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褪去体毛之后人类为什么裸了100万年才穿衣服

褪去体毛之后人类为什么裸了100万年才穿衣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1/16 16:46:08

《枪炮、细菌与钢铁》的作者贾雷德·蒙德将人类称之为“第三种猩猩”,他的理由也非充分。根据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我们与另外两种猩猩的基因组,有98%都是相同的,从基因层面上来讲,人类被称之为第三种猩猩合情合理。

另外两种猩猩相比,人类不仅演化出了直立行走,而且还褪去了体,仅保留了部分毛发。虽然现如今我们学会了用衣服御寒,但研究表明,人类在褪去毛发之后,裸了大约100万年才学会了穿衣服。

人类褪去体毛的时间

由于皮肤和毛发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难以保存成化石,所以我们无法从化石中寻找到人类褪去体毛的时间。

但在1999年时,分子生物学家马克.斯托金从儿子学校的一个短信中受到了发。短信的大致内容是学校中两名孩子出现了头虱,希望家长们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分子生物学家马克.斯托金立即想到,头虱和阴虱虽然都是虱子,但它们无法在没有毛发的地方生存,以至于它们只能留在原来的地方演化,久而久之已经有了生殖隔离。然而在人类褪去体毛之前,人类全身都生长着毛发,此时的虱子可以通过体毛游遍全身,基因可以相互交流,所以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这意味着,头虱和阴虱原本是一家,只是随着人类褪去体毛,它们才逐渐形成了两个物种。受到这个启发,马克.斯托金立即对两种虱子进行分子钟测定法,通过复杂的计算之后得出,人类至少在114万年前就已经褪去了体毛。

后来,科学家们又根据体虱和头虱的分化,分析出人类穿上衣服的时间。研究发现,体虱是从头虱中演化的一支,它们的爪子更长,能够勾住衣服纤维,从而在人体表面生存。通过分子钟测定法,体虱和头虱大约在17万年前开始分化,这意味着人类在17万年前已经出现了衣服。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褪去体毛的时间是在114万年前,而穿上衣服的时间是17万年前,为什么人类祖先要花费100万年才学会了穿衣服呢?

褪去体毛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穿上衣服

人类褪去体毛之后之所以没有穿衣服,其实是因为原始人所生活的地方气温较高。

根据主流科学理论,人类起源于非洲东部地区,而非洲位于赤道附近,常年气温较高。在第四纪大冰期之前,非洲地区的气温比现如今要高一些。

另一方面,人类之所以褪去体毛,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散热。我们知道,其他动物全身都长有毛发,只有在舌头,爪子等小块地方才有汗腺,这使得它们散热能力极差。如果你在夏天遛狗,你就会发现用不了太久狗子就会热得气喘吁吁。

散热能力差,意味着动物们无法长时间奔跑,比如:猎豹虽然爆发力较强,时速比人类快,但它们只能持续奔跑1分钟左右,如果长时间奔跑会使得它们中暑而亡。

人类褪去体毛之后,身体多的热量能够通过汗液的方式挥发出去,从而降低体温,能够使人类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出门捕猎,而其他动物在此期间将会因为炎热而无法长时间奔跑,很容易被人类所捕食。

尽管褪去体毛可以帮助散热,从而帮助人类捕猎,但褪去体毛也有坏处,那就是在夜晚人类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动物没有褪去体毛的原因。

但是人类褪去体毛之前,人类已经学会了使用火,火可以帮助人类驱寒,所以人类褪去体毛之后即使不穿衣服,也不会影响人类生存。

至于为什么要在17万年前穿上衣服,其实是因为第四纪大冰期已经影响到了非洲地区,导致这里的气温降低,人类只好保留捕获到的动物皮毛,并简单围在身上。

后来,随着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裁剪衣服的能力也越来越高,人类不再简单地将动物皮毛披在身上,还学会了使用骨针缝补衣服,将衣服裁剪得更方便人类行动。

当人类穿上衣服之时,意味着人类可以使用工具来适应外界环境,而不是依靠自身基因的改变来抵御环境。而这也为7.5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到达世界各地做好了铺垫。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玉水寨是哪个民族的圣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玉水寨风景区,位于白沙镇北部,是以纳西民族文化为核心,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风景名胜。玉水寨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由一系列景点组成,如今已成为丽江主要旅游景区。玉水寨是纳西族中部地区的东巴圣地,是丽江古城的溯源。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将玉水寨指定为东巴文化传承基地和白沙细乐传承基地及勒巴舞

  • 东巴王国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东巴王国位于玉龙雪山下,距离丽江古城12公里,是丽江大玉龙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丽江东巴王国占地160亩,东巴王国是以继承和弘扬纳西东巴文化的宗旨,形象化地展示了以崇尚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东巴王国位于玉龙雪山下,距离丽江古城12公里,是丽江大玉龙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与玉水寨、玉峰寺、玉

  • 玉峰寺是什么寺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东宝仲巴呼图克图座下的玉峰寺,藏语扎西曲培林,意为“吉祥弘法苑”,与福国寺、普济寺、文峰寺、指云寺并列为丽江五大佛寺;玉峰寺位于离丽江古城13公里的玉龙雪山南麓,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规模最大时有九个院落,现存大殿及上下两院。玉峰寺,大殿正门两边的四大天王壁画为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杰亲手

  • 虎跳峡在云南哪个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概述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多处险滩,江水在玉龙、哈巴两座雪山的夹峙下奔流向前,气

  • 扫楼是什么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扫楼是:一栋楼从楼顶的住户开始往一楼一家一家的敲门,或对某一写字楼逐楼层地挨家挨户拜访。其他的比如一些找工作投简历的,也可称为扫楼。明星扫楼,其实就是明星跑到某媒体办公区域和幕后工作人员见面,给他们分发福利犒劳他们。网络用语在论坛中一般指一个吧里的从哪里最后回复都是一个人,类似屠版。可能会影响到贴吧

  • 为什么说木府是丽江古城的紫禁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把木府称作丽江古城的紫禁城。木府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丽江古城向来备受游客的青睐,去云南等地旅游的人,基本上都要到丽江打卡。能够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可见这座古城历史底蕴之浓厚,人们来到这里,往往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这

  • 温锅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项习俗,山东省城乡极为普遍。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宅者,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认识新家门,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名词解释有人新房落成或迁入新居,亲友携带

  • 古代人是怎么过新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在农历除夕夜,古人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守岁等祈求新年好运。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不仅皇宫中爆竹山响,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等活动。“春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时候引入了阳历之后,才改叫做春节。之前只叫过年。而且

  • 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杨翠英(1925年-2021年1月28日),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去世,享年96岁。人物证言我叫杨翠英,1925年出生。南京沦陷后,爸妈带着我、弟弟、妹妹和小叔叔,逃到大方巷难民营。一天中午,日本兵冲进了难民营,把爸爸、堂爷爷和舅舅拖走,他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一个月后,妈妈

  •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的俗语,是老一辈的经验之谈,今天来介绍一下“七不出门,八不还家”。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农历逢7不出门,逢8不归家,可是真是这样吗?七不出门,八不还家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那就是农历逢七的日子不能出门,而在逢八的日子里则不能回家。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个俗语,但你真的理解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