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祢衡是个怎样的人,三国祢衡是怎么死的?

祢衡是个怎样的人,三国祢衡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3/14 0:04:48

祢衡,字正平,平原郡般县人,汉末名士,个性恃才傲物,最后因与黄祖言语冲突而被杀。

东汉末年,章陵(今湖北枣阳市南)太守府,宾客云集,热闹非凡。有宾客为凑趣,进献太守一只鹦鹉。鹦鹉乖巧玲珑,模仿人声惟妙惟肖。太守举杯恳请表情高冷独坐一隅的祢衡为鹦鹉作赋,“以娱嘉宾”。

祢衡目睹鹦鹉虽竭力上下扑腾,却始终冲不出鸟笼,顿觉同病相怜。他“揽笔而作”,托物言志,抒写鹦鹉枉有“奇姿”与“殊智”,却身不由己被“闭以雕笼,剪其翅羽”,过着“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的囚徒生活。赋文“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博得一片喝彩声。

笼中鹦鹉,正是祢衡的真实写照。鹦鹉与祢衡的区别仅在于:鹦鹉永远只会拾人牙慧机械模仿,祢衡却是一只聒噪轻狂到令人厌恶的鹦鹉。

(一)矫时慢物

祢衡“少有才辩”,因“好矫时慢物(喜欢指摘时事、轻视他人)”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毒舌”。建安初年,“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年方弱冠的祢衡闻讯赶往许都,途中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一张张扬个性的名片。在许都呆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文人名士大多名不副实,达官贵人个个尸位素餐,于是更加自我膨胀,一副“空棺材木(目)中无人”的骄横样儿。

有人问他:“陈长文(陈群,出身望族“颍川陈氏”)、司马伯达(司马朗,出身河内士族,“司马八达”之一)名气如日中天,礼贤下士,您为何不去投靠他们?”祢衡一翻:“我祢衡岂能与杀猪卖肉之辈为伍!”

有人问:“您认为荀文若(荀彧,名士)、赵稚长(赵融,汉灵帝时与曹操袁绍等并列“西园八校尉”之一)如何?”祢衡嗤之以鼻:“荀文若长得还算帅,如果谁去吊丧,倒可以借他的脸使使;赵稚长就是一个光吃不干的主儿,只配去管厨房膳食!”

祢衡心高气傲,目无余子,使得进京途中精心准备的名片始终藏在怀中,被磨得字迹漫灭。但是,人以类聚,他与孔融杨修气味相投,结成莫逆之交,经常在人前称赞:“大儿(大儿与小儿在此为赞语,意为大丈夫、好男子)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孔融亦“深爱其才”,上疏把祢衡夸成一枝花,希望汉献帝授予他一官半职。汉献帝对祢衡的有所耳闻,“不肯!”

(二)击鼓骂曹

“击鼓骂曹”是京剧传统剧目中典型的意淫之作。剧中的祢衡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迎合且满足了“拥刘倒曹”的粉丝们。可惜,击鼓骂曹根本就是“八十岁的老太太生孩子没有的事儿!”祢衡击鼓是真,骂曹是假。

孔融上疏无果,因“既爱衡才”,便多次向曹操举荐。曹操被他说动心,令其携祢衡进府相见。祢衡却因素来憎恶曹操,闻讯“自称狂疾,不肯往”,并多次大放厥词对曹操进行人身攻击。

曹操憋了一肚子鸟气,“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他在无意中得知祢衡有“善击鼓”的才艺,马上想出羞辱祢衡的怪招:将其“召为鼓史(即鼓吏)”,在大宴宾客时,令鼓史们轮流上台击鼓献艺助兴。

祢衡对曹操的用意心知肚明,见到鼓史们登台献艺前必须脱下衣物换穿专业服装,顿时计上心来。他故意直接上台,操起鼓槌献上一曲《渔阳》。他把满腔悲愤融入鼓曲中,“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情绪激昂)。”

