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亥杀尽兄弟姐妹,就没人反抗吗?

胡亥杀尽兄弟姐妹,就没人反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3/12/15 18:08:28

秦始皇于东巡路上驾崩而去,同年,秦二世胡亥登上皇位,一口气将自己的22位兄弟以及10位姐妹全都处死,几乎是将嬴氏的血脉清除殆尽。那么问题来了,这32位都是秦始皇的子女,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反抗胡亥?为何会甘愿听从胡亥的旨意自我了断?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公元前210年夏季,秦始皇率领着30万大军开始规模浩大的第五次东巡,因为日渐感觉身体抱恙,所以这次东巡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在大军抵达河北邢台的沙丘之时,旧疾发作、伤口腐烂,加上当时正值七月酷暑,不久便感染全身,在马车中奄奄一息。秦始皇自知大限将至,亲自书写遗诏,命长子扶苏继承秦国帝王之位。秦始皇本以为自己再不济也能坚持到回宫,却不曾想还是倒在了沙丘这一不祥之地,一代帝星就此溘然长逝!

秦始皇驾崩后,拿着遗诏的赵高此时思绪万千,心中闪过千万念头,更担心扶苏继承皇位后对自己不利,索性就与当时同行的胡亥密谋发动政变,也就是后来的假传遗诏,但此时有一个最大的阻碍,那就是丞相李斯。秦始皇驾崩后,掌握着大秦帝国真正大权的是丞相李斯,如果丞相李斯不同意胡亥继承皇位的话,那么不论赵高和胡亥再有能耐也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于是赵高和胡亥便心生一计。

赵高拿当年李斯主持焚书坑儒而扶苏大力反对(后来复苏因此被贬到边境修长城)作梗,而李斯心中自知不少得罪扶苏,也害怕扶苏当上皇帝后加以报复,到时候别说丞相之位不保,就连自己的整个家族都有可能被覆灭。这般权衡后,大秦帝国的宰相——李斯,同意默许赵高的政变。历史多儿戏,竟因李斯这一决定而改变其本来的发展轨迹。

李斯为丞相,掌管朝廷事务,赵高为中车府令,掌管帝王玉玺,这两人联合起来可谓是只手遮天。他们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留下来了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命长子扶苏自尽于边境。当使者带着这份假诏书抵达扶苏的营地时,扶苏还在热火朝天的指挥将士们和工人修筑长城。使者当众宣读了诏书:长子扶苏不孝,臣子蒙恬不忠,当自杀以谢罪,钦此。

当时的扶苏和蒙恬仍不知秦始皇已经去世,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封假诏书,扶苏以为是父皇仍不肯原谅自己,执意要自杀,奈何蒙恬察觉其中有猫腻一心劝阻也无济于事。扶苏遣散众人,并且答应蒙恬不会自尽,要同蒙恬一起去咸阳城一探究竟,众人退离,离去后的蒙恬越想越觉得此事有蹊跷,突然心中一怔,意识到扶苏不对劲,迅速返回扶苏的营帐,只见扶苏已然自尽身亡。

蒙恬悲痛欲绝,但此时师出无名,也不甘心自杀,执意要随使者一同回去弄清楚真相,结果刚到咸阳城就被胡亥关进了大牢,最终和自己的弟弟蒙毅一样再也没能走出大牢。扶苏死后,秦二世胡亥在秦二世的蛊惑下,展开了对自己血脉相连兄妹的大屠杀。当时的秦朝法令苛刻,如果帝王的子女得不到皇帝的赏识就无法担任任何拥有实权的职位,因此当胡亥要屠杀这32位兄弟姐妹时,当真是不费吹风之力。

秦二世胡亥在当上皇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对自己有威胁的12个兄长全都处死,给予的罪名是不忠不孝且有不臣之心。这件事传开之后,其余的兄弟姐妹们也没有反抗的能力,只得终日惶恐在家度日,而秦二世胡亥也没让他们等的太久,一个月后,就将其余的6位兄弟和10位姐妹一同押往杜邮,处决的方式可谓是灭绝人性——以巨石碾压身体的残酷方式处死。至此,秦始皇的子女只剩下胡亥以及和胡亥关系不错且性格懦弱的将闾公子高等4人。数日后,这三人也相继被胡亥赐死,一同陪葬于骊山秦始皇陵。

我认为当秦二世胡亥对自己的兄弟姐妹狠下杀手时,这32位秦皇子女不是不想反抗,而是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因为秦朝苛刻的法律,导致他们手中毫无实权,唯一拥有三十万大军的扶苏还被胡亥的假遗诏赐死。正如公子高被赐死前所说:这天下都是皇帝的,又能跑到哪去?没有能力反抗,也无处可躲,除了等待死亡,他们别无选择。

