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缙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解缙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解缙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解缙的结局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4/1/17 16:25:22

解缙,明代内阁首辅、文学家,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

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朱棣大会群臣,见皇帝心情不错,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呈上了一份重刑犯的名单,按照惯例,这时候皇帝将赦免一些囚犯,以示宽仁。

朱棣端详着名单,忽然眉头一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不禁喃喃道:解缙,解缙,这个人怎么还在这里?

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明史·解缙传)

当了几十年锦衣卫的纪纲自然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当天晚上,纪纲带着好酒好肉来到了监狱,说是请解缙喝酒。三杯下肚,解缙已经有些微醺了,他望着窗外满天的飞雪,想到了自己少年中举的春风得意,编撰大典的意气风发,想到了自己曾经是永乐朝第一宠臣,风光无限,却很快遭人构陷,锒铛入狱,现如今,只能和这漫天雪花一起,落下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天才解缙

解缙从小就是神童,五岁学诗文;七写文章;十岁诵千言;十二岁就开始学四书五经,十九岁参加乡试,中了解元;第二年(洪武二十一年)就中了进士,当上了翰林学士。妥妥的学霸一枚。

对于少年天才的解缙,朱元璋非常器重,经常把解缙留下身边。朱元璋甚至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是君臣,而从感情情上就像父子,希望知无不言,不要有什么顾虑。”第二天,解缙即呈上万言书,主张应当简明律法、赏褒善政的万言书。朱元璋非常高兴,多次称赞他的才华。

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缙即日上封事万言,书奏,帝称其才。(明史·解缙传)

后来,朱棣靖难之役取得皇位,解缙第一时间祝贺新君,又得到朱棣的赏识。

永乐元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于是令解缙主持编纂,历时五年,终于完成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修订使解缙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朱棣曾经这样肉麻的说过“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参与立储

本来就恃才傲物的解缙见朱棣这么夸赞自己,更加得意忘形,口无遮拦,很快便搅进了立储之争中。

原朱棣一直不喜欢长子朱高炽

史载朱高炽身体肥胖,又患有严重的足疾,以至于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与之相反,次子朱高煦英气十足,深得朱棣欢心。朱高煦本人在靖难之役中屡立奇功,朱棣甚至拍着他的肩膀说过:“勉之,世子多疾”这样明天暗示的话。

永乐二年,朱棣召集群臣讨论立储君问题。按照惯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高炽既是嫡子,又是长子,何况也没有大的过错,立其位储,无可争议,也没有讨论的必要。朱棣忽然提出讨论,可见其内心并不完全坚持朱高炽的储君地位。

一批跟随朱棣征战的武将马上嗅到了不同的味道,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靖难之役功勋纷纷上书,要求立次子朱高煦立为太子。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朱棣心中的天平开始像朱高煦倾斜。

永乐三年,朱棣召解缙入宫,想问问他关于立储的事。没想到解缙仍直接了当的告诉朱棣:“立储自古以来就是以长为先,何况朱高炽为人宽厚,深得人心,如果贸然易储,将来诸子相争,势必后患无穷。历史上多少这样的故事发生,这都是教训啊。”

听到解缙这样说,朱棣开始犹豫了,为了说服朱棣,解缙说出了关键的三个字“好圣孙”。

好圣孙”就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据说朱瞻基出生的时候,朱棣梦见朱元璋把一把象征权利的大圭送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明史·解缙传)

长大之后的朱瞻基英姿勃发,深受朱棣宠爱,朱棣六征漠北,多次把朱瞻基带在身边。解缙这个时候提到朱瞻基,就是希望通过朱瞻基来巩固朱高炽在朱棣心中的地位。

果然,听到朱瞻基的名字,朱棣愣住了,他喜欢这个长孙了,可如果把皇位传给朱高煦的话,又怎么能保证这个长孙将来能继承皇位呢。

想到这里,朱棣下定决心,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第二子朱高煦为汉王;第三子朱高燧为赵王。立储之争,算是告一段落。

得罪汉王

经过解缙的劝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这下,朱高煦算起恨透解缙了,一心想找机会除掉解缙。

终于,机会来了。一次,解缙担任科举考官,朱高煦趁机诬陷他阅卷不公平,导致解缙被贬谪为广西布政司参议。谁知祸不单行。临行前,礼部郎中李至刚又诬陷解缙,这下解缙直接被贬到交趾,远离朝廷了。

永乐八年,远在交趾的解缙入京奏事,恰好朱棣恰好带兵北征,不在京师,留下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解缙在没有知会朱棣的情况下,私自谒见了太子朱高炽,然后返回交趾。

这下朱高煦可抓到机会了。他马上把报告朱棣,解缙故意选在皇帝外出的时候私自去见太子,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也不是一位大臣应该做的事。

