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1年1月28日:王绶琯逝世

2021年1月28日:王绶琯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4/2/19 20:23:17

绶琯(1923年1月15日—2021年1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1936年至1943年王绶琯在重庆马尾海军学校就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至1949年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造船班深造;1950年被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1953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至1993年)、主任(1994年至1996年);1985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之后改任名誉理事长;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1996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发起倡议,并组织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王绶琯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提高了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

科研综述

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在二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任务,同时也为打下时间、纬度等基本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尔后中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58年,王绶琯在参加日食观测后受命创建了北京天文台的射电天文研究,1959年在北京主持创办了全国性的射电天文训练班,负责首次研制成中国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制定了在北京创建射电天文科学研究的方案与分阶段发展的技术步骤射电天文研究目标。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

1984年,王绶琯等完成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的建设,其功能及学术贡献在国际同类开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用以来编制了米波射电源表,并开展了一系列宇宙射电研究。

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人物评价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60年来王绶琯先生对中国天文,特别是射电天文做出的卓越贡献,王先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高瞻远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汉代王陵发现古代火锅鼎将火锅历史提前三四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盱眙县大云山顶部,有一座规模宏大、极度奢华的汉代诸侯王陵园。该墓穴占地25万平方米,属于汉武帝第五个哥哥,江都王刘非。墓园内,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被发现,其中一件“五格濡鼎”,引人注意。专家介绍,该鼎从结构来看,就是古代的火锅,比此前记载魏文帝的”五熟锅”还要早三四百年。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

  • 五格濡鼎是在哪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月29日据媒体报道,盱眙县大云山顶部,有一座规模宏大、极度奢华的汉代诸侯王陵园。该墓穴占地25万平方米,属于汉武帝第五个哥哥,江都王刘非。墓园内,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被发现,其中一件“五格濡鼎”,引人注意。专家介绍,该鼎从结构来看,就是古代的火锅,比此前记载魏文帝的”五熟锅”还要早三四百年。据悉,这

  • 隔空充电是怎么实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在当今电池领域还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技术时,为了让智能手机尽可能的延长续航和提升充电速度,各家手机厂商都削尖了脑袋的专研各种充电技术。平地一声雷,经过数日的悬疑式文案预热后,小米终于解开了这项新技术的“神秘面纱”!1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小米正式推出全新“黑科技”,小米首套自研隔空充电系统!雷军惊叹:

  • 山海绘卷系列皮肤的原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英雄联盟》山海绘卷全新四款皮肤已于今日(1月29日)上线,官方也发布了新皮肤,妮蔻与邪恶的创世者烬和他的奇兽大军展开斗争。"山海绘卷"系列皮肤属于中国风系列,皮肤的设计灵感源自于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系列,一共包含了四款皮肤:吞噬太阳的科加斯,拥有神奇绘卷的妮蔻,还有如山如岳的泰坦和烈焰缠绕的烬。

  • 1415年2月22日:解缙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

  • 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是什么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有军事迷这样说过: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非加特林黑管机枪莫属。这话倒没什么太大争议,因为它堪称机枪界的神器,不只杀伤力巨大,而且它每分钟的射弹量可达到1200发。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概念?每分钟1200发子弹比起下雨还要密集,不服不行啊。美国M134格林速射机枪,加特林转管机枪的典范之作当然,因为加特林

  •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封一等承恩公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西六宫

  • 体重能抗住几级大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冷空气再次“上线”,各地迎来大风降温。人真的会被大风吹跑吗?据中国天气网的消息,如果您体重在80-90斤,能抗住7级风,105-120斤,能抗住8级风,135-150斤,能抗住9级风,如果你的体重在160斤以上,能和10级大风较量一下了。网友们互相提醒:大风降温,做好防护。近日,冷空气又双叒叕来袭,

  • 褪去体毛之后人类为什么裸了100万年才穿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枪炮、细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将人类称之为“第三种猩猩”,他的理由也非常充分。根据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我们与另外两种猩猩的基因组,有98%都是相同的,从基因层面上来讲,人类被称之为第三种猩猩合情合理。但和另外两种猩猩相比,人类不仅演化出了直立行走,而且还褪去了体毛,仅保留了部分毛发。虽然现如

  • 玉水寨是哪个民族的圣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玉水寨风景区,位于白沙镇北部,是以纳西民族文化为核心,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风景名胜。玉水寨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由一系列景点组成,如今已成为丽江主要旅游景区。玉水寨是纳西族中部地区的东巴圣地,是丽江古城的溯源。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将玉水寨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和白沙细乐传承基地及勒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