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怎么死的,历史上吕不韦真正的死因

吕不韦怎么死的,历史上吕不韦真正的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80 更新时间:2024/1/22 1:30:22

吕不韦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一个功臣了,尤其对于嬴政来说,如果没有吕不韦,嬴异人或许不会当上秦王,自然也就没有嬴政什么事了,秦国王位继承人或许另有其人,而秦国能否统一也和君主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过吕不韦成了丞相之后,所作所为对于秦国或许有好处,但是对于嬴政来说却不是那么回事了,吕不韦最终被贬,自己也是选择了自杀。那吕不韦死在了什么地方,他的墓又在哪里呢?

1、吕不韦怎么死的

公元前238年,当秦王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典礼时,嫪毐知道自己与太后的秽行及叛乱的图谋己被发现,于是趁咸阳空虚发动叛乱,利用太后的玉玺调兵。可是秦王政早有准备,嫪毐的叛军还没出咸阳,就遇到由雍城开来的秦军。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嫪毐被车裂于东门之外,并被灭了九族。太后则被减了俸禄,收回玺印,软禁在最远的雍宫域阳宫中。

公元前237年,在嫪毐叛乱势力被镇压下去,吕不韦集团的势力尚未被触动之际,秦国又发现了奸细。秦国一直未察觉韩国派来的水工郑国,是来执行 疲秦计划的。郑国人秦修水渠,乃是韩国借修渠企图在经济上拖垮秦国的阴谋。于是秦王发出逐客令,下令限期将秦国内所有外来宾客驱逐出境。当时李斯力阻秦王逐客,上奏了一篇《谏逐客书》,指出逐客的危险结果,后被秦王政接受而撤销 逐客令。

公元前237年农历十月,秦王政下令: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等到后来,齐人茅焦劝说秦王到雍宫将太后迎接回咸阳,而将吕不韦遣发到河南的封地去了。

吕不韦在河南封地时,并未韬光养晦,而是广交宾客,各国诸侯使者络绎不绝,去拜访他。秦王政害怕他叛乱,便把他发配到蜀地,并写信斥责他。受到威胁的吕不韦害怕被杀,于是饮鸠自杀了。

2、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在异人死后,嬴政继位成为秦王。而吕不韦因为在异人时的关系,在秦国的权利很大。嬴政的母亲赵姬是一个极其荒淫的人,吕不韦为了讨好赵姬。将一个叫做嫪毐的人介绍给了赵姬。赵姬极其喜爱嫪毐,并于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并自称是秦王嬴政的假父,就这样吕不韦一直把持这朝堂。

嫪毐进宫,介绍人就是相国吕不韦。赢政父亲秦庄襄王死时才35岁,赢政12岁,赵姬不到30岁。吕不韦故意在赵姬耳边说嫪毐男性生殖器如何如何,色诱年轻守寡的赵姬。又安排嫪毐扒光胡须,买通专门给嫪毐做阉割手术的公公,把一个假太监嫪毐送进了赵姬宫里。嫪毐叛乱,吕不韦脱不了干系。

而秦王也想杀掉吕不韦,但他因为侍奉先王有功又有诸多宾客为他求情,所以秦王就没有杀他。秦王十年,吕不韦被免去了相国的职务,并将其赶出咸阳。赢政12岁继位。而且吕不韦看着他长大、亲政,最清楚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以吕不韦的商人的精明,一定知道与其流放蜀地,半路某个荒山野岭上被人杀,而且一家老小也可能一起被人杀了,不如在家自杀,还能给后人一线生机。

嬴政担心吕不韦内外勾结,发动变乱,于是再次下令将吕不韦迁往蜀地,试图割断吕不韦与山东六国、自己封地以及故吏、宾客之间的联系。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赢政亲自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书信,上面写道:“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与其家属徙处蜀。”从态度上很明确向吕不韦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于是,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逼到绝路。

3、吕不韦墓在哪里

吕不韦墓,战国时期秦相国吕不韦的墓冢,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公元前235年吕不韦在流放途中自杀。据《史记集解》记载:“吕不韦冢在河南洛阳北邙道西大冢是也。民传言吕母冢。不韦妻先葬,故其冢名吕母也。”吕不韦服毒身死,宾客虽多,但葬埋北邙山匆匆忙忙。即使如此草率,还受到秦王政的追究。民间流传今大冢头村的“吕候冢”,是吕不韦与妻子的合葬墓。总的说来,洛阳成周城一带是吕不韦的最后归宿地,明清《偃师县志》各种版本,都称今首阳山镇大冢头村的大冢是吕不韦墓。

