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故事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4/2/6 6:21:15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其实是一个成语,我们知道,成语的背后都是有一个历史故事的,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总结出来一个简短的话语,可以用来警示后人。那么,这个八个字的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又是什么人,这个成语又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道理呢?

出自 《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原文是:初,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原指财宝能致祸。 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奔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在这段故事中,虞叔因为担心贪图财宝招来祸患,所以,把宝玉献出去了;但是,虞公得到了宝玉仍不知满足,最终因为贪得无厌而引来灾祸。

我们可以看到,《左传》的意思是,自己不要贪图财宝,可以免祸,但是,绝对不是说毫无原则地把自己的所有财宝都送给别人;别人如果贪图财宝,也许一开始能得逞,但是,如果不知满足,也就必然招来祸患。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怀才其罪”,甚至“怀色其罪”等等。

财宝、才华、美貌本身都没有罪过,然而心术不正的人总是想要摧毁或者抢夺。所以如果你怀壁、怀才、怀色等等,应该像虞叔后来对待虞公那样把那些觊觎你的人打跑。

相似的一句话是《周易·系辞上传》中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张尔岐先生说:“如慢藏而不知防者,是教人使盗;冶容而好自炫者,是教人以淫,何莫非自致哉!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时候你犯了上位者的忌讳不是因为你有罪,仅仅是因为你拥有碧玉而已,历史上因此而亡的人不在少数,和氏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有时候人得学会取舍,不过也有很无奈的时候,身为臣子,特别是在古代,一般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生命,鱼俱罗就是这样一个人。

鱼姓其实很少见,鱼俱罗二十岁的时候加入了禁卫军,据说此人身高八尺,天生神勇,声音惊人,凭借着天生的优势,升官也是非常的容易,一直到当上了大都督,鱼俱罗当官是在隋文帝时期,当时的杨广还只是晋王,鱼俱罗从那时就跟着杨广平定了陈朝,还因此立下大功被封为开府。

第二年,鱼俱罗又和杨素一起平定了沈玄懀、高智慧的叛乱,因此接连升官,可惜母亲病逝,鱼俱罗不得不丁忧守孝三年,只不过鱼俱罗运气好,回乡路上遇到杨素,而恰好杨素正在率兵攻打突厥,鱼俱罗和杨素一起打过仗,杨素对于鱼俱罗的才能十分的认可,于是上书请求隋文帝特许鱼俱罗随军出征,隋文帝批准,而鱼俱罗不负众望,上了战场之后表现神勇,杀的突厥人落花流水,给突厥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从此以后再不敢侵犯隋朝边境,而鱼俱罗也因此战功赫赫,被封为柱国和丰州总管。

隋文帝其实十分重用鱼俱罗,虽然鱼俱罗生了一双重瞳,在古代,重瞳是能够代表天子的象征,只不过隋文帝杨坚并不在意,十分大度,可惜到了杨广身上这种大度就荡然无存,再加上鱼俱罗的弟弟鱼赞一直拖后腿,鱼赞是鱼俱罗的弟弟,和鱼俱罗不一样的是,鱼赞生性凶残,时不时的就虐待部下,手段十分残忍,这样的性子注定要被送进监狱,只不过鱼赞早年跟随杨广,杨广对于自己人多少还是有点良心,不忍下手,但又忍不住迁怒到鱼俱罗身上,并让鱼俱罗好好管教这个弟弟。

鱼赞最终还是因为害怕而自杀,隋炀帝小人之心担心鱼俱罗可能会因此心生其他想法,打算眼不见为净,就将鱼俱罗调到安州去当刺史,而鱼俱罗却没有多想,回到京城还给隋炀帝带了许多宝物,可惜隋炀帝不肯接受,而鱼俱罗的悲剧就出现了,按理说这样一大批宝物进献不成那就一定要好好处理,不然很容易遭来杀身之祸,鱼俱罗想着皇帝不肯要,运回赵郡又非常麻烦,就打算将这批宝物送给权贵。

