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打仗为什么那么多旗

古代打仗为什么那么多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91 更新时间:2024/2/7 15:00:03

公元前204年,为巩固侧翼,韩信率数万汉军背水结阵,与二十万赵军在井陉对峙。二千汉军伏兵乘赵军轻敌出击之机,攻占赵军大营,“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发现大营被踹,心无斗志,全军覆没,“背水一战”由此而来。此战中,军旗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古人对熊、虎等猛兽有崇拜心理,在布上画熊和虎,祈求祥瑞护佑,这就成了旗。不仅如此,古人将一些特殊符号画在布条上,此为帜。在《墨子》中,两者合二为一,首见“旗帜”一词。在没有社交软件的古代,竖立在杆子上的旗帜,是体现等级、显示位置和通信联络的神器,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在军队中广泛使用。

一、纛

在军旗中,“纛(读dào)”的地位最高,它代表着最高统治者,有“旗头”之称。常见的旗帜不同,竖立纛的旗杆上部有一个毛球,是用耗牛尾制成,称为旓(读shāo)。用旓装饰的纛,源自于黄帝。他战胜蚩尤后,剪下蚩尤的头发作为纛的装饰,由此奠定了纛的神圣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纛的形制略有变化,始终传承不绝。成吉思汗的大纛,称为“苏勒德”。它类似于矛状的古代兵器,矛底銎部有个圆盘,盘沿上有81个小孔,以马鬃为旓,用松柏做杆,竖立在石质龟座上,是守护蒙古族的圣物,也是攻无不克的胜利图腾,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北方放牧民族大纛文化的影响,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令旗也采取了大纛的样式。

二、牙旗

在影视剧中,军队出征时常会举办祭旗仪式。祭祀的旗帜就是牙旗。三国时期,薛综认为:“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意思是说,天子或将军出征,在军营前树立旗帜,旗竿饰有象牙,因此得名牙旗。

竖立牙旗的营门,叫做“牙门”,也叫“军门”。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周礼》中,把“牙门”称为“旌门”,有“为帷宫,设旌门”的记载。到北宋时,“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在牙门传承中,以讹传讹,变成了衙门。至于军门,成为了明代高级将领,如总督、巡抚的代名词,也是清代对提督或总兵的尊称。

三、号旗

“背水一战”中,二千汉军偷袭赵营,使用的就是红色的号旗。底层士兵携带大量号旗出战迎敌,能够在战场上区分敌我,鼓舞士气。将领临场指挥时,可以通过号旗的数量,判断士兵的伤亡情况,此外,观察号旗的推进速度,判断战场局势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四、信幡

代表皇帝的军旗,除了纛,还有信幡。这种表明将官身份的旗帜,在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赋予了新的含义。当时,用画有白虎的幡,作为主战的军旗。与之相对,驺(读zōu)虞幡释放的是和谈罢兵的信号。清朝文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出“晋制最重驺虞幡”。说明驺虞幡是皇权的象征,影响力巨大。

驺虞,至今仍争议不断,主要有雪豹、白化王猎豹和大熊猫三种说法。母雪豹有掩埋猎物的习惯,被人发现后,以讹传讹,误以为雪豹为仁兽,而且雪豹与《山海经》中的描写大致相符,因此,驺虞很有可能就是雪豹。

在“八王之乱”中,妖后贾南风假借驺虞幡的权威,解散了楚王司马玮的军队,顺利将其诛杀。贾南风倒台后,晋惠帝司马衷能力低下,无法掌控西晋乱局。永宁二年(302年)五月,河间王司马颙(读yóng)擅立太子,引起诸王不满,长沙王司马乂(读yì)起兵发难,司马颙欲再次借用驺虞幡造势,结果遭到反杀。象征皇权的驺虞幡随着皇权式微,也走向了没落。

五、五方旗

旗帜除了表明身份和地位,还能标示位置。相传在黄帝时期,就用青、赤、白、黑、黄等五种颜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因此称为“五方旗”。古代军队作战时,五方旗能够便于将领指挥军队,随时掌握战场动态。

三国时期,魏国在旗帜上分别用青龙、朱鸟、玄武、白虎、黄龙等图案,配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队伍,起到沟通和联系的作用。直到宋代,将领“执五方旗以节进退。”就连在《水浒传》也能看到五方旗的影子。第一○九回中:“敲金边,出五方旗,放大炮,掌号儹行营,各各摆阵出战。”还原了宋军作战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梳理一下这些军旗,不难发现,它们是一个层级分明、上下协调、实时有效的作战体系。首先,体现了从上到下的国家机器。大纛旗代表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发出战争的指令。将军受命出征,牙旗所在之处,必是将军临阵之地。手持号旗的士兵积极应战,奋勇争先。其次,实时反映战场状态。五方旗将军队分成五部分,将军通过旗帜的变化,了解战场形式,调整作战部署,为战胜对手创造有利条件。

