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喝酒为何要温热?古代的温酒器样式介绍

古人喝酒为何要温热?古代的温酒器样式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04 更新时间:2024/1/3 12:51:43

中国的酒文化是悠久而精深的,且酒常常与美人英雄诗人相挂钩。酒壮英雄胆,古人爱喝酒但与今人大不同的是古人喜欢喝温酒,但凡三国人物喝酒时,都要“煮酒”或“温酒”,即使在两军对垒的危急时刻,曹操关羽的“壮胆酒”,也都是热的。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喝温酒。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同时,经过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此外,温酒还有加热灭菌的功能。 因为常常要温酒,便有了专门用来温酒的温酒器。关于温酒器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汉代,人们把这种温酒器叫“樽”,直到唐代,李白仍在他的诗中吟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由于气候原因,三国时期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略有不同。 南方人用一种极为雅致有趣的酒杯喝酒。据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三国曹魏时代,郑公悫及其幕僚们发明了一种碧筒饮。所谓碧筒饮,就是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再将叶心捅破,使茎叶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酒香夹裹着莲香,实在是香冷美妙的天然饮品。 受碧筒饮的影响,唐宋的能工巧匠,用金、银、玉、瓷、琥珀等质材,模仿荷叶的形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酒杯,世称“荷叶杯”。 魏晋不愧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除了充满想象力的碧筒饮,更有巧夺天工的鹦鹉螺杯。

现藏南京博物馆的鹦鹉螺杯,高10.2厘米,宽13.3厘米,敞口外撇,纯粹依照鹦鹉螺壳的自然形态制成。看上去,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鹦鹉,转过头来梳理自己的羽毛,又像是把头插入翅中酣然睡去的鸟儿。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鹦鹉螺杯。鹦鹉螺产自印度尼西亚的深海和中国的南方海域,它外形美丽,数量稀少,是极其珍贵的物种,迄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历史,有“活化石”之称。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只鹦鹉螺杯不仅美丽非凡,还有藏酒的妙用。原来,鹦鹉螺壳内有许多隔层,隔层间有小孔相通,倒酒时,酒从小孔流入每个隔层中,使人不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形中,为那些不擅饮酒的人提供了藏酒的机妙。 因其自然天成的美丽,鹦鹉螺杯在历史上享有盛誉,骆宾王的“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李白的“鸬鹚勺,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都是对鹦鹉螺杯的赞美。 而在北方,人们更喜欢用可以温酒的铜酒樽。曹植的《七》诗:“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写的就是铜酒樽温酒,那热气腾腾的景象。但,为什么“浮蚁鼎沸”呢? 原来,三国时期,以蒸馏法造酒的技术尚未发明,人们饮用的,一般是用黍或大米酿成的酒。这样酿出的酒,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的糟沫。文人墨客便把这层糟沫,称为“浮蚁”或“绿蚁”。诗中的“浮蚁”,指的就是酒糟。

说到酿酒方法,还有曹操的一份功劳。东汉末期,曹操发现家乡一位已故县令的家酿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便将此方献给了汉献帝。后来,这种家酿法成为酿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 倡导了家酿法的曹操,在青梅煮酒之后,横槊赋诗,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绝唱。当历史的烟云散尽,诗人的吟唱远去,铜酒樽、碧筒饮、鹦鹉螺杯,一件件与酒有关的文化符号,又将我们带回那个到处是酒香、到处见英雄的年代。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女鬼”比“男鬼”更常见 女鬼形象如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文学中就有“女鬼”形象的出现,即便到今日,影视中鬼形象几乎都是女鬼,仔细想来,似乎一谈到鬼,我们心中都生出女鬼的形象来,究竟为何女鬼会比男鬼更为常见呢? 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女鬼,除了是文人抒发对于现实社会不满、对科举考试的不公外,其中也流露出中国儒家社会的传统。自古以来女

  • 古代如何选美? 古代选美标准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审美标准因时而异,什么样子的才是美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美的事物总是不会被人忽视,中国作为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 在古代

  • 福康安真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延禧攻略》把清朝被遗忘的世家从坟墓里挖了出来。傅恒的家族从满清入关前就是满族的权贵,其祖父米思翰更和明珠等人因为支持康熙撤藩而平步青云。乾隆与傅恒的关系很亲密,主要原因是傅恒是乾隆孝贤皇后的弟弟,而且本身也有一定的能力。乾隆正史中的傅恒作为乾隆的小舅子,一直是乾隆的亲信兼救火队长。从乾隆五年担任乾

  • 明朝后期江南奴变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黑格尔用“主奴辩证法”概括以往的一切政治关系。明确指出基于强力之上的主奴关系必然随着主奴力量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明朝江南的奴变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只要奴隶联合起来,原先的主人将沦为奴隶。图1江南各府地图明末农民起义四起,新的王朝清王朝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实际上处

  • 永嘉之乱和八王之乱关系如何?永嘉之乱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永嘉之乱和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政治动乱,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起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动乱的历史背景。永嘉之乱发生在公元317年至323年间,当时晋朝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导致了各地的起义和战乱。而八王之乱则发生

  • 轻功是真的还是假的?水上轻功真的能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轻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过这个功夫?小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个武侠梦,幻想着自己能够飞檐走壁,虽然知道这都是电视剧里杜撰出来的,但是这种出神入化的轻功,却是每个武术爱好者都梦寐以求的!那么说到这里,真正的轻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来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一下。轻功是真的还是假

  • 古人为什么寿命都不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古人,如今我们了解古人大都是在课本上,或者是一些影视剧里,众所周知古代的人寿命都很短,要活到百岁以上的就算是十分高龄的了,那么要说这古人的寿命究竟有多短呢?其实有专家做过精确的统计,得到的结果可以说令人咂舌!说到这里,你知道古人为什么寿命这么短吗?接下来我们来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一下。古人为什么寿

  • 古人最多能活到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了!据统计我国平均寿命达到了七十多岁,而且还有很多上百岁的老人,很多人可能觉得平均寿命七十多岁不算长,但其实民国时期平均寿命才只有三十五岁左右,越往前越少,那么古人一般能活多少岁呢?接下来我们来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一下古人一般能活多少岁呢,记得收藏。

  • 古代的庶出和嫡出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古人常言道:“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很多人应该都在影视剧里看到了庶出和嫡出人物的差距,在古代人们的身份都被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从《红楼梦》贾政的两儿子身上,我们就能看到庶出和嫡出的区别了,那么古代庶出和嫡出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我们来通过本文详细的了解一

  • 蔡伦是如何改进造纸术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一、引言 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然而,在古代,造纸术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那么,是谁改进了造纸术呢?答案就是汉朝宦官蔡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伟大贡献。二、历史背景造纸术最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它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