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

神龙政变前武则天真的想传位给李显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4/2/16 19:56:25

武则天早在临死前,其实就已经想通了,与其死了排位被扔出宗庙,还不如把皇位传给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李显

李显的确够不争气的,第一次登基就提拔自己的外戚力量,结果被武则天给废了。第二次登基把大权都给了韦后和上官婉儿,结果导致自己失去权力之后,被老婆女儿给毒死了。

这么一个人,肯定是不会进入武则天继承人的考虑范围的。那么武则天为什么会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选择让李显登基呢?

82岁的武则天已经是老朽,经不起张柬之这帮人的折腾。

要说武则天完全是主动传位给李显,那么神龙政变这些主角儿肯定是不会答应的。因为神龙政变的主要作用就是夺取武则天的权力,改立唐中宗李显为皇帝。

并且覆灭武周王朝,重造李唐江山。这场政变的主角儿是宰相张柬之、前任宰相姚崇等人作为领导,各路御林军将领为其开路。

最终成功逼迫武则天下岗,李显再次登上皇位。这一次政变并没有多少流血事件发生,被杀的只有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俩兄弟。

本身政变的由头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诛杀他们以后,张柬之觉得还不过瘾,又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武则天已经无人可以依靠。

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副众望。”太子曰:“凶竖诚当夷灭,然上体不安,得无惊怛!诸公更为后图。”李湛曰:“诸将相不顾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纳之鼎镬乎!请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资治通鉴》

所以张柬之带着人马冲到了武则天的住处,将武则天拉下神坛。逼迫武则天传位给李显,由此可见,武则天从始至终,并没有真正表态。

她是否真的愿意将皇位传给李显,从神龙政变中,我们完全看不出来。因为政变的直接结果是导致李显登基,而政变中武则天的态度,丝毫没有体现出来。

武则天当时已经82岁了,她的男宠们也都被张柬之给诛杀了,这个时候让武则天拿什么跟张柬之和御林军斗呢?

其实大家就是看武则天老的不中用了,所以纷纷更换门庭。这场政变中,哪有什么真正的忠臣,全都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罢了。

狄仁杰对武则天的影响,或许改变过武则天的想法。

狄仁杰一直以来都是武则天时期最重要的大臣,就连武则天本人,对狄仁杰也是恭敬有礼。因为狄仁杰是一个是非分明的人,谁来做皇帝并不重要,能够保证国家稳定,那这个皇帝就是好皇帝。

狄仁杰肯定是做出过分析,武三思登基能够保证国家稳定吗?他是武则天侄儿,跟武则天有血缘关系,在朝中也是权倾一时。

可是武三思不是李家的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服众。他登基以后,一方面会再次引发李家人的反对,必然又是一场血腥的屠杀。另一方面忠于李家的那些人也会伺机而动,总之武三思上台,李唐江山必然千疮百孔。

所以狄仁杰认为,只有李显登基,才能稳住国家内政。他是李家子孙,又是武则天的儿子。不管是武则天的忠臣还是李家的忠臣,对李显都不会有任何冒犯之心。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资治通鉴》

只是李显的能力也不行,跟武则天比起来,在座的各位,都没有胜任皇位的可能。只能说狄仁杰是权衡再三以后,觉得选择李显是最佳方案了。

所以狄仁杰告诉武则天,如果选侄子做皇帝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从古至今,没听说过侄儿会把姑姑供奉在宗庙之中祭拜的。

武则天恍然大悟,她认为自己死后,也必须要得到后人的祭拜,这么一来,选择李显做皇帝,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所以李显被召回,重新做了8年皇太子。

神龙政变,或许就是一个争宠的笑话。

从狄仁杰对武则天的影响来看,武则天的确有传位给李显的想法。而且武则天也付诸实践,将李显立为了皇太子。

那神龙政变这是要干嘛?难道没有这场政变,武则天就会改立武三思做皇帝了吗?光靠张易之张昌宗俩兄弟,真的可以改变李唐江山的未来?

我觉得并不能,只能说这两位男宠当时掌握着宫中部分禁卫军,可是他们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李显始终是皇太子,始终有资格继承皇位,没有任何明诏是让武三思登基的。

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件事了,神龙政变是为了什么?唐中宗李显事后为什要打击帮助他上位的五位功臣呢?

