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星是干什么的

卫星是干什么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4/2/18 7:42:21

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不过,如果两个天体质量相当,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一般称为双行星系统,而不是一颗行星一颗天然卫星。通,两个天体的质量中心都处于行星之内。因此,有天学家认为冥星与冥卫一应该归类为双行星,但2005年发现两颗新的冥卫,又使问题复杂起来。

月球就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太阳系已知的天然卫星总数(包括构成行星环的较大的碎块)至少有160颗。天然卫星是指环绕行星运转的星球,而行星又环绕着恒星运转。

就比如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我们地球及其它行星环绕太阳运转,月亮、土卫一、天卫一等星球则环绕着我们地球及其它行星运转,这些星球就叫做行星的天然卫星。土星的天然卫星最多,已知82颗。木星的天然卫星第二多,已知79个。天然卫星的大小不一,彼此差别很大。其中一些直径只有几千米大,例如,火星的两个小月亮,还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外围的一些小卫星。还有几个却比水星还大,例如,土卫六、木卫三和木卫四,它们的直径都超过5200千米。

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超过3000千米)包括地球的卫星月球、木星的伽利略卫星木卫一(埃欧)、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德)、木卫四(卡利斯多)、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泰坦),以及海王星捕获的卫星海卫一(特里同)。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研制出了各种人造卫星,这些人造卫星和天然卫星一样,也绕着行星(大部分是地球)运转。人造卫星的概念可能始于1870年。第一颗被正式送入轨道的人造卫星是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人卫1号。从那时起,已有数千颗环绕地球飞行。人造卫星还被发射到环绕金星、火星和月亮的轨道上。人造卫星用于科学研究,而且在近代通讯、天气预报、地球资源探测和军事侦察等方面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自1957年前苏联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环地轨道以来,人类已经浩瀚的宇宙中发射了大量的飞行器。据美国一个名为“关注科学家联盟”的组织公布的最新全世界卫星数据库显示,正在环绕地球飞行的共有795颗各类卫星,而其中一半以上属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它所拥有的卫星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拥有数量的总和,达413颗,军用卫星更是达到了四分之一以上。

卫星的特点

不会发光。

围绕行星运转。

随行星围绕恒星运转。

卫星的作用

要说作用,天然卫星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不好说它有什么作用。当然,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可以平衡地球自转,稳定地轴,控制潮汐,可以用来观察时间等,还可以想象出很多美丽的传说。人造卫星的用途很广泛,有的装有照相设备,用对地面进行照相、侦察,调查资源,监测地球气候和污染等;有的装有天文观测设备,用来进行天文观测;有的装有通信转播设备,用来转播广播、电视、数据通讯、电话等通讯讯号;有的装有科学研究设备,可以用来进行科研及空间无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生产。

总之,人造卫星因研制、生产、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当代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院士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今天凌晨3点09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代心脏病学之父”陈灏珠院士逝世,享年96岁。陈灏珠,1924年生,中国心血管病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的奠基人之一。在2010年荣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时,他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人,是一定要有精神的。”陈灏珠最近一次获奖,是2020年10月16日荣膺上海市首届“医

  • 母夜叉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母夜叉”即夜叉婆,意指性格凶悍的妇人。例如四大奇书之一《水浒传》中的孙二娘就被称作母夜叉。简介“母夜叉”是一个不雅叫称,用来针对个性野蛮的女性。关于“夜叉”的人物,如在杭州的瓦子、勾栏里曾风靡一时的“小说”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中的相扑高手李贵的绰号便是“山东夜叉”。又据《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所记

  • 2020年10月30日:陈灏珠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陈灏珠(1924年11月6日-2020年10月30日),男,汉族,出生于香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心血管病专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灏珠主要从事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的研究工作。1949年,陈灏珠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

  • 华为发布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今天下午14:30,华为Mate40系列新品国内发布会在上海进行,备受关注的国内售价揭晓,并将于会后第一时间在华为商城开启首销。在华为商城预订阶段,可获赠送手机摄影课程,收到产品后在华为商城晒图的用户限量赠送华为花币卡,老用户享专有福利,而在华为商城以旧换新购买新品最高可补贴3000元。据悉华为商城

  • 诸葛亮北伐是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北伐中原、北定中原、克复中原 、讨贼兴复、讨贼兴汉,而艺术作品中多对此次北伐战争称为六出祁山等。《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击)。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

  • 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干了件大事,持续7年直至死亡,就是北伐。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根据史料记载,以及近历史学专家的论断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为报先帝,以完遗愿(依据: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

  • 诸葛亮北伐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刘备病逝白帝城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可以说诸葛亮就是蜀汉的实际掌权者。蜀汉在三国中实力最弱,诸葛亮自然会想办法扩充实力,于是诸葛亮北伐开始了。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北伐一共进行了五次,胜负不一。在第一次北伐中,首战告捷。在攻打街亭时,由于马谡不听劝告,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就此失败。子午谷之计228年春天,汉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

  •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诸葛亮为收复中原,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只可惜战果不多。在第二次北伐中并未攻下什么城池,但是在回程过程中斩杀魏国大将王双,也不算一无所获。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在此前

  • 暗物质是怎么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最早提出“暗物质”可能存在的是天文学家卡普坦(Jacobus Kapteyn),他于1922年提出可以通过星体系统的运动间接推断出星体周围可能存在的不可见物质。1932年,天文学家奥尔特(Jan Oort)对太阳系附近星体运动进行了暗物质研究。然而未能得出暗物质存在的确凿结论。1933年,天体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