曲终,他扔下鼓槌,“进至操前而止”,目不转睛与曹操对视。小吏呵斥他:“鼓史为何不换装,竟敢如此轻率进见!”祢衡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先解衵(rì,内)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慢条斯理取过鼓史服装穿戴整齐,再次登台擂鼓,面无愧色扬长而去。曹操尴尬地对宾客们笑道:“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在宴会结束后找到祢衡,将其数落一番,并再次转达曹操求贤若渴的诚意。祢衡作沉思状,答应面见曹操。孔融急忙回禀曹操:“祢衡席间因受刺激导致疯病发作,才做出无礼之举。现在已清醒,后悔莫及,希望您给他个当面赔罪的机会。”

曹操特令门卫,祢衡求见时要立即通报。可是,他等到明月东升,才等来门卫禀报:“外有狂生,坐于营门,言语悖逆,请收案罪。”曹操与孔融出门,只见祢衡竟然“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曹操被彻底激怒,对孔融道:“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

于是,祢衡被曹操派专人专车送到荆州刘表处。

(三)侮慢刘表

祢衡从许都出发前,旧友们如送瘟神般“供设于城南”,为他祭奠路神。众人相互告诫:“祢衡素来勃虐无礼,我等今日也‘老太太抹口红给他点儿颜色瞧瞧!等会儿他来时,大家都别起身,以此折辱他!”

祢衡到后,见他们或坐或卧,无人起身相迎,便一屁股坐地嚎啕痛哭。“众故”,祢衡解释:“坐着的是坟墓,躺着的是尸体。我身处坟墓与尸体之间,焉能不伤心?”众人自取其辱,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礼敬如宾。刘表更是倚为心腹,“文章言议,非衡不定。”一次,祢衡外出数日,回来后得知刘表与诸文人“极其才思”绞尽脑汁才完成一份奏章草稿。他走马观花看完草稿,轻蔑一笑撕个粉碎,要过纸笔“须臾立成,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祢衡露了这一手后,尾巴翘到天上,逐渐连刘表都不放在眼中,时常公开怠慢轻视乃至羞侮刘表。刘表忍无可忍,想出借刀杀人的妙招:“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

(四)狂傲被杀

祢衡被曹操当球踢给刘表,又被刘表踢给黄祖后,起初都能夹着尾巴过一段低调日子。黄祖虽性情粗暴,却也是爱才惜才之人,将文案类工作悉数交由他全权处理。祢衡举重若轻,将文案处理得“轻重疏密,各得体宜。”黄祖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表扬:“祢先生,您处理太好了!每句话都写出了我心底所想啊!”

黄祖的长子黄射时任章陵太守,对祢衡赞赏有加。他俩外出曾“共读蔡邕所作碑文”,黄射回府后对碑文念念不忘,深悔没有现场抄写。祢衡笑道:“我虽然只看了一遍碑文,但至今记忆犹新。只可惜碑文中缺少了两个字!我这就默写出来!”黄射令人去抄写碑文回来校对,结果竟然“如衡所书”,众人“莫不叹服。”

有黄祖父子的器重,祢衡强抑心底的狂傲蠢蠢欲动。他再次趾高气扬,对同事颐指气使,甚至与主簿(相当于今办公室主任)闹得不可开交,由此埋下祸根。

这日,黄祖在大船上设宴“大会宾客”,祢衡趁着酒兴胡言乱语,对黄祖从“言不逊顺”发展到公开顶撞。黄祖因为他的公然失礼行为感到羞惭,大声训斥他几句。祢衡居然从席上站起,“半夜起来骂阎王等死等不到天亮”,冲到黄祖席前直勾勾盯着他喝问:“死糟老头!你说什么?”黄祖大怒,令人将他带下大船听后处理。祢衡纯粹是“寿星佬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当着众宾客破口大骂黄祖。黄祖恼羞成怒,“遂令杀之。”

主簿对祢衡早已恨之入骨,接到命令后即刻将祢衡拖下船,干净利落将其一刀毙命。祢衡死时,年仅26岁。

黄射得知父亲欲杀祢衡,急得光着脚丫子跑来救人,可惜祢衡已伏尸江岸。黄祖冷静后“亦悔之,乃厚加棺敛。”

