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鹅粪能杀蛇

为什么说鹅粪能杀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94 更新时间:2024/2/19 20:43:21

关于鹅的传说,苏东坡的《仇池笔记》中就有过描述: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苏东坡并没有说鹅能咬死蛇,而是“其粪杀蛇”,大致的信息是蛇碰到鹅的粪便后行动就会变缓慢,行进轨迹也会变得很诡异,蛇表面的皮肤也会开始溃烂。

在一些科普栏目中,做过实验,“其粪杀蛇”其实是谣言,但是鹅的粪便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蛇“讨厌”,那种感觉就像你路过垃圾站或公共厕所会绕着走。

鹅粪的这种功效类似于雄黄(二硫化二砷)。在电视科普栏目《科学大求真》与《好奇实验室》中,曾经分别对多种蛇进行了两种实验:

1.饿了三天的蛇与老鼠中间有一条雄黄隔离带,蛇毫不犹豫地冲过雄黄的封锁线,吃了老鼠。然后将一只老鼠身上撒点雄黄,再放一只饿了三天的蛇,蛇同样毫不犹豫地吃了下去。

2.另一个栏目的实验中没有老鼠,只有蛇雄黄隔离带,结果蛇背雄黄,研究人员用工具让它转头,它都不回头,可见它有多么“讨厌”雄黄。

大鹅的前身是飞行小能手鸿雁,主要以植物以及水里的小鱼小虾为食,而人类驯养之后改为以植物为食,因此大鹅不可能排出来硫化物。

蛇的视力并不好,讨厌雄黄是因为蛇是利用蛇信吸收空气中的颗粒分子传递给上颚的信号放大器(锄鼻器),放大器直通大脑,通过辨别空气颗粒来辨别环境,也就是说嗅觉非灵敏,所以对某些刺激性较强的气味难以接受。比如很多人发现风油精、大蒜、烟头泡水也会让蛇绕着走,鹅粪能驱蛇也是类似的功效,但谈不上杀蛇。

鹅本身也不太怕蛇

体型较大的蛇,如森蚺、网纹蟒、非洲岩蟒、缅甸蟒,一般都生存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环境中。如果非要死战,我国境内的蛇从身形来看并不具备优势,加上鹅可以扑棱翅膀进行凌空扑杀,再接上高杀伤的喙或者用鹅掌一顿猛踩,蛇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即使是毒蛇,鹅也可以用它厚厚的羽以及坚硬的角质层抵御毒牙,蛇只有挨打的份。

“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即有鹅的地方蛇跑光,则是以上综合因素:人居住的环境并不适合蛇隐蔽活动,因此有人的地方蛇就少。如果养鹅,鹅粪会驱走蛇。动物只要不是饿疯了都不会去打量身材比它高大得多,对自己存在威胁的物种,最关键的是有鹅地方就会有人,蛇不想被端上饭桌或者泡到酒缸子里,因此有鹅的地方很少能看见蛇。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没人看的UP主被曝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据悉,这名网红是某弹幕网站上的一位up主,粉丝其实只有几万,平时会直播自己打游戏,也会上传一些游戏视频,播放量平平,但每个视频制作都很用心。之所以登上热搜,当然不是因为他多么出名,而是因为他去世的方式太令人惋惜。据知情人士发的讣告,墨茶去世于大约一个月前,原因是贫病交加……而根据发讣告的人提供的最新

  • 历史上那些惊人的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在人类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伟大的人物,或者伟大的作品,他们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刻,做了一些大胆的预言。这些预言,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后来都发生了。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秦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楚国所受到的凌辱最为深重。秦楚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恩怨,两国反而是百年姻亲(芈月太后是楚国人,秦始

  • 太阳探测卫星工作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太阳观测卫星是用于检测太阳活动的卫星,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但这个脾气有些暴躁的火球也经常对地球人的生活造成威胁。为了摸清它的脾气,了解太阳磁场中蕴藏的能量以及该能量对地球的影响,对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耀斑进行研究,以期最终实现“太空天气”预报,需要太阳观测卫星来实施。卫星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未来发生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这句产生于反抗秦朝统一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比喻即使弱小,团结一致也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情绪化的坚定信念。楚王族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

  • 恐龙的菊花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恐龙,作为曾经地球上的霸主,恐龙在人类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从好莱坞大片中所描述的样子来看,他们曾经就是地球的主宰者,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全员归位。这不免会让人类反思,这一切也会发生在人类的身上吧?所以科学家们不停地对恐龙化石进行研究,渴望能获得某些信息,比如恐龙基因,它们如何繁衍生息,它们的生

  • 2008年2月8日:冯理达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冯理达(1925.11~2008.2.8),女,安徽巢县(今安徽巢湖)人,生于天津。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之一,是著名免疫学专家。1947年参加工作,1973年3月入伍,1975年12月入党,专业技术2级。冯理达,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她组建了新中国第一

  • 石景山龙袍干尸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2006年4月份,在背景石景山风景区玉泉路一带的工地上,挖掘机师傅突然感觉挖到了什么东西。意识轰动全中国考古界的“石景山龙袍干尸”出现在了世人眼前。专家们经过仔细的清理,初步鉴定,墓主为康熙年间人,男性,尸身保存完好,身高1.73米,左脚上长有6只脚指,尸身里外共裹了7层衣服。疑团来了,男尸这7层衣

  • 水坝广场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离中央火车站不远的水坝广场(Dam,也叫多姆广场,丹姆广场),可以说是阿姆斯特丹市市中心的起点,也是整个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这里到处充斥着咖啡的香味、搞怪的街头艺人和人来人往的各国观光客。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人口约110万。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世界著名的国际大

  •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的运河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大约90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使得该市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阿姆斯特丹运河体系的大部分是城市规划的成功结果。17世纪初,在移民达到高峰之际,一个综合规划也付诸实施,即同时开挖了四条主要的同心的半环形运河,其末端均止于IJ湾,称为运河带(grachten

  • 1989年2月9日:手冢治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男,大和族,本名手冢治,因喜爱昆虫而取了“手冢治虫”的笔名,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1947年以漫画《新宝岛》奠定了日本漫画的叙述方式,创立了日本漫画意识形态,极大的扩张了新漫画的表现力。1952年作品《铁臂阿童木》轰动日本,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