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得天下后,彭越和韩信是最早被清算的

刘邦得天下后,彭越和韩信是最早被清算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96 更新时间:2023/12/18 21:00:36

公元前二百零三年(前203年),韩信率军平定了齐地,派人前往刘邦大营索要齐王之位。此时,刘邦率军在荥阳与项羽展开大战,落入了下风,正希望韩信率领的汉军精锐回师救援,却没想到韩信竟然公然索要王位,刘邦怒火中烧,在张良、陈平的劝解下,刘邦心不甘情不愿地将韩信封为齐王,并且派出张良前去传令,逼迫韩信出兵攻打项羽。

刘邦在将韩信封王之后,继续在荥阳城与项羽相持,在此过程中,两军交战大多以汉军的失败告终,刘邦就想就近调集自己另一位得力助手彭越的大军前来增援,可是此时彭越却以“魏地初定,无兵可调”为由,拒绝出兵。刘邦这时突然醒悟,自己的得力干将们这是有样学样开始要裂地称王了啊,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顺水推舟与彭越约定,只要灭掉项羽,就将彭越封为梁王。

彭越得到消息后,马上率军赶到前线,与此同时,韩信也率军赶到。刘邦得到了两人的支援后,在垓下包围了项羽率领的楚军,项羽兵败自刎,刘邦果真将彭越封为了梁王,又把韩信改封为楚王。

后来,刘邦称帝之后,彭越和韩信成为了最早被刘邦清算的异姓王之一,这难道就是因为他们在刘邦落入下风的时候,伸手要了王爵之位吗?

其实不然,这件事最多只是让刘邦记恨二人,绝对算不上是主因。

众所周知,刘邦在消灭了项羽之后,登基称帝,在权衡之下,定都长安。刘邦成了天下之主后,面临了和当年秦王政横扫六合之后同样的抉择——继续分封还是推行郡县制?

当年李斯建议秦王政不要继续分封,这样只会使得大秦帝国走上周王朝的老路,推行郡县制,但是推行郡县制的清朝却二世而亡。刘邦为此思考,是否将两种制度同时推行,这就有了“郡国并行制”的诞生,但是,刘邦想要分封同姓诸侯王,希望借助血缘关系帮助皇室镇守江山。不过,要是这样做了,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又该如何处置?刚刚熄灭的战火,恐怕又要重燃。

所以,刘邦不得不将臧荼(这是刘邦干掉的第一个异姓王,不过,臧荼在楚汉之争中一直都是心向项羽的,被迫投靠刘邦而已,项羽死后不久,就起兵反叛了)封为了燕王、张敖封为了赵王、韩王信为韩王、吴芮封为长沙王、英布封为了淮南王,再加上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这就组成了汉初最早的异姓王集团。

刘邦分封异姓王不过是因为形势所逼,只能说是权宜之计,刘邦迟早要把他们挨个收拾了,然后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在刘邦的意识中,这样才能保证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说起韩信,他的功劳多得数也数不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韩信就不会有刘邦的大汉王朝,而彭越呢,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并没有韩信大,但是他在刘邦阵营当中的战功仅次于韩信。而没有彭越和韩信的支持,刘邦根本不可能将项羽包围在垓下,最后逼得他在乌江自刎。

这两人又在楚汉争霸最关键的时候,公然向刘邦索要王爵之位,天下平定之后,两人又开始在暗地里活动,刘邦召他们入京都不敢去,又几次抗旨不遵,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试想,这样两个能力超群但是却有不臣之心的异姓王在侧,刘邦又怎么会心安呢?

加上刘邦登基称帝之时,已经年过半百了,连自己心腹中的心腹,也就是那位长年为刘邦安定后方的萧何都屡遭刘邦的诘难,只要有一点不满,萧何都要人头落地,而且太子刘盈又生性软弱,韩信和彭越正值壮年,自己两腿一蹬之后,刘盈又如何能够震慑韩信和彭越两大异姓王呢?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大家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开国君王大多都会将开国将军屠杀殆尽,以保证江山永固。其实这些君王也都是常人,如果你是刘邦,你敢说不会清算这些有异心的异姓王?

