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519年05月02日:达·芬奇逝世

1519年05月02日:达·芬奇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90 更新时间:2024/2/14 12:55:16

莱昂纳多·迪·赛尔·皮耶罗·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出生于意大利的艺复兴时期,他涉及的领域:包括素描、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制图学。

尽管他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术训练,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仍将莱昂纳多视为“环球天才”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典范,“天才的好奇心”和“极富创造力的想象力”。

他被人们称为古生物学、植物学和建筑学之父,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对后来的艺术家做出了贡献,而后者仅是其当代米开朗基罗所无法比拟的。

主要成就

总述

说达·芬奇是一名伟大的画家并不准确,他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最初,人们学习科学知识也只是学习像《圣经》一样的亚里士多德理论,只相信文字记载。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应该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科学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这一方法,后来得到了伽利略的发展,并由英国哲学家培根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达·芬奇坚信科学,他对宗教感到厌恶,抨击天主教那些掌权的为“一个贩卖欺骗与谎言者”。他说:“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达·芬奇的实验工作方法为后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发明创造开辟了新的道路。

天文

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尼的“日心说”,甚至在当时,达·芬奇就可能在幻想利用太阳能了。

物理

达·芬奇重新发现了液体压力的概念,提出了连通器原理。他指出:在连通器内,同一液体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体的液面高度不同,液体的高度与密度成反比。

15世纪,他最早开始了物体之间的摩擦学理论的研究。他发现了惯性原理,后来为伽利略的实验所证明。他认为一个抛射体最初是沿倾斜的直线上升,在引力和冲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线位移,最后冲力耗尽,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运动。

还预示了物质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东西将从地底下爆起,使人在无声的气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彻底毁坏,看起来在空中似乎有强大的破坏力。”

光学

设想光的传播由中心向外传播;认为光和水波、声波的运动方式相似,并预见了多普勒效应;认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早于同时期的科学家;设计并进行了针孔成像实验;根据眼球的构造和功能设计了光学仪器。

力学

达·芬奇强调力学和数学同样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并研究过许多力学问题。他根据实验和观测得出:重物沿它和地心相连的直线下落,下落的速度同时间成正比。在静力学方面,他严格确定了力矩概念:杆上街体的平衡“由它们的重量和距支点的距离决定”,由此总结出计算几何体重心的一般法则。他已知道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用这一法则研究重物沿斜面运动中,他正确地得到摩擦力的定义。

他在观察笔记中写道:物体“都不能自己运动……每个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都有一个重量”。物体运动时“对空气的压力等于空气作用于其上的力”。在流体力学方面,他总结出河水的流速同河道宽度成反比,井用这一结论说明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他还运用力学和机械原理设计了许多机器和器械,参加了运河、水利和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他通过对鸟翼运动的研究,于1493年首次设计出一个飞行器。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05年04月02日:安徒生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

  • 1904年03月02日:苏斯博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苏斯博士(Dr.Seuss),出生于1904年3月2日,二十世纪最卓越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一生创作的48种精彩教育绘本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著名早期教育作品,全球销量2.5亿册。曾获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大奖和普利策特殊贡献奖,两次获奥斯卡金像奖和艾美奖,美国教育部指定的儿童重要阅读辅导读物。人物

  • 1919年03月02日:珍妮弗·琼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珍妮弗·琼斯(Jennifer Jones,1919年3月2日—2009年12月17日),原名菲利丝·李·艾斯丽(Phylis Lee Isley),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美国电影演员、慈善工作者,毕业于美国戏剧艺术学院。1939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新边疆》,从而正式步入影坛。1943年主演

  • 1997年06月02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坐落于清华园理学院大楼西部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英文名: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成立于1997年6月2日。简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是清华大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专门设立的基础科学研究实体。它的宗旨是:面向世界、面向二十一世纪,

  • 2001年06月02日:尼泊尔皇室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尼泊尔皇室血案,发生在2001年6月2日早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山国度尼泊尔传出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多名皇室成员。简介2001年6月2日早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山国尼泊尔传出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打死了包括父母在内的多名皇室成员。这一消息最先是接近尼

  • 1929年03月02日:和田一夫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和田一夫,1929年3月2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热海市,日本企业家。和田一夫将一家乡下蔬菜店,建设成为在世界各地拥有400家百货店和超市,员工总数达28000人,鼎盛期年销售总额突破5000亿日元的国际流通集团,旗下多家公司的股票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上市。2019年8月19日,日本前八佰伴集团总

  • 1964年05月02日:中国登山队首登希夏邦马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希夏邦马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之一。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邻近中国与尼泊尔边界,海拔8027米(26335英尺),也常说海拔8012米、8013米。有冰河与积雪覆盖,1964年5月2日中国远征队首登成功。希夏邦马峰(Shishapangma)海拔8027米,也常说海拔8012米、8013米,在世界

  • 1616年06月01日:德川家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德川家康(日语:とくがわいえやす,英语:Tokugawa Ieyasu;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时代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德川家康出生于三河冈崎城(现爱知县冈崎市)

  • 1872年04月02日:塞缪尔·莫尔斯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1791年4月27日-1872年4月2日),男,是一名享有盛誉的美国画家、电报之父。1791年4月27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顿,Morse最初的职业是画家。1839年他发布了他的第一项发明“莫尔斯”码。他的同行发明的电报就

  • 1935年03月02日:王大中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王大中,1935年3月2日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中国核反应堆工程与核安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1953年入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70年任清华核能所党委常委、设计室主任;1980年赴西德进修;1982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