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60年01月09日:阿斯旺水坝开工

1960年01月09日:阿斯旺水坝开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4/2/11 20:18:05

斯旺水坝工程于1960年1月9日开工,阿斯旺水坝(Aswan High Dam)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尼罗河美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热带气候,丰富的物古迹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坝,使阿斯旺的旅游业特别发达。

水坝的建设自1960开始,历时10年,耗资9亿美元,站在111米的阿斯旺水坝上,脚下波涛翻滚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被拦腰截断,放眼南望是宽15公里长500多公里的纳赛尔湖,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使1964年的洪水,1972年的干旱,1975年的特大洪峰和1982年以来的持续低水位都化险为夷。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坝址位于阿斯旺老坝上游7km处的水库回水区内,水深约30-35m。坝址河谷宽约500m,两岸边坡下陡上缓,高出河底100m处的河谷宽约为3600m。阿斯旺水坝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三部分组成。大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约4300万立方米,其体积相当于开罗西郊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堪称世界七大水坝之一。

工程规模

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Nile)河干流上,在首都开罗以南约800公里的阿斯旺城附近,是一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水产等多种效益。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11米,当最高蓄水位183米时,水库总库容1689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

工程于1960年1月9日开工,1967年10月15日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70年7月15日全部机组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同年工程全部竣工。坝址位于阿斯旺老坝上游7公里处的水库回水区内,水深约30~35米。坝址河谷宽约500米,两岸边坡下陡上缓,高出河底100米处的河谷宽约为3600米。

河谷呈南北,在变质岩、火成岩中切割而成。右岸为变质岩系,主要为混合岩,左岸除混合岩外,尚有花岗岩及火山岩,上部还有努比亚砂岩,岩体受一系列断层切割。左、右岸基岩出露。河床基岩埋藏很深,覆盖层最大深度达225m,主要为砂层。上部为细砂,厚约20米;其下为粗砂、砾石相间;在低于河床120~130米以下为弱透水的第三纪地层,由砂岩、细砂、粗砂、砂质垆坶及半坚硬粘土组成。

重要意义

阿斯旺水坝于1960年开始建造,竣工于1970年.在世界大坝中排名11。但是它的坝面积超过了它的坝高,长度则跨越了尼罗河2英里。由苏联设计了前期工程,并提供了一座电站的设备。水坝的建成对埃及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南面五百多公里河段上形成的纳赛尔湖为埃及合理利用水源提供了保障,供应了埃及一半的电力需求,并阻止了尼罗河每年的泛滥。

阿斯旺水坝位于阿斯旺城南6公里处的山口地带,由主坝、溢洪道和发电站三部分组成。主坝全长3600米,坝基宽980米,坝顶宽40米,坝高111米,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约4300万立方米,其体积相当于开罗西郊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堪称世界七大水坝之一。

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1964年尼罗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由于当时阿斯旺高坝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已能蓄水防洪,使埃及人民避免了一场灾难。从那时起,阿斯旺高坝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尼罗河洪水对埃及的威胁。

新的阿斯旺高坝全长3600米,底层宽度980米,顶层宽度40米,高111米,体积430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重力坝,最高每秒流量11000立方米,其拦河而成的纳赛尔湖(又称纳赛尔水库),是世界第七大水库,长550公里,宽35公里,面积达5250平方公里,体积达132立方公里。

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兆瓦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兆瓦,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农业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水库还发展了渔业,由于离消费市场距离太远,渔业的收入并不高。

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苏丹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因为如今绝大多数的埃及人都工作、居住在尼罗河谷,埃及还在计划从纳赛尔湖引出另外一条和尼罗河平行的水道,扩大经济面积。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72年01月09日:梁思成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病逝于北京。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 1991年01月09日:徐中舒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徐中舒,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以后更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古文字学与民族学、社会学、古典文献学和历史学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为“多重

  • 2021年01月09日:李大红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李大红(?-2021年1月9日),男,湖北荆门人,湖北企业家,创造了湖北首个中国名牌“金龙泉啤酒”。曾任湖北省金龙泉集团董事长。2020年9月17日,李大红经人介绍到海南省博鳌超级医院做手术。不想手术后不久,李大红就处于昏迷状态,病情不容乐观,生命垂危。11月10日,李大红被宣布脑死亡。李大红被宣布

  • 1037年01月08日:苏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

  • 1642年01月08日:伽利略·伽利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伽利略于1642年1月8日病逝,葬仪草率简陋,直到下一世纪,遗骨才迁到家乡的大教堂。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

  • 1854年01月08日:严复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

  • 1788年0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出生于伦敦。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

  • 1811年01月22日:李善兰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李善兰(1811年1月22日—1882年12月9日),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学

  • 1942年01月22日:萧红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

  • 2009年01月22日:梁羽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