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扬州瘦马指什么人,扬州瘦马是如何兴起的?

扬州瘦马指什么人,扬州瘦马是如何兴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47 更新时间:2024/3/14 0:03:38

瘦马本意是指瘦小病弱之马,然而当其前面带上“扬州”二字,这个词语的意思可就再与“马”没了一丝关系,而是特指明朝以来扬州地区的一项畸形产业,即低价买来幼女,养成后再高价卖出。由于这与商人低价买来瘦马,养肥后再高价卖出的经营方式一般无二,又因买来的贫女大多瘦弱,故人们将这类女子称为“瘦马”。

“养瘦马”风俗起于扬州富商的畸形爱好

自唐以来,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北方经济地位迅速下降,两淮、长江流域地位上升,而在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中,又以扬州、益州(成都)最为繁华,其中扬州繁荣仍在成都之上,因而有“扬一益二”之说,又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

到了明朝,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运河便成为了南北经济往来的重中之重,于是坐落于运河毕竟之处的扬州,便更加繁华了起来,进而成为了富商的聚集地。而到了清朝,朝廷特许的具有垄断食盐运销经营特权的盐商,凭借特权迅速攫取巨额的商业垄断利润,成为清代显赫一时的豪商巨贾,而在这些盐商之中,又以扬州盐商最为闻名。

盐业乃是古代的绝对暴利行业,正因如此一直以来都是由朝廷实行“专卖”,如此可以想象这些盐商的富裕程度,传言其生活奢靡程度足以与皇家媲美。衣食无忧之下,这些富商们便又想到了各种玩乐之法,进而养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业,因其喜爱柔弱瘦小之美女,于是便诞生了专门为这些富商服务的“养瘦马”行当。

《客窗闲话》中有载,“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买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服,延师教之,凡书画琴棋、萧管笛弦之类,无一不能。及瓜,则重价售与宦商富室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养瘦马。遇有贫家好女子,则百计诱之”,形容的便是这个行当。

这些人先从贫寒人家买来年幼且丽质天生的瘦弱女孩,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甚至连举止投足、一颦一笑都要经过严格训练,为的就是符合富人们的审美观,从而卖一个好价钱。初买时不过十几钱,而待卖出时最高可达千两,如此巨大的利润,自然让从业者如云。

由于扬州乃富商云集之地,导致此地“养瘦马”者多达数百人,繁华的扬州城,“瘦马”在经过一番苛刻的调教后,再被卖到全国各地。因“养瘦马”之风以扬州最为出名,故而有了“扬州瘦马”之称。

在清代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一书中,也有对“瘦马”的描述,并称当时将女子分为三等:一等女孩将被教授“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二等女子则会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辅助商人,成为一个好助理。三等资质的女子则只会教给女红、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炉食、摆果品、各有手艺”,被培养成合格的主妇。

而如果想要卖个好价钱,“瘦马”不仅要求才华出众,富商们对其体态同样极为重视,据载,买主们在挑选之时,标准是“柔发如乌云者为上;风摆柳走猫步,身腰婀娜、屁股肥大者为上;转身出脸,脸若鲜花为上;裸露手臂,肤如凝脂为上;瘦马媚眼流转,秋波漾者为上;瘦马唇,声如出谷黄莺者为上;瘦马出脚,三寸金莲符合瘦、小、尖、弯、香、软、正者为上”。

当然,这些出身穷苦人家的女孩,在经过魔鬼式的训练期后,如果能成功的嫁入富贵人家,即使地位低下,但至少也算是衣食无忧,倒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然而,即使经过严格的培训,也并非所有的女子都能嫁入豪门,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马”则最终被买入了秦楼楚馆,在天下明的秦淮河畔,其中“扬邦”歌女便多是“瘦马”出身。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范仲淹为什么能为后人敬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为后世敬仰。范仲淹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出生不久后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没有办法,只好抱着只有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人朱文翰,给小范仲淹取名朱说。范仲淹从小就立志苦读,由于家境贫

  • 熊廷弼是什么人,熊廷弼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明朝将领、军事家,他擅长骑射,熟知兵书,有谋略,曾经略辽东,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与孙承宗、袁崇焕合称“辽东三杰”。然而,就是这样一代守辽名将,却最终以悲情收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熊廷弼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授保定推官,后因其才能被擢为监察御史。他第

  • 明末辽东三杰分别是谁,辽东三杰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明末时期有三位军事统帅,他们在辽东抗击后金入侵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后世称之为辽东三杰,他们分别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这三位都是万历年间的进士,纷纷走上了官宦生涯。他们都曾担任辽东军事最高长官,辽东经略。但毕竟他们不是皇帝,头上还有众多领导,所以不可能改变整体战略,也不可能左右局势发展。或

  • 刘邦有什么特殊能力,刘邦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刘邦,即汉高祖,汉朝开国皇帝,他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大汉王朝,少不了那些能力突出的开国功臣的功劳。建国后刘邦还曾说过:“领兵打仗不如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做后勤保障让兵源源源不断不如萧何。”但其实仔细想想,这又是刘邦笼络人心的

  • 清朝第一位皇帝是谁,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是他的父亲顺治帝。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努尔哈赤,第二位皇帝就是皇太极,不过这两位皇帝都没有完成满清入主中原的夙愿。皇太极死后,满清陷入了皇位的争夺当中,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以及他的弟弟多尔衮开始争夺皇

  • 朱元璋为什么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他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都是白手起家,两人是一个比一个出身低的,朱元璋甚至要过饭。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却能够一路过关斩将,带领着能臣武将,建立了大明一朝。在创业阶段,朱元璋对待这些老兄弟可谓是推心置腹,信任有加,可以委以重任。但是王朝建立后,天下太平了,权力得到了

  •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胡惟庸为什么难逃被杀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明朝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一统王朝的丞相。胡惟庸作为丞相曾为皇帝分担好多事情,为什么朱元璋还是杀了他呢?早年间胡惟庸也曾跟着明太祖四处征战,立下大功。能够成为宰相,可见他当时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司马昭当上皇帝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懿在三国时期可是大名鼎鼎,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逐渐成为了曹氏家族的左膀右臂。曹操死后,他辅佐曹丕。在曹丕死时,他又成为魏明帝曹叡的辅政大臣。而在明帝驾崩之际,司马懿已经逐渐掌握饿了大权。曹芳继位后,通过高平陵事变,彻底掌握

  • 仲父古代什么意思,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要尊称吕不韦为“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仲父,即古代时,父亲的大弟。“仲”字代表兄弟排行的次序,故有“伯仲叔季”之说,仲就是中间的意思。嬴政登基称帝后,尊称吕不韦为“仲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吕不韦和秦始皇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当初异人被派到赵国做人质,本来和秦

  •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三藩之乱爆发的直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在清朝初期,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位藩王发起了反清事件,后世称之为三藩之乱。康熙十二年三月,大清高层爆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 ”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 ”撤藩”,引发三藩之乱。可以说三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