标签: 胡亥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早期被契丹捶打,战斗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三大家,宋朝,历史解密

    俗话说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那么,古代战场上,猪队友有多坑呢?今天本文就拿宋太宗时期的两个武将来说说。关于宋太宗,读者们印象最深的是在高粱河之战中,驾驴车撤退(逃跑)的事。宋太宗在位时期,宋军战斗力衰退了不少。宋军战斗力下降有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宋太宗战术能力不行,然后还觉得自己超级能打

  • 揭秘古代王爷的生活 整个曹魏王朝时代都是被圈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南北朝,历史解密

    王爷这一词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那么对于王爷这么个官职不同的朝代有什么变化的呢?从大方向看来,唐朝是个分界线。在唐朝以前,王爷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秦代太短,始皇帝一死,基本也就亡国了,这时的王爷没啥意义,暂且忽略。汉代诸王一般都会被分封到各地。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享有极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利,总起来说他们

  • 揭秘:曹植,曹丕,甄宓的三角恋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甄宓,三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甄宓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三国中的一位诗人。也不能用诗人这个身份来定位他,我们先来说一说他的父亲曹操,曹操一生的称呼也有很多的。除了他的身份多了以外,他的孩子也是比较多的,妻妾成群,有很多的老婆,据

  • 司马懿隐忍终成王者?但曹操留下一手,致使司马懿后人家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三国,英雄辈出。曹操与司马懿他们皆是三国枭雄。司马懿从曹操的后代手中夺得了江山。不过,司马懿兴许是活的太久了,愣是将曹操熬死了,致使曹家变成了司马家。曹操死后,司马懿的野心膨胀,夺取了曹家天下,同时还把蜀国、吴国给收了。可是司马家建立的西晋前后37年,比起曹魏,简直是讽刺,其中的原因,除了司马家后代

  • 二战期间波兰曾叫嚣三天灭掉德国 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德国,二战,历史解密

    二战时期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就是欧洲的波兰,德国发动战争的首个目标,就是要把波兰占领。在德国发兵之后,苏联为了报仇也从国内发兵,两个军事大国合围波兰,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波兰就被彻底地灭掉了,很多人也许会比较同情波兰。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在面对两个军事强国的时候,没有丝毫反击的机会。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

  • 哲悯皇贵妃生前没有名分,死后为什么要她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哲悯皇贵妃,清朝,皇贵妃,历史解密

    要说史上皇帝活得最久的一位,那就属乾隆了,享年89年。乾隆一生有五个皇贵妃,在最近热播完的《如懿传》中出现了四个,唯独一个我们一直是只听奇闻不见其人,她就是哲悯皇贵妃,乾隆的第一个女人,长子永璜的生母。哲悯皇贵妃和孝贤皇后都是富察氏出身,很多人可能会想她们有亲戚关系,那你们就想错了,她们两个人毫无关

  • 契丹族有着怎样的军事制度?他么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契丹族,辽国,历史解密

    政治体制部落联盟时期,契丹族部落及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不是世袭而是民主选举,即民主议会制。契丹旧制,部落联盟首领可汗及八部酋长夷离堇(也称大人,后称大王),每三年推选一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契丹社会逐渐进入奴隶制社会,这种三年一代的旧制也逐渐遭到破坏。耶律阿保机担任契丹可汗后,继续扩展势力,逐渐建

  • 清朝的补子文化是怎样的?穿错了衣服会被治罪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补子,历史解密

    在清朝官员朝服胸前位置有一方补子,其上用彩丝银线绣着各类珍禽猛兽图案。其实补子文化并非是清朝的首创,唐代官员的朝服上就已经出现了用珍禽猛兽图案做装饰,以区分官员等级的习惯。到了清朝不仅延续此制度,更将其与满汉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完整而森严的等级制度体系。图1:清代官服古人有“先敬罗衣后敬人”的习俗,

  • 刘邦得天下后,彭越和韩信是最早被清算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公元前二百零三年(前203年),韩信率军平定了齐地,派人前往刘邦大营索要齐王之位。此时,刘邦率军在荥阳与项羽展开大战,落入了下风,正希望韩信率领的汉军精锐回师救援,却没想到韩信竟然公然索要王位,刘邦怒火中烧,在张良、陈平的劝解下,刘邦心不甘情不愿地将韩信封为齐王,并且派出张良前去传令,逼迫韩信出兵攻

  • 都说逃亡的日子过的很惨 你知道康有为的逃亡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有为,清朝,历史解密

    说到康有为,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康有为是晚清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别人都说他是光绪跟前的小红人。而其实光绪之所以为众人所知,大多还是因为戊戌变法的原因。康有为祖籍在广东,他自有自诩饱读诗书,尤其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在清朝甲午海战惨败后,在以他为首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