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代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院士逝世

当代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院士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4/1/22 2:12:08

今天凌晨3点09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代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院士逝世,享年96岁。

陈灏珠,1924年生,中国心血管病有创性检查治疗的奠基人之一。在2010年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时,他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人,是一定要有精神的。”陈灏珠最近一次获奖,是2020年10月16日荣膺上海市首届“医德之光”奖项,当时他并未出席领奖。作为上海卫生健康行业职业道德的崇高荣誉奖,“医德之光”“医德楷模”奖项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不仅意味着肯定与褒奖,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汇报2019.11.14第8版刊登《专“心”致志,一辈子研究一颗“心”》,纪念陈灏珠从医执教70年。以下为全文:“我这一辈子都在研究一颗‘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曾这样说。2019年11月14日,陈灏珠从医执教70年主题活动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他1949年起在中山医院工作,不久前以95岁高龄从临床一线光荣退休。陈灏珠70年医学人生由“心”而起,直抵人心。

95岁高龄仍坚守临床一线

陈灏珠是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更是复旦上医的一面旗帜。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回顾陈灏珠一生众多“高光时刻”:从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心肌梗死”医学名词,到完成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再到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并取得成功,如今95岁高龄的陈灏珠前不久仍坚守在临床一线,坚持查房、教学、指导临床工作。

陈灏珠不止专心医学,也用心参政,曾当选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他说:“医生治愈的是一个个患者的身心疾病,而政治家的目标是治愈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顽疾,都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两者可谓是殊途同归。”

勉励后学推动中国医学自主发展

70年从医生涯里,陈灏珠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引导一代代青年学子步入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不断为我国医学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据统计,陈灏珠悉心培养了博士后3位、博士研究生52位、硕士研究生24位。

言初心、传道业,陈灏珠新版传记《拓医学路逐中国梦——陈灏珠传》同日首发。令人动容的是,今年9月,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夕,陈灏珠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在拍摄视频间歇,女儿陈芸恰好用相机捕捉到父亲轻轻拿起纪念章深情一吻的一瞬。“这一吻的背后是他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更是他这一生追寻并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最佳封缄。”这部传记的编者在引言里写下了这段话。

“我深深地热爱着医学事业,作为一名人民医生,我很骄傲;我无悔自己的从医选择,也很荣幸亲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医学发展与进步。”活动现场,陈灏珠与师生分享了他“勤学获新知,深思萌创意,实干出成果”的座右铭,并寄语师生三句话:要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要在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创新,举一反三,推动中国医学独立自主发展;最后要在无数次的练习和做好预案之后勇敢地去实践、去尝试。

始终牵挂“老少边穷”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灏珠70年医教研生涯里,他还多次“下基层”,到贵州威宁从事基层医疗服务,去云南参加过抗震救灾。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参政“良医”从政协等岗位退休后,依然牵挂提案里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种种经历让他始终心系贫困地区的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建设,也促成了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的诞生。

“生命之花”项目——“心·肝宝贝”公益救助计划就由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发起,该项目奔赴云南贫困地区援助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肝病患者,开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主任陈芸说,该基金资助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将在复旦上医永久保留,是为初心;基金对外服务国家精准医疗扶贫战略,承担复旦上医人对国家与社会的职责,是为使命。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母夜叉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母夜叉”即夜叉婆,意指性格凶悍的妇人。例如四大奇书之一《水浒传》中的孙二娘就被称作母夜叉。简介“母夜叉”是一个不雅叫称,用来针对个性野蛮的女性。关于“夜叉”的人物,如在杭州的瓦子、勾栏里曾风靡一时的“小说”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中的相扑高手李贵的绰号便是“山东夜叉”。又据《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所记

  • 2020年10月30日:陈灏珠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陈灏珠(1924年11月6日-2020年10月30日),男,汉族,出生于香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心血管病专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灏珠主要从事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的研究工作。1949年,陈灏珠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

  • 华为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今天下午14:30,华为Mate40系列新品国内发布会在上海进行,备受关注的国内售价揭晓,并将于会后第一时间在华为商城开启首销。在华为商城预订阶段,可获赠送手机摄影课程,收到产品后在华为商城晒图的用户限量赠送华为花币卡,老用户享专有福利,而在华为商城以旧换新购买新品最高可补贴3000元。据悉华为商城

  • 诸葛亮北伐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北伐中原、北定中原、克复中原 、讨贼兴复、讨贼兴汉,而艺术作品中多对此次北伐战争称为六出祁山等。《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击)。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

  • 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干了件大事,持续7年直至死亡,就是北伐。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根据史料记载,以及近历史学专家的论断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为报先帝,以完遗愿(依据: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

  • 诸葛亮北伐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可以说诸葛亮就是蜀汉的实际掌权者。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诸葛亮自然会想办法扩充实力,于是诸葛亮北伐开始了。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北伐一共进行了五次,胜负不一。在第一次北伐中,首战告捷。在攻打街亭时,由于马谡不听劝告,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子午谷之计228年春天,汉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为收复中原,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只可惜战果不多。在第二次北伐中并未攻下什么城池,但是在回程过程中斩杀魏国大将王双,也不算一无所获。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在此前

  • 暗物质是怎么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最早提出“暗物质”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学家卡普坦(Jacobus Kapteyn),他于1922年提出可以通过星体系统的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的不可见物质。1932年,天文学家奥尔特(Jan Oort)对太阳系附近星体运动进行了暗物质研究。然而未能得出暗物质存在的确凿结论。1933年,天体物理学

  •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第三次是胜利的,虽然只得了二郡。比起前两次的一个街亭失守一个仅斩落魏国大将王双已经好很多了,还是值得肯定的。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只得二郡。《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七年,亮遣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