大概鱼俱罗还没有意识到给权贵送礼代表着什么,御史一到折子上去,弹劾鱼俱罗结党营私,这个罪名就大了,要说鱼俱罗就该将这些宝物以皇帝的名义捐献给贫民还什么事都没有,偏偏送给权贵被弹劾,隋炀帝一怒之下就将鱼俱罗除名,还是后来飞山蛮乱作乱,鱼俱罗这才又有了立功的机会,可惜鱼俱罗大概运气用完,虽然鱼俱罗屡战屡胜,但是贼子也像野草一样烧不尽,灭了一批又一批。

而鱼俱罗因为长期在外作战,许久未和家人团聚,便名人悄悄带到自己身边,结果就被隋炀帝发现,隋炀帝想着这恐怕要造反吧才会暗中将亲人接走,再加上小心眼的隋炀帝早就因为鱼俱罗的一双重瞳不待见他了,前有鱼俱罗结交权贵,后有鱼俱罗暗中接走亲人,隋炀帝脑洞大开觉得这人肯定是要造反,因此直接下令处死鱼俱罗,一代名将就此毁在心胸狭小的皇帝手中,实在令人唏嘘。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朱允炆下落之谜,建文帝朱允炆真的活了100多岁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史籍上的记载,朱允炆最后也是下落不明,相传朱棣为此动用了不少力量寻找朱允炆,甚至大家都熟悉的郑和下西洋,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寻找朱允炆,但是结果显然都是没有下文。民间有一种说法,称朱允炆其实并没有死,而且还活到了100多岁,因为朱允炆选择剃度出家,所以才没有被朱棣找到。过这种说法还是缺少直接证据,而且朱

  • 荆轲刺秦王故事200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荆轲受燕国太子丹所托,以樊於期之头与督抗地图为饵求见秦国国君。意图刺杀秦君以消解国家灭亡的危机。荆轲易水离别后,决心为之牺牲生命。在大殿之上,荆轲沉着冷静,展开督抗地图的最后,图穷匕见,秦王长剑一时无法拨出,左右卫士在殿堂之下,秦王急起绕柱跑荆轲追不及,又受左右人的干扰,秦王拔出剑斩杀荆轲,荆轲死前

  • 历史上廉颇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廉颇是老死的。廉颇是春秋战国末期赵国的著名将领,和白起、王翦还有李牧并称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在动员283年的时候,廉颇因为率兵攻伐齐国并且取得大胜,占领了齐国的杨晋地区,被封为了上卿。因为他作战勇猛并且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之间,长平之战前期,廉颇采用了固守的方式,成功的抵挡了秦朝军队的进攻。但是在

  • 嫪毐怎么读,历史上真的有嫪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历史上真的有嫪毐。嫪毐[lào ǎi](?―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之母赵姬的男宠。受秦国丞相吕不韦之托,假扮宦官进宫,与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赵姬私通,倍受太后宠信,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私生两子,并自称秦王嬴政的“假父”。帝太后赵姬(?公元前228年):真实姓名失载

  • 历史朝代顺序口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西东汉,三国西东晋。两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宋辽与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国疆土定。黄夏商周春战秦,汉后三国接两晋。南北二朝隋唐五,宋元明清依次轮。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

  •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

  • 禄山之爪的典故由来,禄山之爪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禄山之爪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有野心的人,禄山之爪和安禄山还有一些联系,下面看看怎么回事。禄山之爪其实就是安禄山在拜了杨玉环为干娘之后,就可以经常性的出入后宫了,和杨贵妃闹得非常的开心,既然是干娘那就得按习俗来,什么“洗三”啊,什么吃奶都得走一遍,安禄山有一次就叫唤要吃奶。结果

  • 糖瓜粘是什么东西,糖瓜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1、糖瓜粘是什么东西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2、糖瓜的历史旧时,每当腊月

  • 芈月与秦始皇嬴政关系,芈月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芈月嬴政双方的关系图,一看就知道。芈月与秦始皇嬴政关系揭秘。相信对于“祖宗十八代”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那么,这十八代究竟是哪十八代呢?我们平常所说的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这十八个辈分从小到大分别为:耳、云、仍、晜、来、玄、曾

  • 二月二为什么要理发,二月二要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二月二理发的现实原因“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从古至今中国人在过年节前都有理发的习俗。春节前剃的头发,长了一个多月,到了二月二,也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了。而且正月想理发剃头,理发店也不一定会开门,人家剃头匠、理发师也要休息过年。尤其古代,剃头师傅整个正月都会出于歇业状态,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