吕不韦生前和死后,和当时的洛阳成周城有很密切的关系。吕不韦封地的官邸,就建筑在今偃师首阳山镇龙虎滩一带。秦亡后,项羽封死十八王之一“河南王申阳”,以及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初都洛阳,他们使用的大都是成周城一带吕不韦封地的建筑群。吕不韦服毒自杀后,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二年,文信候不韦死,窃葬。”又据《史记索隐》说:“其宾客数千人共葬于洛阳北邙山。”《史记集解》皇览曰:“吕不韦冢在河南洛阳北邙道西大冢是也。民传言吕母冢。不韦妻先葬,故其冢名吕母也。”民间流传今大冢头村的“吕候冢”,是吕不韦与妻子的合葬墓。

总的说来,洛阳成周城一带是吕不韦的最后归宿地,明清《偃师县志》各种版本,都称今首阳山镇大冢头村的大冢是吕不韦墓,至今墓冢岿然,使人往往联想到二千年前那一幕幕复杂的政治争斗。据《魏书·地理志》载:阳翟有吕不韦墓,在县西三十里镇峰里三甲,今顺店毛吕、谷水河、眼明寺一带。秦王政十二年(前二三五)吕不韦自思难免秦王诛戮,服毒酒自杀。其宾客舍人“富葬”于洛阳北芒山,今河南偃帅县南祭庄乡大冢村东,有一很大土冢,相传即吕不韦墓。秦王下令,凡参与“窃葬”的宾客舍人,是晋人(指三晋,即韩、赵、魏国)的逐出秦国。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杀青原指什么意思,拍电影常用的杀青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杀青仪式想必很多人也都知道的,这个仪式在很多电影啊,电视剧啊拍完之后都搞这个仪式,其实表面的意思来看的话,就是说影视剧拍完了,做一个结束的仪式了,也就这么简单了,但是杀青这个词不仅仅如此哦,最开始的杀青可并不是这个意思了,那么最初的杀青又指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1、杀青

  • 嬴政的父亲是吕不韦吗,嬴政的父亲到底是不是嬴异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嬴政的父亲到底是不是嬴异人呢?很多人都说是吕不韦,那到底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秦始皇的生父确实是嬴异人,但是古往今来一直有人传闻他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异人是安国君的儿子,因为不得宠,安国君把异人作为人质送到赵国。赵国和秦国经常发生战争,而且赵国的人也很看不起异人,他在赵国的生活非常困窘,

  • 赵太后嫪毐五天不下车是真的吗,嫪毐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进程中,嫪毐是个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他和赵太后之间的丑闻令人震惊。赵太后很年轻时他的丈夫秦庄襄王便去世了,她又不能再嫁,于是便找来一些男宠,其中嫪毐便是赵太后的最爱。根据《史记》上的记载,嫪毐在房事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他曾和赵太后五天不下车,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嫪毐真如此厉害吗?

  • 姚广孝擒龙的故事,姚广孝擒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姚广孝擒龙的故事,说的是姚广孝和龙王一些小纠纷的故事,其真实性还有待考究,但从姚广孝敢和龙王抗衡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过人的胆识。姚广孝擒龙据说,明朝的永乐帝,让姚广孝监督建造北京城,这北京城的选址当然是颇具讲究,当时是召集了几十位风水大师,最后才定下的位置。哪知道这事惹到了龙王爷,应该是龙脉上被修

  • 玉树临风胜潘安是什么意思,潘安之貌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会用“玉树临风胜潘安”这句话来说明一个男子相貌长得极好。为什么男人长得是否帅气、好看要跟潘安相比较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潘安就是一个美男子。那么潘安之貌有多美呢,使得后人要把他作为一个比较对象呢。玉树临风胜潘安玉树临风这是一个成语,简单的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说,人

  • 三更是几点是什么时辰,三更半夜是指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三更半夜的三更是23点至凌晨1点。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另外古人还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

  • 三让徐州的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写的是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陶谦刘备帮助陶乾破曹军,陶谦两次想把徐州让给刘备,但刘备不肯。突然,陶乾病重,无法治愈,临死前,再次提出把徐州让给刘备,说完便扬长而去。于是,刘备便接手了徐州,当上了徐州太守。一让刘备率军在徐州城下与曹军于禁所部小试锋芒,初战告捷,使久被曹军围困的徐州暂时缓解了危机。于是陶谦急令将刘备迎入城内,盛宴

  • 口蜜腹剑的主人公是谁,李林甫口蜜腹剑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口蜜腹剑主人公:李林甫“口蜜腹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这个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唐朝名将侯君集简介生平,唐朝名将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历史悠久,能被历史记住的名将,都是大浪淘沙经得起考验的,那绝对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有赫赫战功的。唐朝的名将多,但是一点也不惨水,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名将侯君集,他就曾经灭了高昌国,这在唐朝的名将中完全不算什么,但侯君集的一生却非常的跌宕起伏,他一生的荣耀于耻辱,用两个字就能总结,谋反。侯君

  • 刮目相看的主人公,关于刮目相看的历史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刮目相看是三国时期的吕蒙。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刮目相看的意思是:很久没见到过这人,今天看到了,就应当立即重新刮目相看招待。刮目相看的前一句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