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0年06月07日:弗雷德·特曼出生

1900年06月07日:弗雷德·特曼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42 更新时间:2024/1/19 2:01:19

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1900年6月7日Indiana-1982年12月19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硅谷创业的元老人物,被誉为“硅谷之父”、“电子革命之父”。

电子革命之父

斯坦福工业园区奠定了“硅谷”电子产业的基础。而研究区带来的租金,也为斯坦福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财力。其中预付的租金总数超过1800万,相当于当年斯坦福大学捐赠的数目。1981年,土地出租的年收入约为600万美元。而且这种收入的使用不受任限制,使特曼可以用重金聘请名家名流充实教师队伍。他用这笔可观的收入设立了“战斗基金”,用来挽留聘名流教授,并为斯坦福之星制定计划,实施他的“人材尖子”战略。

特曼认为:“一个大学学术声望的高低,要看它是否有一批学术水平很高而人数不多的人材尖子,而不是靠它的学术水平普遍较高,但没有拔尖的人”。这种尖子“是一小撮各自在某狭小领域十分精通的人材,他们的学术水平之高能被举世公认,并且他们研究的是一些重要的学科领域”。

特曼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随着斯坦福研究区的崛起而如愿以偿。而特曼教授把斯坦福推向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又做出另一项令人惊叹的事情。起初,他还是机电系主任时,就有工业园区内的公司提出他们的雇员能否到学校来学习。当时朝鲜战争刚结束,许多士兵和军官复员去公司,又想继续他们被战争中断的学业。特曼教授提出一个方案:让这些公司雇员到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像正式在校生一样学习,费用由公司负责。这种公司和大学联合培养的方法大受欢迎,像通用电器、惠普等公司还和斯坦福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员工培养合作关系。

1982年,特曼去世。各家新闻社都向世界各地播发了讣告,称赞他为电子革命之父。特曼大楼的建造也向大家保证,这位老教授对电子工程学和硅谷的贡献将流芳百世。

硅谷之父

硅谷,长30英里、宽10英里,属于圣塔克莱拉县(Santa Clara),刚好夹在旧金山和圣何塞两个城市之间。它原是成片的果园,素有"美国梅脯之都"的美称。

起先提到它,用的是非拗口的名字:西海岸的电子工业、帕洛阿尔托或圣克拉拉谷。直到1971年,才由《微电子新闻》的唐·C·霍夫勒给它起了个正式名字--硅谷。如今硅谷是IT业的圣地麦加。全球100家最大高科技公司中的20%以此为大本营。这里每周诞生11家新公司,平均每五天就有一家新公司上市,每天新增62个百万富翁。英特尔、HP、Cisco、3Com、Sun、Netscape、Oracle、SGI、苹果、Adobe、Yahoo!、安迪·格罗夫、斯蒂夫·乔布斯、致远……他们是当今信息产业的连袂主角。

硅谷理念的形成

而这一切,正是"硅谷之父"-----F·特曼异常的远见和智慧,规划并造就的。

特曼,从小就在斯坦福校园长大。小时候,他体弱多病,时常在家休养。养病之,开始摆弄电气小玩意,这使他成了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期间,他的指导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尼瓦尔·布什。布什是模拟计算机的发明者。这位恩师对特曼的最大影响就是:大学应成为研究与开发的中心,而不是纯搞学术的象牙塔。

特曼获得博士后,受聘在麻省任教。1924年,他正式执教之前,回斯坦福探亲。回到帕洛阿托,他就患了肺结核,不得不在床上躺了一年,胸部压着沙袋。

由于气候阴的波士顿不适宜他的身体,因此麻省的教授梦终成泡影。他留了下来,成了斯坦大学的一位"无线电工程学"教授。如果不是这个变故,特曼就不可能是硅谷之父,而也许会成为波士顿128公路高技术区的教父了。而没有特曼,硅谷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

特曼着手创办电子通讯实验室。特曼似乎具有非凡的能力,能在他的学生中激起对电子改变世界的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在他作为通讯实验室主任期间(1924--1945),许多聪明过人具有科学头脑的年轻人,都把进这个实验室视为职业的第一选择。直到二战结束,特曼被提升为系主任之前,他的通讯实验室一直是美国西海岸技术革命的中心。

硅谷诞生

1951年,在他的推动下,斯坦福大学把靠近帕洛阿尔托的部分校园地皮约579英亩,划出来成立一个斯坦福工业园区,兴建研究所、实验室、办公写字楼等。世界上第一个高校工业区诞生了。特曼称它是"斯坦福的秘密武器"。通过土地出租,"斯坦福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给学校赚钱"。后来,工业区改为研究区,成了美国和全世界纷起效尤的高技术产业区楷模。

斯坦福工业园区奠定了"硅谷"电子产业的基础。而研究区带来的租金,也为斯坦福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财力。他用这笔可观的收入设立了"战斗基金",用来挽留和聘进名流教授,并为斯坦福之星制定计划,培养他的"人材尖子"战略。

1960年,斯坦福大学已跃居美国学术机构前列。斯坦福大学百年校庆时,佳音传来,这所昔日的"乡村大学"超过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地位,位居全美大学之首。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770年04月07日:华兹华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1770.04.07-1850.04.2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 1938年06月07日:武侠小说家古龙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南昌,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

  • 1965年05月08日:三浦美纪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三浦美纪一般指樱桃子(日本漫画家、作家)。樱桃子(1965年5月8日—2018年8月15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清水市,日本漫画家、词作者、编剧、随笔作者。1984年,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向集英社出版的杂志《RIBON》投去一篇以“教师”为主题创作的短篇漫画,从而正式出道。1986年,在杂志《RIBON

  • 2007年03月08日:唐丽玲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唐丽玲(1907年2月4日-2007年3月8日),上海名媛,民国时期著名钢琴家、电影演员、音乐教育家,曾任教于国立浙江大学并任女生部主任。她是中国早期德奥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民国时期德奥钢琴音乐作品的权威演奏家。1907年2月4日,唐丽玲出生在清末上海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其父为建筑学家,其母为清朝

  • 1995年05月08日:邓丽君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女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

  • 1772年04月07日:查尔斯·傅立叶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查尔斯·傅立叶(FrançoisMarie Charles Fourier,1772.04.07于贝桑松-1837.10.10于巴黎)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出身于商人家庭。他批评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希望建立一种以法伦斯泰尔为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个人利

  • 2014年03月08日:马航MH370失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MH370航班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由吉隆坡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MH370航班上载有227名乘客(其中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机组人员12名。2014年3月8日00:42航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计划06:30在北京降落。01:2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

  • 1889年04月07日:米斯特拉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年4月7日-1957年1月10日)智利女诗人。出生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北的维库那镇。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进过学校,靠做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姐姐辅导和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945年,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该奖的诗人。创作

  • 1954年06月07日:艾伦·麦席森·图灵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艾伦·麦席森·图灵(英语: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

  • 1999年05月08日:北约轰炸中国大使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用B-2隐形轰炸机投下五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悍然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数十人受伤,大使馆建筑严重损毁。2019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