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崇一生是什么样的,石崇之死是什么原因

石崇一生是什么样的,石崇之死是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40 更新时间:2023/12/23 1:06:39

石崇是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大臣、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根据《晋书》、《世说新语》、《耕桑偶记》等文献的记载,石崇跟人斗富时的表现,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豪”字能表述的。

如《晋书·石崇传》中,记载石家的财富,是这样描述的:“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在石家上一趟厕所,会有十多位美女伺候,帮助入厕者换衣、洗手、洗脸。

在石家饮宴,人手一位美女劝酒,客人不喝,劝酒的美女杀掉,然后再换上一位。

为跟皇帝的舅父比富,石崇交代家人用蜡烛当柴火用,用香料粉刷房屋,用长五十里的丝绸做“步障”,出行时从起点到终点都用丝绸围绕。

且为了表现出自家的奢华、富豪程度,在斗富时,石崇连晋武帝司马炎的面子也不给。

司马炎的舅父斗富斗不过石崇,从司马炎那借来一株二尺高的珊瑚树助阵,石崇见到后,直接砸碎,然后拿出一堆三尺、四尺高的珊瑚树来炫耀。

司马炎一看不行,亲自出马为舅父助威,身穿进口材料做成的衣衫到石崇家,结果,石崇带出来五十名家奴,身上穿的衣衫跟司马炎身上穿的,材料一模一样。

如此炫富,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并奢华度日的石崇,最终没能守住自家的财富。

但搞他的,不是曾在他家落下面子的司马炎,而是司马炎的叔父司马伦及其部下。

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司马伦发动政变,干掉了乱政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暂时掌握住了西晋的政府大权。

石崇属于贾南风一党(贾南风掌权时,石崇巴结上了贾南风的侄子贾谧),因此被罢官。

司马伦的手下孙秀仗着政治斗争胜利者的身份,去石家讨要石崇的宠妾绿珠(石崇被抓时跳楼自杀),被石崇拒绝,恼羞成怒的孙秀劝说司马伦干掉石崇。

石崇被抓时,还认为自己最多不过是流放,但司马伦和孙秀连审判的手续都不要,直接就把石崇拉到法场杀掉了。

石崇被带到法场后,才醒悟过来,司马伦和孙秀要他的命,其实不是为了铲除政敌,而是为了杀掉他后,方便霸占他家的财产,叹曰:“奴辈利吾家财。”

魏晋时期,执行的是“九品中正制”,能成为统治阶级一员的,哪怕只是个知县,背后都是有根脚的。

大家族之间互相联姻,从来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除非是立场严重的政治斗争,一般很少杀人。

石崇不但不经审判被杀,家产还被抢夺一空,完全不留余地,这是比较罕见的。

要是能轻易杀人和抢夺家产,爱财的司马炎就会动手(有大臣批评司马炎:“陛下卖官,钱入私门”,可见他是急需私财的),而不会轮到司马伦。

石崇为何守不住自己的财富?司马炎为何对他家的巨额财富视而不见?司马伦为何能轻易干掉石崇,抢夺其家产后还不用担心反弹?

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是,石家的底蕴不足,崛起才二代,还没有能成为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在遭遇困境时,无人或无盟友为其出头。

石崇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的儿子,石苞在世时,曾做过大司马,以及司徒这样的三公之位,可谓是位高权重。

但石苞有一个缺陷,他出身低微,在当铁匠时,被司马懿发掘,并受到司马氏三代重用,这才走上了通天大道。

到石崇时,石家也不过传承两代,跟满朝真正的世家大族相比,底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简单来讲,石崇家族在别人眼中,就是个暴发户,石家的财富也是一块大肥肉。

司马炎不抢夺石崇的财富,即使被石崇折损了面子也不在乎,是出于政治原因。

其一当然是展现皇帝的胸怀,其二是要表现出对功臣之后的优待,《晋书·石崇传》中记载:“武帝以崇功臣子,有干局,深器重之。”

