛮荒险峻之地,相比中原的富庶,这里戴罪立功的艰辛都令人谈之色变,加之琼州海峡在古代时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天垫,风高浪急,流放者在统治阶层眼里,都是要冒着九死一生危险才能抵达的,从精神上消灭不了你,就从肉体上摧残,可见古代皇权的残酷,至于苏东坡这样的另类,苦亦乐,乐亦乐,那也叫统治阶层无计可施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初期就曾立下国策,不擅杀文人士大夫,尤其是犯颜直谏的言官,所以除非大臣们有犯上作乱叛国的必杀之罪,一般是能保得住脑袋上吃饭的家伙的,宋朝的官员胆子都很大,敢于直疏国政,与此亦不无关系。而观宋之名臣,少有不几起几落的,至于欧阳修、王安石以及苏轼之类性情中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均数次三番沉浮于政治舞台,至于多次被贬谪,那更是家常便饭了。后来到了南宋,版图就只剩下了那一点点了,实为历史上最憋屈的朝代,海南已是南宋小朝廷所能抵达的最偏远地方了,如此一来,反倒成全了海南流放史上璀璨的名臣贤相了。 纵观历朝历代,相对来说宋朝是对文人大夫最为宽厚包容的时代,除非是作乱叛国的必杀之罪,其他罪名宋太祖都不会置于死地。海南的历史还是颇有趣的,海南人把曾经到过海南戍边的名人一网打尽,刻石为碑,生生留下了今人欲说还休的沧桑和历史无以复加的厚重感。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九层妖楼真实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九层妖楼就是位于青海的血渭一号大墓,因正面看像一个“金”字,所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九层妖楼长宽高都很惊人,据计算,修这样的大墓需一万人修建一年以上。关于这座古墓的在当地藏族人之间流传着不吉利的传说,认为是“有妖怪的高楼”,并

  • 古代赘婿有继承权吗?宋元时期赘婿财产继承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众所周知“赘婿”就是“倒插门”的女婿,不论古今,他们的地位都不是很高,那么在古代赘婿有继承权吗?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一、赘婿的由来1.春秋时期的赘婿记载“赘”这个字在古代是有文字解说的“以物

  • 蒋介石为何总是时常以光头示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我们在这里回首,依稀记得毛主席的挥斥方遒,记得蒋介石的嚣张,他那光头的样子是大家最有印象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他光头的秘密。蒋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中国近代史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民国陆军特级上将,生于浙江奉

  • 国民政府的国玺现在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国玺是封建王朝的帝王在国家大典、重大政事及交换国书时使用的印章,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中华民国是结束两千多年帝制后诞生的国家,有没有国玺?如果有国玺,那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1927年4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在南京召开。参加者有蒋介石、柏文蔚、吴敬恒、张人杰、甘乃光、陈果夫、胡汉民、李

  • 张灵甫杀妻案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34年,四川广元17岁的姑娘吴海兰,经人介绍嫁给了在此驻防的国军上校团长张灵甫。1935年冬从战场回到家中的张灵甫,一枪击毙正在为他准备包饺子的妻子吴海兰。而此时他们已有一女。张灵甫连妻子尸体也不收拾掩埋,便返回了部队。事后,张灵甫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实际上在监狱也就住了一年就被特赦,之后平步青云

  • 皇太后孙氏不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孙太后,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初为贵妃,是明宣宗最宠爱的女人。关于孙氏与明英宗的关系,《明史·后妃传》称“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而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明史稿》称孙贵妃“子宫人子”;查

  • 刘备皇叔身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读《三国演义》原著,你会看到一个情节,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投在曹操帐下。曹操是东汉丞相,刘备因此得见汉献帝。 “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是汉献帝查家谱,查出刘备是族

  •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 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封鲁国公。建德元年四月癸巳,高祖亲告庙,冠于阼阶,立为皇太子。宣政元年六月丁酉,高祖崩。戊戌,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癸丑,岁星、荧惑、太白

  • 隋文帝立储杨广是否真的好于原太子杨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由于独孤皇后的挑拨,宰相高熲被隋文帝革职为民,这使得太子失去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改立太子的机会终于到了。可是,太子杨勇虽然不讨父母喜欢,但毕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废黜的事情会如何进行呢?可以说隋文帝找到了太子的各种罪状,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当隋文帝把自己改立太子的想法公之于众的时候,得到的回应却很让

  • 宋真宗如何自导自演进行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一天,宋真宗召集大小官员开会,说:“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我家出了一件怪事儿。半夜里,我正要睡觉,突然卧室内大放光明。光焰之中出现一个降紫色长袍的神仙哥哥。丫对我说,赶快在正殿修建黄箓道场,来年一月,上天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切记切记,天机不可泄露。我爬起来时,神仙哥哥已经不见了。我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