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济南五三惨案简介,五三惨案历史影响

济南五三惨案简介,五三惨案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4/1/20 23:44:28

五三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当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后,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此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同时,日军在济南大量扣留车辆,截断交通线路,并强占胶济沿线的行政机关。

五三惨案历史经过

1928年5月3日清晨,济南城内一片太平景象,上午9时许,北伐军一名士兵经过日军警戒区时被射杀,北伐军一部移往基督医院时,日军又突然开枪,与此同时又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第三师第七团的两个营发起攻击,北伐军损失惨重。九十二师、九十三师奋起还击,立即制止住日寇的嚣张气焰。日军指挥官福田彦助见事不好,急派佐佐木到一去会见蒋介石,并威胁说“如不停火,中日将全面开战”。蒋介石便派出10个参谋组成的传令班,分头到各部队传令,对日军停止还击。

不久,蒋介石派外交部长黄郛到侵华日军司令部交涉,黄郛到了设在正金银行的日军司令部,福田彦助避而不见,只派其参谋长黑田出面接见。正当中国派人与日本人交涉时,恰有两个日本兵被流弹打死。日本侵略军这下找到了挑衅借口,大举向中国军队驻地进攻。日本侵略军更凶焰万丈,不论官兵,见人就杀,一时尸体遍街,血流成河,哀声动地,中国军队7000余人被迫缴械。

此时,蒋介石仍下令不准抵抗,只命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速去交涉,要求日军迅速撤退。蔡公时正要与日本方面交涉却已经被重重包围起来,不容分说剪断电灯、电话线,交涉署顿时陷入黑暗之中。日本兵直入寝室将除了蔡公时外所有人都被绑起来,蔡公时丝毫不惧痛斥日本军队,其他人在蔡公时的激励下也一起痛斥,被激怒的军官一声令下全部枪决。

1928年5月4日,蒋介石命外交部长黄郛致电日本首相兼外务大臣田中义一,指出“似此暴行,不特蹂躏中国主权殆尽,且为人道所不容。今特再向贵政府提出严重抗议,请立即电令在济日兵,先行停止枪炮射击之暴行,立即撤退蹂躏公法、破坏条约之驻兵,一切问题当由正当手续解决。”

日本政府根本不把这个抗议照会放在眼里,不予置理,反而扩大济南事态,更疯狂地向中国公民开炮射击。蒋介石一味忍耐,连连派出罗家伦、赵世暄、崔士杰正廷与日本谈判,都被日本轰了回来。

于是,蒋介石又急电在东京的张群直接找日本当局谈判。日本方面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他们想先把蒋介石势力控制在济南,逼他签订城下之盟,阻止北伐军北上,从而日军控制华北大片领土。为此目的,日寇不但没有把事态平息下来,相反还加紧进攻,企图消灭蒋介石的部分力量。

蒋介石见济南的事态平息不下来就从溜出济南修书一封送给日军。福田彦助恼羞成怒,便于5月7日下午向蒋介石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严惩有关骚扰及暴行之高级武官,军队必须解除武装,严禁反日宣传,撤退济南20华里12小时以内开放辛庄及张庄之营房。蒋介石虽然气炸但依然除第二条全部应允,谁知福田以时间过了为由对济南发动攻击。

在济南卫戍副司令苏宗辙指挥下与日寇奋战,伐军将士以散兵战术抗击日寇的立体战术,打得敌人闻风丧胆。留守济南的延年、邓殷藩两团将士,与日寇激战三昼夜,打得日寇不敢轻举妄动,直至接到蒋介石令他们撤退的密电后,才撤出济南。

北伐军撤出济南后,日军于5月11日上午举行“显扬国威”的入城式,开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见人就开枪射击,见女人就割去双乳,乱刀刺死。济南死伤军民1.7万有余,真是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惨不忍睹,举世公愤!

五三惨案历史影响

五三惨案促使国民政府放弃对日希望开抗战时代,五三惨案的发生及其善后的处理,还有宣传使得中国国内反日情绪更高涨,济南惨案也使得中日双方互信合作的希望破灭,中方最终放弃联日外交,转而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

蒋介石的决定,标志着蒋放弃了亲自领兵打入北京的计划,也意味着蒋决定暂时延缓对北方的控制,而集中全力于巩固在南方的统治,济南事件后,对外事务在影响中国内政发展进程方面作用更大,而外交也就成为新当权的国民党的当务之急,这对以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极大。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自相矛盾的故事,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三思而后行。自相矛盾,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牌它刺不破。”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牌来,又说大话:

  • 世界最厉害的导弹排名,世界十大洲际导弹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No.10俄罗斯RSM-56“布拉瓦”“布拉瓦”是俄罗斯海军的新型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约为10000公里,用于装备“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该导弹可携带6至10枚分导式核弹头,每枚弹头当量约10至15万吨。其投掷重量约为1150公

  • 八股文是什么,八股文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八股文(英译:Stereotyped Writing;Eight-Legged Essay),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

  •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子兵法学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孙子兵法》是作者是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中国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兵圣”。孙武从公元前512年开始为鲁国服务,为吴国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506年,他率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不仅占领了楚国首都,而且几乎摧毁了楚国。孙子兵法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著

  • 伯乐相马的故事和寓意,伯乐识马的故事和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

  • 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的意义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井田制简介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r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总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

  • 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在何处却众说纷纭,或说在山西的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安徽的贵池。那么,杜牧的《清明》所指杏花村究竟是

  • 元朝版图有多大,元朝全盛时期疆域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著名的军事统帅,蒙古汗国的建立者,忽必烈追尊其为元朝皇帝、庙号太祖。其父也速该在铁木真还是少年的时候,被塔塔儿人毒死,此后,也速该的遗孀月伦带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过着艰难的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和强壮的体

  •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