同皎扶抱太子上马,从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柬之等斩易之、昌宗于庑下,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问曰:“乱者谁邪?”对曰:“张易之、昌守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太后见太子曰:“乃汝邪?小子既诛,可还东宫。”---《资治通鉴》

这并不是贬低张柬之等人的为人,而是我发现,张柬之就算不发动神龙政变,也不会改变历史。这场政变唯一改变的,其实只有他们几个人的命运。

在神龙政变过后,武则天宣布禅让大位给李显,而李显为了彰显这些功臣的功劳,将其中五位主要领导者封为了王爵。比如说张柬之就是汉阳郡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郡王。

可是这些人在不久之后,全部被贬谪到了外地,有些甚至被一撸到底,什么官职都没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就是李显的能力所在。

总结:李显从来不是个废人,只是被周围的强人给弱化了。

李显掌权以后,十分清楚神龙政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极有可能不是武则天亲自选定的接班人。就算他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现在也失去了这种名正言顺。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这五位所谓的帮助他夺位的功臣,所带给他的。这五位功臣表面上对李唐王朝那叫一个忠心,实际上却为自己赢得了拥立之功。

李显恨透了这五个人,可是在表面上还要将他们各种嘉奖。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李显不会让他们真的凭借拥立之功就夺取朝政大权。

这一出手,便将这些所谓的功臣,全都给赶出了朝堂。对于神龙政变的定性,其实自古以来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只是我的一种看法罢了。

张柬之的为人我们不清楚,可是政治手段比较低级。李隆基登基以后,将排挤张柬之等人的罪责,全都赖给了武三思和韦后,其实这是不对的。李显真的就那么没用吗?李显当时已经死了,历史就随李隆基怎么书写了。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乾隆培真的养专门盘核桃的太监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一个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到底如何,其实是很难说的,可能任何一个观点都会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比如有人说,乾隆曾经养过一些专门为他盘核桃的太监,说的煞有介事,用了很多看上去很专业的词汇,而这些恰好又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可能真的相信了。但也有人指出,这明明就是骗人的,同样也用了很多例子来进行反驳。那

  • 周天子真的被日全食吓到迁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自古以来,迁都对于国家统治都有着重大意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摆脱拓跋氏军事贵族的牵制;九世之乱中商王频繁迁都也大都由于水患或者其他自然灾害。然而在西周时期,却有一位君王因日全食而终日惶惶不安,最后还大兴土木迁都槐里。没想到迁都之后仍然灾祸不断,这位君王整日生活在忧惧之中,他就是西周第七代天子周

  • 世界三大狭长国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狭长肯定是指国土面积的“狭长”,狭长国家在战争来临,如果首尾不能相顾,最容易“拦腰斩断”。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狭长国家吗?我们可以从地理上比较一下,看世界上哪些国家的故土最狭长,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三大狭长国家吧!世界上最狭长国家——智利。狭长指数★★★★★海岸线一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

  • 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皇帝朱由检心中的惶恐和绝望无法用文字描述。李自成的大顺军已将北京团团围住,崇祯帝没兵没钱,急得团团转但计无所出。三月十九日子时,在位17年的朱由检登上煤山,以发覆面,上吊自杀,时年34岁。国君死社稷,令人唏嘘。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是怎么度过的呢?相关记述颇为丰富,我们

  • 吕雉在世的时候为什么诸侯都不敢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皇后",这一属于女性的普天之下最尊贵的宝座,始于吕后。"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人彘",这种印证了"最毒妇人心"的酷刑,始见于吕后……作为无数现象的开创者,吕雉身上有着太多的"不合常理"。然而正是因为她开拓者的独特身份,所以一切的"不合常理",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理

  • 2022年02月0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 。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

  • 唐顺宗为何在位不到两百日就被迫禅位于皇太子李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旧唐书·本纪·卷十四》记载:“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讳纯,顺宗长子也,母曰庄宪王太后。大历十三年二月生 于长安之东内。六七岁时,德宗抱置膝上,问曰:‘汝谁子,在吾怀?对曰: ‘是第三天子。德宗异而怜之。贞元四年六月,封广陵王。顺宗即位之年

  • 在魏延和杨仪的内斗中,为何蜀汉朝臣一致支持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建兴十二年(234年),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薨逝于五丈原。诸葛武侯薨逝后,征西大将军魏延和丞相长史杨仪这两大蜀汉重臣之间爆发内斗,最终导致魏延被杀并夷灭三族。小说《三国演义》说魏延“脑有反骨”,将内斗的责任算在魏延头上。不过在史书记载中,魏延和杨仪的这场内斗纯粹是因为个人恩怨而

  • 项羽在分封诸侯王时 为何要把汉中地区封给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汉元年(前206年),刘邦、项羽先后进入关中,秦朝灭亡。灭秦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在全天下分封了十八位诸侯王,毁掉了秦始皇的统一成果。而在这十八位诸侯王中,项羽最不放心便是鸿门宴后与其关系公开恶化的刘邦。因此如何压制刘邦,就成为项羽在分封诸侯王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可是在经过一番考虑后,项羽却把被称

  • 古代妃子是怎么侍寝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说到古代的皇上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同房,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毕竟对于这些事情都是未知的。那么再古代,妃子都是怎么侍寝皇上的呢?是有特点的规矩呢?还是说又具体的步骤。着实是让人浮想联翩啊,下面就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妃子是怎么侍寝皇上的吧!皇帝与妃嫔行房,程序则复杂一点。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