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木府是丽江古城的紫禁城

为什么说木府是丽江古城的紫禁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88 更新时间:2024/2/7 15:01:52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把木府称作丽江古城的紫禁城。木府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

丽江古城来备受游客的青睐,去云南等地旅游的人,基本上都要到丽江打卡。能够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可见这座古城历史底蕴之浓厚,人们来到这里,往往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这里的木府是一处号称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的建筑,它在人们口中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呢?

在丽江古城旅游的游客都被彩石铺地、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所吸引,位于古城中心位置的有一座规模宏大、气派奢侈的建筑却常被大家所忽略。在丽江旅游有几句俗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这座建筑就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被称为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堪比故宫奢华的土司宅。

它就是被誉为丽江紫禁城的纳西土司衙门----木府。木府始建于元代,比故宫还要早150多年,是雄霸丽江地区数百年之久的木氏土司官邸府衙所在。虽然木府处于贫穷落后的丽江西南边陲小镇,但它的奢华与宏伟却丝毫不输于中原地区的皇家林园。

丽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始建于公元13世纪后期,也就是末元初的时代,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着灿烂的纳西族化。

纳西族人原来是没有汉族姓氏的,他们的传统命名方法是父子连名,明朝太祖朱元璋一通中原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的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率众归附,朱元璋就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并封他为丽江的世袭知府,这才有了今天的木府。

木府作为丽江木氏土司的衙门,在当地就像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再加上木府中建筑之宏伟、宫殿之辉煌、雕刻之精致、构件之玲珑、绘画之璀璨,可谓美轮美奂,无与伦比,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华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一座公贵胄的官邸,因此才被人们称为丽江的“紫禁城”。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占地面积100多亩,建筑高达百来座的大型建筑,却并非明清时期的“原件”。1996年当地发生了大地震,木府的很多地方都被毁坏,是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丽江能工巧匠也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方使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

我们来到木府参观,会发现这座府邸的建筑结构跟紫禁城确实有些相似,踏入木府大门,绕过照壁府内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向后方狮子山延展而去,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两边则是家院、配殿、庭廊等,格局形态尽显皇家行宫御苑的风范。

大家去丽江旅游,可千万不要错过这座与紫禁城并列,被称为“北有故宫,南有木府”的古建筑。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温锅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温锅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项习俗,山东省城乡极为普遍。温锅又称“温居”、“暖房”、“烧炕”、“添囤”,指新房落成后,乔迁或兄弟分家一方迁进新宅者,热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认识新家门,亲友、邻居携带礼品前去庆贺,主人设宴款待来贺者的习俗,包含着众人添柴火焰高的互助传统。名词解释有人新房落成或迁入新居,亲友携带

  • 古代人是怎么过新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在农历除夕夜,古人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守岁等祈求新年好运。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不仅皇宫中爆竹山响,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等活动。“春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时候引入了阳历之后,才改叫做春节。之前只叫过年。而且

  • 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杨翠英(1925年-2021年1月28日),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2021年1月28日,杨翠英去世,享年96岁。人物证言我叫杨翠英,1925年出生。南京沦陷后,爸妈带着我、弟弟、妹妹和小叔叔,逃到大方巷难民营。一天中午,日本兵冲进了难民营,把爸爸、堂爷爷和舅舅拖走,他们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一个月后,妈妈

  •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的俗语,是老一辈的经验之谈,今天来介绍一下“七不出门,八不还家”。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说农历逢7不出门,逢8不归家,可是真是这样吗?七不出门,八不还家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那就是农历逢七的日子不能出门,而在逢八的日子里则不能回家。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这个俗语,但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 男左女右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男左女右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习俗,主要体现在墓葬,正式场合的列位等。中国传统上以左为尊,而古代几千年来都是父系社会,故男左女右的传统逐渐形成。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男左女右的传统,如公共厕所其实并不一定遵循此规则。尤其是现在很多人认为戴婚戒也是男左女右,实则不然。婚戒是西方习俗,而男左女右是中国古代传

  • 古代女子上学学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虽然古代女子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前往私塾读书,但许多人家的女孩还是可以在家接受教育的,或由父亲、亲属教授,或专门聘请老师传授。而古代女子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既不同于男子所使用的成人教材,又有别于蒙学读物,自成一套体系,显示出其为“女学”的特点。古代女学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全部集中于妇德、妇职和闺门礼仪,其

  • 玲珑骰子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何处起?这段时间玲珑骰子在各平台很火,就写一篇简介附带教学文章。这玲珑骰子起自何处?便是下面温飞卿的这首词。《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扬柳枝词》——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为什么古代贩卖私盐犯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盐,不允许老百姓私自贩卖,其实这里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几千年以来,盐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年在加勒比地区,那里的强盗就在自己的家里,囤了很多的盐。当时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罗马人,政府都把盐控制的非常严格。政府对盐可以收很多的税。他们需要为战争准备很多的钱。当时的很多士兵。或者是百姓

  • 为什么古代商人的地位都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社会普遍存在四个阶层,即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可以说备受歧视,虽然自己有钱,但不能随便穿丝绸的衣服,子孙也不能入朝为官,而且经常会面临被封建统治者抄家的危险。到了明清的时期,商人的地位开始慢慢上升,清朝更是出现“红顶商人”,商人也可以参与国家的建设治理,经

  • 皇帝出生为什么都有异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帝王对自己的诞辰日倾其全力地神化,无非是为了竭力证明自己君临天下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无论你是以禅让、谋弑、征伐还是造反而取得帝位,当朝或后世的史官们,都会精心编造出一些超出常人的天子降生时的假象来蒙蔽人,这是一种权术和手段,历代帝王虽贤愚资质不同,最终命运也各有差异,但无一不精于此道,而史官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