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457年2月16日:于谦逝世

1457年2月16日:于谦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4/2/7 14:53:03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按江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主要成就

政治

于谦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打击。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却说他坏了官场规矩。

军事

于谦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用兵贵在临机应变,提倡“将士相习”,“管军者知军士之强弱,为兵者知将帅之号令”。所创团营之制,对明朝兵制影响很大。后明英宗归国,于谦认为上皇虽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两部人马结怨已深,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景泰皇帝不准。又有杨俊杨洪子)曾提议发兵征讨瓦剌,于谦不准。

文学

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流行的高峰期,文人们是忌讳表达激烈的情怀与悲伤的情感的,从而保持了其创作风格的雍容,以便发挥其鸣盛的政治作用。

思想

重名节,轻名利

重成仁,轻杀身

重社稷,轻君王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QQ兴趣部落即将停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QQ兴趣部落于2021年1月11日起,下架发布内容、金豆充值功能,保留打榜、评论功能;2021年1月25日,下架所有功能;2021年2月26日,兴趣部落将关闭服务器,正式停止运营。“兴趣部落”是腾讯手机QQ于2014年推出的基于兴趣的公开主题社区,并与拥有共同兴趣标签的QQ群实现了打通和关联,形成以

  • 刘裕为什么叫六味地黄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六味地黄丸”本是人们调侃唐中宗李显的,因为他自己是皇帝,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侄子是皇帝,他妈也是皇帝,于是就有了这个外号。可是刘裕竟然也有这个外号,这是怎么回事呢?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建立者,战功赫赫。但是刘裕出生贫寒,他的家属并不是皇帝,而他的皇位也是传给了太子刘义符,并没有兄弟继承

  • 孙恩卢循起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史称孙恩、卢循起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乱爆发之时,琅玡人孙泰用五斗米道组织群众,准备发动

  • 孙恩卢循起义的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末年,由于地方割据,中央政府实际控制只限于所谓“东土”的三吴地区。这里南北士族田园别墅最集中,封建剥削最严重,政府又将绝大部分赋役加于此地,农民负担格外沉重。他们有的沦为奴隶、佃客,有的逃亡山海屯聚反抗。这是孙恩起义爆发于该地,并能坚持数年之久的基本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399年,朝廷征发“免奴为

  • 刘裕击桓玄之战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刘裕击桓玄之战,晋元兴三年(404年)三月至五月,东晋将领刘裕追击并击败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战。桓玄是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后为义兴太守。玄嫌官小位卑,遂弃官归荆楚。不久,夺取荆、江二州,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便不断要挟朝廷,先为楚王,进而篡夺晋帝位自立,国号楚,改元永始。刘裕最初仕于晋,

  • 刘裕击桓玄之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桓玄是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父爵为南郡公,后为义兴太守。后来他发动叛乱,刘裕以少胜多,仅花三月就拿下桓玄。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随徐、兖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入朝。桓玄以为用这种怀柔政策可以打消刘裕的不满情绪,但刘裕却暗中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加紧了起兵的步伐。不久,刘裕以旧伤复发为由,与何无忌同船

  • 刘裕灭南燕之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此战,刘裕善于料敌,利用燕军恃强弃险的失误,乘机攻击,以车制骑,在广固内城攻坚战中,又采取久围待其疲而后攻之的方略,将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心相结合,稳扎稳打,掌握主动,一举获胜。东

  • 南燕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南燕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国家,当时趁着桓玄叛乱骚扰东晋,被刘裕一举拿下。刘裕围攻广固8个月之久,才将南燕灭亡。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四月至次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燕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著名战争。义熙五年正月,南燕帝慕容超嫌宫廷乐师不够,欲对东晋用兵掠取。二月,慕容

  • 刘裕用了几个月灭南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南燕袭击东晋,由刘裕率军抵抗。刘裕的战略胜于燕军一筹,同时慕容超还愚笨无能,尽管刘裕围攻八个月,南燕还是灭亡了。东晋刘裕鉴于南燕于二月两次入袭东晋北部边境,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权威,便于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三月,上表晋安帝请求兴师击灭南燕。朝中大臣廷议均认为不可,唯有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

  • 刘裕为什么能成功灭掉南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东晋王朝进击南燕的作战,历经10个月之久,终于将南燕灭亡,为推进北方地区的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场战役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是东晋的制度、军事实力和刘裕的个人能力的综合结果。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四月至翌年二月,东晋中军将军刘裕率军攻克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灭亡南燕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