其三就是,在政治大局上,司马炎需要更多的石崇这样的政治暴发户,来遏制世家大族对皇权的掣肘,稀释权力圈中的世家基因。

所以,身为皇帝,且只会以政治目的为行为准则的司马炎,是不会因财富眼红的,石崇再有钱,司马炎也不会去抢,即使他非常爱财。

司马炎死后就不同了,司马伦不是皇帝,没有皇帝的胸襟,刚刚杀掉贾南风的他,也需要钱财去拉拢政治盟友,封赏手下。

石家钱财无数,还没什么反抗能力,是最好的下手对象,所以,在部下的怂恿下,司马伦能毫无顾忌地做出杀人夺财的决定。

崛起才二代的石崇家,面对来自顶层的打击,政治上势单力薄的他只能等着被宰杀,等着家财被抢夺。

像石崇的这种情况,真正能传承下去的诀窍,应该是低调,慢慢熬资历,熬个几代后,通过联姻结网,巩固政治势力后,才有底气高调。

比如曾跟石崇斗富的司马炎舅父王恺,他斗富输给石崇,可王家的财富也是数不胜数。

但没有人敢去抢夺王家的财富,不是因为他是皇亲国戚,而是因为,王家是当时少有的几个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姻亲遍布天下和朝野。

这就是王恺炫富且不惧怕他人窥视、抢夺的底气,即使参与政治斗争失败,最多是贬官,没人敢觊觎他的财产,更不要说是杀人夺财了。

石崇被杀,家产被抢,全是因为家族实力不够强大,底蕴不足导致。

当然,石崇也不用可怜,因为他的财富也不是老老实实赚来的,《晋书·石崇传》中记载:“崇颖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一个倚仗权势,抢夺他人财产致富的石崇,最终被权势比他更强的人抢夺了家产,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子婴简介及人生经历,子婴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子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秦三世子婴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为人有勇有谋,铲除了赵高集团,使得秦朝重新回到正轨。那他为何未能挽救秦朝,使得秦朝避免灭亡呢一,秦朝宗室子婴是秦始皇弟成蛟之子(依据子婴的年龄及秦二世没有杀他推断而出),其父因为背叛秦始皇而被处死,子婴则因为年幼躲过一劫。秦始皇

  •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杨家将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杨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家族,其保家卫国故事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潘仁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杨业一鼓作气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彼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开始反扑。杨业像潘美进言,避敌锋芒。潘美却嘲笑杨业怯敌,因嫉妒杨业,大肆打压杨业。杨业力争不过,只能冒险出击迎

  • 和珅的家产有多少,和珅被处死后妻妾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以其贪得无厌的本性,在短短的20年间,通过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敲诈勒索等手段,聚敛了惊人的财富,号称中国历史“第一贪”。嘉庆四年,和珅被定20条大罪,收监下狱,同时籍没家产。在查抄和珅的家产时,其数量令人惊叹。据《清史稿》载:“具有夹墙藏金二万

  • 朱见深在位期间有哪些功过,朱见深为什么设立西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朱见深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童年悲惨,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那么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过?为什么设立西厂?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 朱棣是怎么开创永乐盛世的,朱棣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那么朱棣是怎么开创永乐盛世的?史书又是如何评价他的?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

  • 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在位时间比较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那么《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

  • 普京智囊之女是谁,普京智囊之女死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众所周知,普京是俄罗斯总统,是一个十分强硬的人物。普京打理着国家的大小事务,背后是有着不少军师人物帮助的。然而近日网上传出普京智囊之女的消息,那么普京智囊之女是谁呢?其实是杜金的女儿,那么他女儿是做什么呢?还有,杜金有几个孩子呢?下面来了解下。根据了解,普京智囊之女的意思就是杜金的女儿,名叫达莉娅&

  • 国家话剧院是什么编制什么级别的单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国家话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话剧表演最高艺术团体,那么国家话剧院是什么编制什么级别的单位?其实国家话剧院是很多演员们都向往的一个艺术团体,不过想要进入该话剧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国家话剧院集中了一批优秀的话剧舞台艺术人才和影视艺术人才,是一个继承传统,努力进取,富于探索,追求高水准话剧表演艺

  • 木匠皇帝朱由校死因是什么,朱由校的历史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他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不适合做皇帝,但是很适合做木匠,那么他为什么年仅23岁就死了呢?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

  • 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暴毙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17岁远征漠北,挟轻骑八百就能直捣匈奴巢穴,勇冠三军。19岁三征河西,将匈奴逐出祁连山。21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如入无人之地。霍去病,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天才将领,却如同流星划过天空一般,在他23岁之时画上了生命的句号。那么霍去病究竟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霍去病葬礼的流程、墓地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