在战场上,军旗如此重要,夺旗成为一项重要的军功。井陉之战初期,赵军占据人数和地形的优势。韩信以拔营夺旗的方式,瓦解赵军斗志,造成对手集体扑街,赵王歇,大将陈余被杀,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神话。

对于个人而言,夺旗同样十分荣耀。公元前119年,西汉名将李广的小儿子李敢,跟随大将霍去病参加漠北之战。大军北征两千余里,翻越离侯山,强渡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两军激战。李敢不但斩首颇多,而且夺下了左贤王的战旗。战后,汉武帝表彰有功将士。李敢因夺旗有功,受爵关内侯,食邑两百户。李敢弥补了“李广难封”的遗憾,也算是对李广的安慰。

相对于兵器甲胄,古代军旗热度不高,粉丝不多。军旗没有兵器刚强锋利,也没有甲胄避锐护体,但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民族尊严的代表,是军队灵魂的体现。在军队中,兵器甲胄是攻坚克难的硬件,军旗是使命必达的软件。装备和意志的结合,软硬兼施,才是打好仗、打赢仗的保证,如今,军队的武器早已更新换代,鸟枪换炮,可军旗的精神内核不但没有变化,反而发扬光大,激励着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打仗一定要攻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经常出现攻打城池,进攻的一方使用各种武器架云梯攻城,防守的一方则是在城墙上扔石头、倒油全力阻止进攻方士兵爬上城墙,如果进攻方没有一点优势的话,很容易攻城失败还损失严重。那么肯定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绕过城墙,非要用这么大的代价去攻城呢?一、士兵的集结和粮草问题古代军队行军并非向电

  • 小鲜肉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小鲜肉最早是2014年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性明星的称呼,相对女性明星的称呼小花而言,“小鲜肉”指年轻、帅气的男性。一般是指年龄在12-20岁之间长相俊俏的男人。词语来源1、小:对应的就是年轻有活力。2、鲜:对应的就是情感方面经历少,没有太多负面的花边新闻;3、肉:对应的就是健硕的肌肉,给人很健康的感觉。

  • 古代守城为什么不把城门堵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岁月变迁,朝代更迭,在这每次时代更替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就是通过打仗来加速一个朝代的灭亡,、另一个朝代的兴起,国家之间不论是交好还是死对头,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冲突。那么在交战中,守城士兵为什么要主守城门,而不直接把城门堵死一劳永逸呢?古时候,在建城墙时,都会专门留有城门的位置,就像是一个家有一个大门

  • 古代守城金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在水浒里,多次写到战争,有大有小。小规模的有梁山对付黄安、何涛,中等规模的有祝家庄之战、曾头市之战、大名府之战,高唐州之战,大规模的有梁山征讨辽国、平定田虎、王庆和方腊的战役。有战争就有攻有守,在水浒中,守城方常会用到“金汁”,用来防止敌人登城。且说三大王方貌方腊弟弟退兵入城,坚守不出,分调诸将,守

  • HBO Max是什么平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HBO Max是华纳媒体提供的视频点播服务平台,于2020年5月27日正式运行。根据AT&T的数据,至2020年6月为止,HBO Max已获得410万活跃用户,其中110万通过HBO付费电视订阅;还有2100万HBO电视客户有资格使用HBO Max,但尚未注册资格。到10月为止,总用户已增加至287

  • 古代守城容易还是攻城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华夏的军事技术经历了两千年的发展,到唐宋时期,已经臻于大成,一支优秀将领率领的高素质的古典军队,应当熟稔各种战法。如果选择坚守一座城池,那么一定是其认为不适宜会战,通常是敌强我弱之下的选择。事实上,宋代有一句军事术语——墙贵低、门贵多、若无反击,势难坚守。城墙本身不是单薄的一道墙而已,那些影视剧里攻

  • 跨性别者怎么界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跨性别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不同于其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跨性别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和性别酷儿等性别认同。跨性别是一种性别认同而不是一种性倾向。根据国际通用的医学标准,跨性别并不属于精神疾病[4-5]。由于社会刻板的性别认知及目前法律政策的限制,跨性别者目前在社会中受到普遍歧视。

  • 古代世家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在开启科举考试之前,各个王朝的上层统治基本上是被各个世家大族所控制,一代代皆在朝中为官,而且各个氏族又有记载族谱的传统习惯,也就为宗族关系的传承留下了充足的证据。比如大家常听说的王、谢、桓、庾四大家族,在两晋南北朝时代盛极一时,其中最为显赫的琅琊王氏一族,仅在六朝的三百多年中,五品以上官员就出了16

  • 肉毒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Botulinum Toxin)简称肉毒素,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蛋白质之一。纯化结晶的肉毒毒素1mg能杀死2亿只小鼠,对人的半致死量为40 IU/Kg。但是性质稳

  • 肉毒素主要应用于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原先用于治疗面部肌肉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后来被应用于医学美容。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使过度收缩的小肌肉放松,进而达到除皱的效果。或者是利用其可以暂时麻痹肌肉的特性,使肌肉因失去功能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