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逝世

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26 更新时间:2024/2/29 5:50:16

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国相声演员。

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哏段子。马三立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是当时相声界年龄最长、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相声泰斗”,深受社会各界及广大观众的热爱与尊敬。马氏相声雅俗共赏,在天津更是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

2003年2月11日6点45分,马三立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9岁。

师承辈分

提起相声,观众大都会想到马季、冯巩。其实冯巩与姜昆、刘伟等人是一辈,他们的祖师爷是马三立,而师爷则是侯宝林,马季只能算是他们的师父。在相声圈里,辈分是有严格规定的。

普通的说法是“德寿宝文明”,“德”字辈的老先生都已作古了;“寿”字辈的只有众所周知的马三立老先生,如今马老也走了,那么马老被称做相声界的祖师爷的位置也就只剩下天津的于佑福女士(已于2013年1月16日逝世)了;“宝”字辈的杰出人物很多,像相声大师侯宝林等即是,虽然侯宝林也已经逝世了,但说起来他这一辈分上的人,全国也不会超过20个了,有尹笑声、田立禾,以及马老的儿子、相声大师马志明先生等;“文”字辈的领袖是苏文茂先生,之所以被称作“文”字辈,就是从他的名字来的;“明”字辈的相声演员很多,有苏明杰、郭德纲等等,基本上就是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们。

寿字辈

寿字辈还有张寿臣、连安、郭荣起、郭儒、朱阔泉

艺术特色

马三立先生在相声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对相声艺术优秀传统的全面继承。如果说侯宝林先生的主要贡献是在相声革新方面的多项突破和发展,马三立的突出成就则来自于他对相声艺术传统精神的全面把握与深刻继承。

他早年表演的传统相声,主要是最见演员功力的“贯口”活儿与“文哏”段子,如《夸住宅》、《地理图》、《吃元宵》、《文章会》等等。其表演“活儿宽、路子正,哪段儿都有新东西”。中年之后,在表演对口相声的同时,马先生也擅演单口相声,并且常能使所演节目给观众带来“音绕梁”的美感。当时乐了还不算,“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还会乐”,真正做到了使自己的艺术脍炙人口、隽永流芳。

在艺术趣味上,他在舞台表演上的“口风”追求现场运用,他曾说:“我不喜欢拿好架势才出场,也不喜欢用大喊大叫、超刺激的怪声、怪气、怪相找噱头。我要用语言和形体动作把观众引入我为他们提供的特定环境,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我用‘包袱’把观众逗乐,又要使观众在感觉上并不以为我是有意识地在逗他。”正如古人诗句所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正是马三立在相声表演艺术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与追求。

众所周知,马三立相声艺术的风格主要表现为台风亲切、口风随和、题材平常、语言平实、结构简单却隽永幽默。他的相貌清瘦,表演朴素,说表的语言比较粘连甚至显得有些零碎和嗦,个别节目在轻声絮语的说表中,不时还会出现口头表述所常有的语病,可听着却使人感觉如聊家常、如遇故知,亲切随便中会突然迸发出机趣与幽默。

他的相声表演风格是自然散淡的,犹如传统的太极推手,“包袱”轻易不会出手,而一旦出手必能力拔千钧、一语中的,使人久难忘怀。其代表性节目如《大保镖》、《文章会》、《夸住宅》、《白事会》、《卖挂票》、《黄鹤楼》、《开粥厂》、《买猴儿》、《似曾相识的人》、《10点钟开始》、《家传秘方》、《学说瞎话》、《逗你玩》等等,无不从各个侧面体现着他的表演风格。

马三立的相声,从文学脚本看,主要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情节和人物于是成为马三立相声文学的两大支柱。“我”这个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又使得表现的内容更细腻、更可信,也更具艺术上的感染力与讽刺审美的便利与张力。马三立的相声说表因着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具体与延展,而在思维上属于归纳式的升华与浸染。

从而导引出它们各自不同的审美姿态: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是“自嘲”式的;在艺术的展示手法上,马老体现着“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深刻;在思想展示的类型上,他通俗而质朴;在风格的价值回归上,马老以相声艺术的传统精神演绎着无处不在的平民心态与生活风情,长于写实。

天津的文化氛围和长期的撂地演出生涯,以及深厚的艺术渊源,使得马三立不仅基本功扎实,传统艺术的修养深厚,而且极熟悉天津的市民生活,懂得老百姓的日常心理,又了解天津观众的欣赏习惯,所以,他的艺术被视为平民的或市民的,平易的或朴素的,是典型的“平民艺术家”表演的天津地方风味浓郁的“津门相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

  • 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

  • 1971年2月11日:《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71年2月11日,63国在华盛顿、伦敦和莫斯科举行的仪式中签订《禁止在海底试验核武器条约》,即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这个条约是在1970年12月7日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条约从1972年5月18日生效。禁止在海底和洋底及其下面设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

  • 712年2月12日:杜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

  • 2000年2月12日:查尔斯·舒尔茨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M.Schulz),1922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2000年2月12日因肠结癌辞世,享年77岁。他1950年开始创作史努比系列漫画,五十年来史努比、查理·布朗等故事人物的触角,已延伸至全球七十五个国家,透过21种翻译本刊登在2600家报纸上,以及3亿本漫

  • 1895年2月12日:丁汝昌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光绪七年(1881

  • magsafe配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心律杂志》( Heart Rhythm Journal )的一项研究表明,iPhone 12最新MagSafe技术可干扰心脏起搏器。针对这些指责,苹果公司在其网站上更新了一份支持文档,为植入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iPhone 12用户提供了新的建议。苹果在支持文档中专门针对植入医疗设备的用户添加了一

  • 1958年2月12日:全国号召除四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四害”由来已久,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渐渐的,麻雀被“平反”,由臭虫代替。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臭虫又被蟑螂取代。因此“四害”最终被定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包含物种苍蝇

  • 2017年2月13日:蓝鲸1号交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2017年2月13日,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在山东烟台交付。“蓝鲸1号”由中集来福士完成从设计到采购、生产、调试至最终交付的总承包建造,并顺利通过中油海安全运营管理体系认证,交付后即刻投入作业。2015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巴西“中国

  • 2012年2月13日:风间雅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风间雅,(真实姓名:王琳),国内著名的元老级CosPlay爱好者,知名的视觉系Coser。为广大国内COS爱好者提供了无数视觉盛宴,但天不护美,风间雅与2010年9月被检查确诊肝癌晚期(相关报道),在爱心人士全力援助与关心下与病魔抗争近两年,终于不敌病魔,于2012年2月13日晚上8点40分逝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