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有“免死金牌”吗

明朝有“免死金牌”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33 更新时间:2024/1/19 15:58:38

民间俗称的“免死牌”,实为史书称之的“丹书铁券”。此物最早见于《楚汉春秋》(西汉陆贾著,其书已佚,《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高帝初封侯者,皆赐丹书铁券”),《汉书·高帝纪》则称“丹书铁契”,应是同一物件的不同叫法。当时的铭文为“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自汉后,“丹书铁券”历代相传,几乎每朝每代都有。“铁券”最初于券面阴刻,然后用丹砂填之,故称“丹书铁契”。梁时以银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也称“铁券”为“金书铁券”。

明代也不例外。明代功臣封爵皆赐铁券。铁券形制如同瓦状,分为七个等级,公为二等,侯为三等,伯为二等,大小尺寸随着等级差别各有不同。铁券外面雕刻该人的履历蒙恩的次数,对其功绩有详尽的记载,里面刻有免罪减禄的次数,用来提醒防备再犯过错,每个字都用金子镶嵌。每副铁券各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颁给功臣,右半收藏内廷府库,有事就将铁券左右勘合,以作为凭据。

据《明史·舆服志四》载:“功臣铁券:洪武二年,太祖欲封功臣,议为铁券,而未有定制。或言台州民钱允一有家藏吴越王镠唐赐铁券,遂遣使取之,因其式而损益焉。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焉。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公: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侯: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耿炳文、陈德、郭子兴、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鐸、硃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二十五年,改制铁券,赐公傅友德,侯王弼、耿炳文、郭英及故公徐达、李文忠,侯吴杰、沐英,凡八家。永乐初,靖难功臣亦有赐者。”

后来,笔者读到一篇文章,加深了对明朝“免死金牌”的认识。文章内容大致如下: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十一日 ,明太祖朱元璋临御奉天殿,皇太子、诸王侍从左右,丞相率领文武百官排列在丹陛左右。明太祖亲自确定功臣名次,大封开国功臣。西平县蔡寨乡冯老庄始祖冯诚父冯国用,追封为郢国公,叔冯胜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同参军国事,封宋国公,食禄三千石,赐铁券。其文曰:“朕闻历代开创之君,必有亲同骨肉痛若肢体之将,使之周旋左右,出入以防奸诈,遂得保全起身,施行造化,以有天下。既是而观,其功不小。朕自渡淮江以来,尔兄冯国用实典亲军,导从有方,动合古道。俄而膺疾长逝,眹念其劳,追封为郢国公。悯其子幼 ,又以尔胜继之。尔胜十余年间,居京师则除肘腋之患,历征战则建爪牙之功。敌犯龙江,帅军兵而大挫群寇;副将北伐,屡克捷而平定中原。宣力内外,佐成混一。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朕本疏愚,皆尊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於戏!尔以忠诚,夙夜事朕 ,累除奸恶、爵禄之赏,由尔勋劳而致。尚其日慎一日,持守高盈,训及子孙,保于家世。”

洪武二十八年(1395)二月,明太祖赐毒酒毒死冯胜,冯胜诸子不得封而四处逃亡。铁券自然传给了冯诚。

建文元年(1399)七月初五,燕王朱棣举兵反,史称靖难。时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冯诚不忍仕,遂携铁券出走。初隐巫夔,后隐西平,铁券就成为了冯氏家族的传家之宝。

看来,“免死金牌”并没有真正使得它的主人冯胜免死,皇帝想你死时,还是必须得死,免死不过是个从前笼络大臣的手段而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1、仓皇入缅甸,南明皇帝遭盘查明崇祯政权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南方的明朝旧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勤王”,先后拥立了四个明室后裔,史称“南明”,但在清军的打击下,福王朱由崧、鲁王朱以海、唐王朱韦键的复明行动很快失败了。顺治三年(1646年)末,桂王朱由榔

  • 武则天出身于怎样的家庭?武则天入宫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武则天的家族世代经商,十分富裕,她的祖父武华据说曾担任隋朝的东都丞,父亲武士彟则在隋朝大业年间经营木材生意。隋炀帝继位后,想要迁都洛阳,便在洛阳大兴土木,武士彟作为木材商人参与了洛阳城的营建事业。据说在此期间,武士彟曾得罪了负责东都营建的司空杨素,好在他热衷于社交,得到杨雄、牛宏等人的庇护而免祸。当

  • 古人为什么让奶妈喂养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古装影视剧中总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在嫔妃生下龙种之后,这些皇子公主就会被抱到奶娘身边喂养。 可明明刚生育过后的后妃也是具备哺乳的能力的,可为什么皇帝不让她们亲自喂养呢?维持美貌,留住帝心由于封建时期是属于男权主义的天下,女性地位极低,若有幸能被一朝选入皇宫,就是极大的殊荣,因为皇帝是天下权势最大的人,

  • 明朝后期万历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历经上千年,出现了许多朝代更迭,其中有许多的明君治世。历史学家把古代出现社会繁荣发展政治和平稳定的时期用皇帝所在的年号统称为某某兴。万历中兴就是明朝万历年间出现的社会繁荣发展时期。这里简要介绍下万历中兴背景。明朝皇帝明穆宗去世于1572年,他死后太子继位因此年号改为万历。父皇去世前往

  • 配享太庙有哪些好处?什么样的臣子可以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影视剧里经常说的“配享太庙”是什么意思?配享太庙有哪些好处?什么样的臣子可以配享太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太庙不是庙别看太庙有个庙字,可它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和尚寺庙,这个庙里没有和尚念经,也没有供奉佛祖神像。太

  • 孙中山革命经费的六个来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中国的革命,绝非孙先生一人能够完成,若无这千千万万弄潮儿,绝不会有百年前的大巨变。虽然比不过康有为的骗钱能力,但孙中山还是很能筹款的。1、李鸿章那借来五万两义和拳乱,孙中山谋求与李鸿章合作,便运动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没想到李鸿章表示可以接触,但孙中山当时早已定好起义方针,虽然“颇不信李鸿

  • 司马迁及其女婿与外孙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司马迁仅仅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被处宫刑;其女婿杨敞因“素谨畏事,不敢言”,却受惊吓而亡;其外孙杨恽仅仅因为一封发牢骚的信而被判腰斩。历经三朝,司马迁和外孙因敢言获罪,女婿则因不敢言也不得善终,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司马迁被处宫刑的事大家都十分熟悉了,故不赘述。在这里只说说其女婿杨敞

  • 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

  • 西汉名将周亚夫严格治军队的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汉文帝即位之后,跟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的政策,双方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奸的挑拨,跟汉朝绝了交。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军臣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治所在今西榆林东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边境的烽火台都放起烽火来报警,远远近近的

  • 汉献帝一生都被人当做傀儡他最恨哪个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汉献帝的一生经历了颠沛流离的苦难。他先是被董卓任为皇帝,但实则是被人摆布。后来,他又被曹操挟持,用他的名义号令诸侯。不过,即使被这两个汉贼摆布,献帝内心真正痛恨的却不是他们,最让他痛恨的汉贼应该是李傕!为什么小编会这么说呢?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董卓被描述为一个蛮横粗鲁的大胖子。他攻下京城后,废黜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