祢衡的确有“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这般过目成诵的本领,更有“解疑释结”的才华。但他据此恃才傲物,蔑视同僚、激怒上司,纯属有才无德之人。祢衡这类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官场或职场,都是一个异类和出头椽子。他的下场,正是“有才任性”者的归宿。

三国乱世,人才辈出。在逐鹿中原的群雄眼中,少了一个祢衡,无非是少了一只聒噪到烦人的鹦鹉而已。于世人而言,也就是多了点儿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三国孟达是个怎样的人,三国将领孟达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对于吕布来说,杀害丁原、董卓等主公的行为,自然是饱受诟病的。在此基础上,建安三年(198年),吕布派遣将领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最终被曹操斩杀。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反复无常的吕布,最终付出了性命的代价。而就笔者今

  • 妇好是谁的妻子,妇好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商王武丁在位59年,期间励精图治,一统西羌,是商朝空前繁荣的时期,史称“武丁盛世”。说来奇怪,这墓葬不铭刻君主的名字,却刻王后的名字?事实上,妇好可不仅仅是王的女人那么简单,她既是王后,也是一名祭司,更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将军,三种身份集于一身,可见她对武丁王朝有多么重要。手持两

  •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官渡之战曹操获胜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打算率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南下攻打许都,与曹军相持于官渡。你们知道吗?由于袁绍实力远胜曹操,因此当消息传来后,曹操的部将大多认为此战曹操无法获胜。但曹操却认为袁绍能力不足,即便实力强于他,也不足为惧。为了争取到战事的主动性,曹操没有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

  • 曹丕的死因是什么?曹丕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220年曹丕继位,是为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如此匆匆地英年早逝了呢?一、预判成真?汉魏时期,所谓的专门给人看相的相术家多如牛毛,但是相术灵验的却不多。而其中,也有

  • 吴三桂让清兵入关的真正原因,吴三桂真是的为了陈圆圆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随后大同、宣府、居庸关、北京相继攻陷。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而此时,正在进京勤王路上的吴三桂,得知了京师陷落,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后,使吴三桂失去了依靠。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本来打算向李自成投降。据说,当得知父亲被关押拷掠、心爱的女人陈圆圆又被霸

  • 曹植是怎么死的,曹植在兄长曹丕登基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我们要进行讨论的就是位于三国时期的曹操之子曹丕、曹植俩兄弟之间的纠葛与纷争。要提到俩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那首曹植“七步成诗”的《七步诗》。曹丕在称帝后,对争夺王位的那段经历无法释怀,仍旧十分地忌惮曹植,于是曹植在曹丕“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rd

  • 刘伯温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一位传奇的人物,于是一位能够和诸葛亮媲美的军事。很多人都传着他的事迹,特别是他的《烧饼歌》能够预言死后几百年的事情。因此刘伯温在民间被称之为“神人”。刘伯温,名基,于公元(1311生于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一个官宦人家。因为家境好,刘伯温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导

  • 朱棣是明君还是暴君,历史上的朱棣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朱棣作为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朱棣的知名度也是最高的一个,朱棣论功勋卓著,可以说是一代明君,有太多人说他的皇位是抢来的,这无疑是对朱棣的否认,给他施加了一种心理压力,在上位前后,朱棣更是手段残忍,杀人无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历史上的朱棣到底是什么样的?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早年被封为燕王,就

  • 明成祖朱棣生母究竟为何人,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明成祖一生励精图治,收复国土、疏通运河。在开国皇帝通常都是称为“太祖”或“高祖”,而朱棣却是一个例外。原庙号为“太宗”,在百年后,才被朱厚熜改为了“明成祖”。而影视剧的

  • 寇准是哪个朝代的人,寇准生平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五代十国结束,宋朝建立初期,燕云十六州仍然未能完全收回,但中原王朝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希望能将这块重要的战略地带收回。宋太宗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爆发,那就是雍熙北伐。遗憾的是,这场战争最终以宋朝惨败而告终。从这时开始,宋朝便开始主动退让,辽朝则逐渐增加了南下侵扰的频率。宋太宗驾崩,宋真宗继位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