在老皇帝健在的情况下私下去见储君,很容易让老皇帝想到密室阴谋,抢班夺权,解缙这下算是犯了大忌,神仙难救了。

听了朱高煦的话,朱棣非常愤怒,老子还没死呢,你解缙就要谋划后事了?于是当即下令,逮捕解缙,交锦衣卫看管。

从此,解缙在监狱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仿佛已经被人遗忘了,直到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的那个夜晚。在纪纲的劝说下,

解缙喝了一杯又一杯,终于不省人事。看着烂醉如泥的大明第一才子,纪纲下令将他埋在监狱外的雪地里,就这样,解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七岁。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雍正的死因是什么?雍正为何仅在位13年就驾崩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雍正皇帝是清王朝康乾盛世第二位皇帝,但他在位时间非常短。仅仅只有13年,雍正皇帝是清王朝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对于雍正皇帝的去世一直都是历史上的一个疑点。雍正在这一生为国为民,他虽仅在位十三年,却解决了康熙皇帝去世后留下的国库

  • 历史上杨业到底是怎么死的?杨业之死和潘美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杨家将”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而随着这个故事的广为传播,不仅成功塑造了杨家满门的忠烈形象,更使得潘美背负了上千年的骂名。其实,只要熟知这段历史,我们便可知道,真正害死杨太公的乃是监军王侁,但为何潘美会被塑造成罪魁祸首,最终被骂千年

  •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是大智若愚装傻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从古至今,刘禅一直被人们当做“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是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仍然没能保住他的父亲给他留下来的蜀汉地段。但是作为聪明的刘备的儿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吗?还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聪明,不去表达?就连在他身边的诸葛亮都没能真正的看透他的聪明才智,一直到了最后的时候,刘禅问了

  • 于禁是怎么死的,于禁为何结局很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是个群雄并起的时代,经过多番苦战最后留下了三方大势力,也就是我们后世习惯称呼的“魏蜀吴”,受《三国演义》影响,蜀汉五虎将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真实的蜀汉历史上却并没有五虎将,反而曹魏倒有五子良将,那就是于禁、张辽、徐晃、乐进、张郃,其中于禁最终因战败投降成为

  • 安倍晴明有后代吗,安倍晴明有没有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相对于安倍晴明复杂的身世而言,让人比较明了的倒是晴明的子嗣。晴明长子--安倍吉平安倍吉平,生于954年,卒于1026年,是安倍晴明的长男。父亲死后,他便成为与贺茂光荣并列的阴阳师。所以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贺茂有光荣,安倍有吉平。”自藤原道长掌政之后,吉平与光荣便负责

  • 隋文帝杨坚是如何成为隋朝开国皇帝的?接受北周静帝的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杨坚,即隋文帝,581年,他接受北周静帝的禅让,登基称帝,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最初只是大将军贺拔岳的行台左丞,平时替贺拔岳处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后来因为高欢使离间计,唆使侯莫陈岳刺杀了贺拔岳,而贺拔岳的残部又推举宇文泰为新元帅,他这才上位。后来宇文泰凭借高超的个人能力,以及比较合理

  • 孟照国与外星人的事件是真的吗,孟照国与外星人接触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1994年5月末,位于黑龙江省五常县凤凰山林场,据当地村民说,凤凰山南坡上遗留着一个不明物体,有人看到这个不明物体在附近飞行。1994年6月6日,孟照国第一次接触到一个未知物体。那天,当他和一个亲戚爬上山坡“探索”这个未知物体时,一系列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在距离未知物体超过10

  • 薛仁贵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朝初年名将,无论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小说里,都对大唐有很大的功劳。在正史中,薛扔贵因功被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在他七十岁时去世,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那薛仁贵到底有多厉害?他又说怎么死的呢?在唐朝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唐将陷入敌军包围,很难脱身,这时薛仁贵上前斩杀高句丽将领,并将

  • 李元霸到底有多强,隋唐英雄好汉李元霸排名第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在隋唐英雄中大概可以分为两个级别,那就是李元霸和其他人。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李元霸是公认第一猛将,也是绝对战神的形象。他勇武强悍,已经超出人体极限。他是隋唐英雄好汉之首,手中一对锤各重四百金,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那小说中的李元霸,究竟有多厉害呢?李元霸究竟有多厉害?反正他是很厉害。说唐系列小说中英雄

  • 年羹尧的结局下场是什么,年羹尧为何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年羹尧(16791626),字亮工,号双峰,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重臣名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爬得多高,摔得就有多惨。”康熙精心栽培年羹尧,最后还是被雍正杀了。那么年羹尧从封疆大吏到康熙面前独一无二的宠臣,怎么会一步步跌下神坛、载在雍正手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