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6年0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

2006年0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11 更新时间:2024/1/16 8:06:58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简称IDAHO或idahomophobia),日期为5月17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希望唤醒世人对同性恋的恐惧的关注,因性倾及性别认同的差异而产生的一切加在肉体或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发展历史

2003年,加拿大举行首次“全国不再恐同日”(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活动。

2005年,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汀(Louis-Georges Tin)先生发起倡议设立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缩写为IDAHO),并创立了国际不再恐同日委员会(the IDAHO Committee),一个致力于发展这一主题日活动的国际协会。

2005年,“第一届国际反恐惧同性恋日”香港区游行于5月16日成功举行,共有350名支持同志平权的朋友参与。

2006年,“国际性少数人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GBT Community Human Rights)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议发布《蒙特利尔宣言》,号召世界各国将每年5月17日作为“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以唤醒人们关注因为恐惧同性恋、歧视性倾向而产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对待。在每年5月17日开展为性少数社群争取合法权益的公众教育和社会倡导活动。

2006年,经网上659人次投票更改中译名为“国际不再恐同日”,以更清晰表达希望社会不再出现对性小众的恐惧之愿景。

2011年5月14日,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了一个简短而有趣的街头游行,庆祝“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2012年5月17日,在“国际不再恐同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中国的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朋友一起庆祝社会的多元化,共同反对歧视和暴力。

2013年国际不再恐同日,由来自北京、香港、广东、重庆、湖北、浙江等地的100名同性恋组成的队伍在长沙河西大学城沿江风光带游行,争取权益反歧视。

基本介绍

同性恋恐惧,简称“恐同”(英文homophobia),是指对同性恋者以及同性恋行为的恐惧和憎恨。和种族主义一样,恐同是一种歧视,表现为对被认为是同性恋者的人或与之相关的事物持有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敌视,尤其是针对那些外貌和举止不符合男女传统性别角色的人。

由于全球还有多个国家,同性恋者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国际不再恐同日”令其他人可以知道同性恋者可以健康,快乐生活,从而令人不再恐惧同性恋者。

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由Louis-George Tin先生于倡议,并得到国际同性恋组织ILGA(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支持,唤醒世人关注对同性恋的恐惧。

国际不再恐同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IDAHO亦关注对于跨性别、双性恋及不同性小众人士受到的不公平对待。

设立宗旨

希望唤醒世人对同性恋的恐惧的关注,和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的差异而产生的一切加在肉体或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设立目的

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的设立,正是为了创造一个没有同性恋恐惧、也没有跨性别恐惧的世界,为了团结积极分子和热心民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共同奋斗,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实现性的自主。这一天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恐同的终结。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正在向国际认可迈进。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1年03月18日:全国爱肝日设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全国爱肝日时间定在每年的3月18日。每年选定一个宣传

  • 2020年04月15日:布莱恩·丹内利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布莱恩·丹内利(Brian Dennehy,1938年7月9日-2020年4月15日),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演员、制片人、导演、编剧。丹内利参演了《第一滴血》、《罗密欧与朱丽叶》、《魔茧》、《乌龙兄弟》、《罪恶黑名单》、《傲骨贤妻》等一百多部影视剧,也活跃在戏剧界,因出演《推销员之死》、《长日入夜行

  • 2020年04月15日:鲁本·丰塞卡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鲁本·丰塞卡(1925年-2020年4月15日),巴西小说家,剧作家。2020年4月15日,巴西作家鲁本·丰塞卡(Ruben Fonseca)因心脏病抢救无效在里约热内卢去世,享年94岁。人物生平小说家,剧作家。他深居简出,极少接受采访。1925年出生于巴西东南部的茹伊斯迪福拉市,年轻时曾就读法学院

  • 2021年0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2021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1年4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会议精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开展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据悉,2021年的活动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

  • 2008年03月18日:安东尼·明格拉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1954年1月6日-2008年3月18日),出生于英国怀特岛,毕业于赫尔大学,英国导演、编剧、制片人。1990年,安东尼·明格拉编剧并导演了他个人第一部电影作品——爱情片《一屋一鬼一情人》,并获得英国影视学院颁发的最佳原著剧本奖。1993年,执导了

  • 1866年04月14日:安妮·莎莉文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俗称沙眼)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

  • 1905年05月16日:亨利·方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亨利·方达(Henry Fonda,1905年5月16日—1982年8月12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美国演员、影视制片人。1928年进入纽约的百老汇舞台界。1935年走进好莱坞并出演了处女作影片《农夫娶妻》。1937年主演黑色电影《霹雳行动队》。1939年开始与导演约翰·福特合作,主演传记影片

  • 180年03月17日:马可·奥勒留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年4月26日-180年3月17日),全名为马尔克·奥列里乌斯·安东尼·奥古斯都(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拥有凯撒称号(Imperator Caesar)的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个皇帝,于161年3月8日至180年3月17日

  • 1918年05月16日: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日本也参与干涉并趁机扩大在华利益。1918年初,日本参谋次长田中义一和北京政府驻日公使章宗祥商谈中日军事行动问题,不久,日本外务大臣本野和章宗祥交换了关于“共同防敌”的照会。5月16日和19日,中日两国政府代表先后在北京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 778年03月17日:唐宪宗李纯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一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贞元四年(788年),册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监国理政。同年八月,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