所以,除了实力弱小,且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的长沙王吴芮能够独善其身,其他的六个汉初异姓王皆被清算,连着一些和刘邦出生入死,后来被封为王侯,但却生有异心的兄弟也被除掉,开始分封同姓诸侯王,并且定下“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标签: 刘邦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说逃亡的日子过的很惨 你知道康有为的逃亡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有为,清朝,历史解密

    说到康有为,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康有为是晚清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别人都说他是光绪跟前的小红人。而其实光绪之所以为众人所知,大多还是因为戊戌变法的原因。康有为祖籍在广东,他自有自诩饱读诗书,尤其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在清朝甲午海战惨败后,在以他为首的7

  • 朱元璋杀光功臣,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我想对于历史有一定认知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朱元璋感到陌生吧,他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着较多的记载,大家在生活中也曾或多或少听闻过有关于他的消息,在成为统治者期间,为了避免王朝内部出现动了与变故,他根据种种部署与准备工作,将具有显赫功绩的官员除去大半。最终只剩下耿炳文、郭英二人,后者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

  • 关于贾兰坡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中国考古界有着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贾兰坡,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贾兰坡一生著述等身,成果丰硕。从五十年代开始,贾兰坡院士参加、主持、指导了丁村河、西侯度、蓝田、峙峪、许家窑、萨拉乌苏、水洞沟和泥河湾等一系列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先后发表了400多篇学术著作和文章,广泛涉猎人类的起

  • 他是元朝最倒霉的皇帝 还没有坐上位置就被弟弟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元明宗,历史解密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元朝传五世十一帝,其中有一位皇帝堪称是最倒霉的。此人在位时间仅有半年多的时间,甚至都还没坐上大都皇宫的龙椅。这位皇帝是突然暴死,而幕后主谋居然就是他的亲弟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最倒霉的元朝皇帝就是元明宗和世!元明宗没什么知名度

  • 宋朝最豪华的七十二家酒楼之首,皇帝来了都舍不得往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宋朝,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繁华之地莫过于京城。因此,顶级的娱乐场所总是开设在京城的繁华之地。例如,北宋时期赫赫有名的“樊楼”,就开设在京城汴京的繁华地段。樊楼又名矾楼,由于建在汴京,又是有名的风雅之地。据说,樊楼装饰华美,既有美酒又有佳肴,还有数不清的佳人。因此,宋代诗人刘子翚(音同辉)曾留下过:“梁园歌舞足风流,

  • 战国时代真正的军神,打了76场仗赢了64场其余胜负未分一生未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吴起,历史解密

    谈及“不败军神”,很多人会认为是白起、韩信、李靖、岳飞等人,然而从史书上来看,明确记载一生不败的军神,却唯有此人!《吴子·图国》中记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所谓“吴子”,就是吴起;所谓“钧解”,就是胜负不分,打成平局。至于其他大家熟知的军神,历

  • 明代翰林院是干什么的?汇集无数优秀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前几年去苏州讲学时,和当地几个朋友去逛文庙,在那里巧遇一位在网上开店的泉友,虽然是头一次见面,但过去经常在网上联系,也算是熟人了。他手里有几枚压胜钱,品相一流,锈色包浆也惹人喜爱,经过商议,全都让给了我,其中就有一枚“经筵储望”大钱。“经筵储望”钱,清代贵炉铸造。钱背是变形龙凤图案,是贵炉钱中较少的

  • 李林甫到底有多可怕 为什么安禄山迟迟不敢作乱的原因和他有关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安禄山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唐明皇的克星是安禄山,正因为有了安史之乱,才迫使唐明皇放弃皇位。而安禄山迟迟不敢作乱,并不是时机不到,而是有一人在,他就不敢反。这个人就是被人称为奸相的李林甫。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安禄山一直不

  • 明朝六科给事中官品只有七品 但在朝廷上的威望和权力却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六科给事中,历史解密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对明朝各大机构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三大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全部被裁撤,原先隶属于中书省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直接置于皇帝监管之下,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各部置尚书(正二品)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

  •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哪个才是明朝最大的监察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东厂、西厂、锦衣卫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特务监察机构?其实都是的。对,你没看错,锦衣卫和东、西两厂合称“厂卫”,三个组织,都是用来搞特务的。是不是一下子懵了?这明朝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呢,只有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这锦衣卫一开始也不是用来搞特务,而是跟唐代的金吾卫差不多,用来统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