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排是什么

水排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68 更新时间:2024/2/8 4:38:07

水排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引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

最初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用人力鼓动。继而用畜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

背景和原理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在公元31年由杜诗创制,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

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我国古代又叫“橐”。一座炉子用好几个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橐,就叫“水排”。

结构

杜诗创制的水排,具体的结构当时缺乏记载,一直到元朝王祯在他著的《王祯农书》中,才对水排作了详细的介绍。

“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上轮所用弦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其棹枝所贯行桄而推挽卧铀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王帧《农书》

选择湍急的河流的岸边,架起木架,在木架上直立一个转轴,上下两端各安装一个大型卧轮,在下卧轮(水轮)的轮轴四周装有叶板,承受水流,是把水力转变为机械转动的装置;在上卧轮的前面装一鼓形的小轮(“旋鼓”),与上卧轮用“弦索”相联(相当于传送皮带);在鼓形小轮的顶端安装一个曲柄,曲柄上再安装一个可以摆动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卧轴上的一个“攀耳”相联,卧轴上的另一个攀耳和盘扇间安装一根“直木”(相当于往复杆)。

这样,当水流冲击下卧轮时,就带动上卧轮旋转。由于上卧轮和鼓形小轮之间有弦索相连,因此上卧轮旋转一周,可使鼓形小轮旋转几周,鼓形小轮的旋转又带动顶端的曲柄旋转,这就使得和它相连的连杆运动,连杆又通过攀耳和卧轴带动直木往复运动,使排扇一一闭,进行鼓风。

三国运用

三国时期,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冶铁事业也遭到严重破坏。铁非常缺乏,以致出现了砍棺取钉,用木制刑具代替铁制刑具﹝脚钳﹞的情况。曹操占据河北地区后,开始恢复冶铁事业,设置官营冶铸机构,任王修为司金中郎将,韩暨为监冶谒者,主管冶炼事宜。韩暨注意采用新技术,将以前的水排加以改进并推广使用。

由于水排的广泛使用,三国时期的冶铁业得到发展,提高了铁的产量和质量,铁制工具的数量大大增加,质量也提高了,这更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品交换也有了起色。魏文帝时曾罢行五铢钱﹝当时通用的一种货币﹞,魏明帝时正式恢复使用,改变了过去基本上以物易物的局面。这带动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维护北方的统一,支持了魏、晋对蜀、吴的战争,奠定了覆蜀灭吴、统一中国的物质基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连弩是谁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连弩又称“诸葛弩”,相传为诸葛亮所制,可连续发射弩箭。但由于连弩用箭没有箭羽,使铁箭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且木制箭杆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人工制作难度大,不易大量制造使用。明朝以后,由于火器迅速发展,弩便不再受重视。介绍连弩又称“诸葛弩",相传为诸葛亮所制"元戎",商周时期,人们在弓的基础上发

  • 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重点名篇,也被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其中人物宴饮的座次安排,颇有看头。我们看原文:“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代人喝酒吃饭时的座位安排颇有讲究。按古代礼仪,君臣相对,君面南,臣面北;宾主相对,宾面东

  • 历史上真实的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许多人印象中的鸿门宴,是一个充满杀机、布满陷阱的一个局,是项羽为了在饭桌上解决刘邦而设的一个圈套。更有甚者,还危言耸听,称其为史上最危险的一次饭局。其实,真正的鸿门宴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惊险。这顿饭基本上还是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是范增在其间增添了一个“项庄舞剑”的助兴节目,让气氛变得略显紧张而

  • 鸿门宴上吃的是什么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鸿门宴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饭局,鸿门宴可以说成了后世两千多年来一个非常著名的代名词了。不过鸿门宴名义上是一场宴会,实际上却是一场暗流涌动的刺杀行动,虽然刺杀没有成功,但其实还是有不少人对于鸿门宴很好奇,而好奇的并不是人们之间的行动,而是这毕竟是一场宴会,那么他们

  • 项羽为何设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说起鸿门宴,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那么,鸿门宴仅仅是因为曹无伤告密,说刘邦的军队想占据关中,不让项羽入关项羽才要兴师问罪吗?不不不,小编觉得,之所以有鸿门宴,只因刘邦入关后做的这三件事,让范增很是忌惮。首先,刘邦听从手下建议封闭了宫门,没有贪财。在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刘邦率领的大军到达

  • 鸿门宴前后发生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2200年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楚汉之争,无论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还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都已化作历史的尘埃湮没在岁月浩淼的时空中。风逐流年,汉史不时涤荡心扉;残阳似血,楚歌依然哀婉动人。时至今日,每每读起太史公的《鸿门宴》,总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一、宴前,沛公情知危难,为何执意赴宴

  • 生姜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是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100cm)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磷,可以给人体

  • 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功效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这条谚语多数人理解为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其实谚语采用了一个古代常用的修辞手法—互文,冬夏泛指一年四季,正确理解应为四季常吃萝卜和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生姜辛热,萝卜甘寒,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谚语重点提醒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吃姜,寒冷的冬季吃萝卜,其实,这是与中医医理极为

  • 羊肉泡馍的传统做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羊肉泡馍在过去是进贡皇帝的饮食而发明的,古时称“羊羹”,宋代诗人就有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而羊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那时也被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

  • 亚洲蹲是什么姿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亚洲蹲(Asian Squat),网络流行词,指亚洲人常采用的蹲姿,即双脚要完全着地,臀部贴近脚踝而双膝要分开。据科学研究,蹲姿如厕更容易排空结肠,让肠道内的致病细菌毒素不易积聚。而且蹲姿如厕时,不直接与便器接触,可以减少被感染的几率,更加安全卫生。词语来源由于习惯与身材比例方面的原因,欧洲人很难做