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隐私的定义

隐私的定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79 更新时间:2024/3/26 11:51:04

隐私(英语:privacy)是我们个人的自然权利。从人类抓起树叶遮羞之时起,隐私就自然间产生了。

简而言之,隐私就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意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于知道的信息,(只能公开于有保密义务的人)当事人不愿意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于干涉的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意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于侵入的个人领域。

词语历史

“隐私”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周朝初年,但在当时,它的词义和现代还有些不同,“隐私”在当时的意思是衣服,也就是把私处藏起来的东西。在中国古代的物种进化思想里,有没有“隐私”是明人与野蛮人以及金刚等野兽最明显的区别。

详细解释

隐私,顾名思义,隐蔽、不公开的私事。在汉语中,“隐”字的主要含义是隐避、隐藏,《荀子·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引申为不公开之意。

“私”字的主要含义是个人的、自己的,秘密、不公开,《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可见,隐私即指个人的不愿公开的私事或秘密。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等到有一天,你真做了坏事……心里刻刻担惊害怕,怕有人揭穿隐私,翻出底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六:“郭鹏一提,仿佛给人揭露了隐私,怕有人说出来,对她不利。”

在英语中,隐私一词是“privacy”,含义是独处、秘密,与汉语的意思基本相同。但似乎汉语的“隐私”一词强调了隐私的主观色彩,而英文的“privacy”一词更注重隐私的客观性,这一点体现了感性的东方文明与理性的西方文明的差异。

从法理意义上讲,隐私应当这样定义:已经发生了的符合道德规范和正当的而又不能或不愿示人事或物、情感活动等。

隐私可以分为身体隐私、行为隐私、身份隐私、名誉隐私、肖像隐私、个人收入隐私、个人经历隐私。

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个人权利与人身尊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隐私权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科技手段和现代传媒的普及,使猎取他人隐私、满足好奇心理,或达到商业及政治目的的社会现象已屡见不鲜。如今,涉及隐私权的案例呈上升趋势。隐私权是什么?所谓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

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以及隐私观念,它至少是一个人格尊严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必要的、它是重要的,它体现一个人,人格、人格尊严这样一个东西。“支配或控制隐私权”和别人分享、在总结由纯属我个人事件当中可以阐发出来的公共的意义叫作支配或者控制隐私的权利。

在中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中包括了隐私权,根据中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及将它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之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之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杰尼斯事务所是干嘛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1月16日,宣布从2023年3月31日开始引入22岁毕业制度,杰尼斯Jr.年满22周岁就要毕业,这是拥有约60年历史的杰尼斯事务所中,杰尼斯Jr.制度首次设置年龄限制。现在,毕业制度适用22岁以上的成员所属的团体及一部分个人,已经与杰尼斯事务所就杰尼斯Jr.的活动继续达成了一致。Travi

  •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是什么时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500年的石、玉、陶、铁、木和泥造像200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

  • 舆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一种定义是: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而也有的学者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

  • 舆论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舆论[yú lùn]观念有久远的历史。在中国,“舆”字的本义为车厢或轿,又可以解释为众、众人或众人的。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听舆人之诵”,《晋书·王沈传》“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其中“舆人”均指众人。“舆论”作为一个词组,最早见于《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

  • 危机公关的处理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根据公共关系学创始人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危机公关具体是指机构或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

  • 舆论战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舆论战的主要功能在于弘扬战争正义,争取民众支持;揭露对手,陷其于不仁不义之地;激发己方斗志,凝聚军心士气;削弱敌方斗志,分化瓦解敌军。舆论战的主体,既包括发动舆论战的国家和政治集团,也包括舆论战实施的作战队伍。舆论战的客体即舆论受众,指受到舆论战所影响的群体。舆论战的作战方式,即精心调控媒体,策划、

  •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是什么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大批佛教造像,多数形体较大,包括北魏至北宋延续500年的石、玉、陶、铁、木和泥造像200余尊,其中以北齐时期石像最多,有佛、菩萨、弟子、罗汉、飞天、供养人等多种题材。造像有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为山东地区北魏至北齐时期的石佛造像提供了一

  • 2020年12月25日:林奇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林奇(1981年11月-2020年12月25日),浙江温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长江商学院EMBA毕业,80后中国企业家代表之一,游族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游族影业董事长。林奇致力于互联网、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开拓,以“分享简单的快乐”为使命。2009年创办游族网络,布局全球化游戏研发与发行、大数据应用

  • 马赛克有什么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马赛克指现行广为使用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此手段将影像特定区域的色阶细节劣化并造成色块打乱的效果,因为这种模糊看上去有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便形象的称这种画面为马赛克。其目的通常是使之无法辨认。作用就用RGB来举例子,R(red红色),G(green绿色),B(blue蓝色)。这三种颜色每种都有

  • 2000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癌症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于2000年发起的,活动时间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导新的方法促进各组织间的合作,加快癌症研究、预防及治疗等领域的进展,为人类造福。2020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世界癌症日”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I am and I will)”。主题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